所以IT运维在这样的一个从信息化到“互联 +”到未来的一个智能化,我们如何能够用更有效的时间、更有效的资源成本来去做好IT运维是现在要关注的一个事情。
那么在讲如何更好地做好IT运维之前,我们还是要为IT运维正名,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IT运维都被大家狭义的理解为就是做好对象之间的管理,对象之间的持续、可用、高效的交付就是IT运维。其实这个观点并没有错,因为我们刚才提过工业技术的发展中最为关注的是工具的演进和发展,那么IT管理之初,运维也是关注工具层面的内容,比方说我们最开始关注的 员管理,后续再关注相关的一些应用、数据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对工具的管理。但是随着工具的演进和完善,我们会发现工具之间的管理已经不能够满足我们对IT运维的一个完全覆盖和支持,因为工具的一个最大化之后,我们势必要考虑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的做好平台化,如何做好工具之间的一个互动。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做好平台化之后,IT运维是有人员参与的,有人员参与如何能够再去做好人与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那么到这个阶段,IT运维就从最开始被认为是做好工具、对象的管理现在逐渐衍生成我们需要做好平台层面的建设,做好整个的人员之间或者是整个IT运维生态层面的管理,那这个就是我们要为IT运维正名的第一点,就是IT运维在当下一个数字化或者在未来智能化、“互联 +”的这样一个时代,不再单纯的是一个工具层面的管理,更多的是一个平台,更多的是一个整个顶层的,人员之间互动的一个管理。
在IT运维领域里面是不是说纯ITIL或者纯DevOps就能够完全地满足用户或者整个行业客户的需要呢我们参与了很多项目建设,无论是企业,还是部委、军队等等,我们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单一的方法论就能够满足用户的一个整体需求。尤其是现在既有稳态架构,也有云化、容器化的敏态架构下,更是需要一种双态的融合,那么这对于传统的稳态架构更多的是采取一种实施管控、高稳定的这种方式来做管理,那么对于云化、虚拟化、容器化的敏态架构下,我们更多采取的是一种持续交付、敏捷、快速等等这种方式来去帮助用户进行更多的一个持续的产出。
那么如何能够帮助用户从传统的稳态架构衍生到敏态架构帮助用户跨过这个鸿沟实就是我们广通软件在做整个IT运维管理软件的时候特别加入了一些互联 思辨的一些内容,需要一个能够持续演进的一个IT运维方法论,广通软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这个理念就叫做软件定义运维。大家参加这个开源大会听了太多的软件定义,比方说软件定义 络、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计算资源、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等等,那么什么又是软件定义运维呢软件定义虚拟化一样,软件定义运维就是通过平台化、组件化的这种方式来重塑当前运维场景和需要,那么行业用户可以通过运维的这个诉求或者原始的这种需求,按序或者是按组件的方式,从运维基础平台中拿到所需要的数据,这个就是我们从整个概念上来重新打造、重新定义当前IT运维的一个方法,软件定义通过一个基础的运维管理平台,按照标签,这种标签包括场景化、标准化、自动化、可视化以及智能化来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个内容。
第二个就是通过划组的方式,通过成立工作组来去按组分拆整个资源管理的过程。以前,资源管理的任务是一两个人管二三十台服务器,那么如果一个系统有一千多台服务器,可能需要50多人去维护和管理,但是数据中心的人员配置可能还只有十个人或者还有几个人,那么他们就需要按照组的方式来进行一定的管理,这样就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人如何能够去做好这些事情,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自动化手段,所以说对于现在敏态架构下,资源数量跟资源发生变化这个频度非常高,势必要通过一定的自动化的手段来去做资源的发现,所以说当前的敏态架构是关注数据应用、资源分组来去做好整体的资源导入,不仅有配置管理员,也有库管审计人员,最后配置管理能够完全应用出来,它会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配置管理一定要以一个资产或者一个资源分组的方式去进行一定的配置数据的输出;第二个它的输出形式不再是过去的一张表或者单纯的一些数据数据的这种矩阵,它更多的能够以一个平台化、数据的OpenAPI方式来为更多的业务系统持续不断推送数据,其他的系统也到我的配置管理里面去读数据,这是配置管理在双态环境下的一个场景。
第二个就是非常常见的,在IT运维领域最被大家广泛接受,其实就是监控告警。我们发现随着云化或者容器化对象的引入,监控告警也不简单,监控 警也跟过去有了不同,不同点在于过去的这种传统稳态架构下,对于整个监控 警或者整个关注对象来讲,它更多地关注物理设施, 络,基础架构以及应用,这个应用是以进程或者日志文件为单位的一个关注对象。采取一个分钟级的或者小时级的方式来去对这些对象进行维护,这是我们传统架构下比较常见的内容。比如说我们在09年做的中国联通的一个系统,他们就是通过这样的业务监测的方式来去模拟在线充值系统与一卡通系统,一分钟或者五分钟交易处理的一个情况,随着云环境或者容器计算资源变得更加复杂,敏态架构下关注的对象就不单单是稳态环境下的这些技术资源了。我们更关注的是云虚拟化容器对象应用服务调用的情况,甚至是我们最终的用户体验,以互联 公司业务特征为代表。
比如说我们在16年的12月,支付宝推出了一个圈子,推出以后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很多用户在支付宝上进行操作或者留言的时候,支付宝就会及时发现和处理,这其实就是通过了整个用户体验,去进行详细的用户回溯,进行这种数据的一个处理和还原,这是我们整个的一个敏态环境下的一个监控管理范畴。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云原生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8824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相关资源:汽轮机仿真软件.zip-机器学习工具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