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大数据之“大”

        最近在看一本书《大数据时代》,看到这本书后,自己对“大数据”的理解发生了点变化,以前我理解大数据,仅仅停留在数据量的增加,但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观点,我们大数据时代,不仅仅是数据量的增加,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大”

        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大数据的“大”最初就是数据量本身的“大”,但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微博的悄然入侵,微信的大行其道,余额宝巨大冲击等等,等等,我们这个世纪经历了太多,而它才仅仅进行到2014年,而大数据的概念,在最近一年才火起来,但是就以已经让我们意识到,这是个革命性的,将影响世界人民生活方式的革命。

        在今天“大数据”的大,决不仅仅是数据量的增加,它已经发生了质变,且一直持续变化着,速度越来越快,趋势越来越不可把握,用句话概括这个变化,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维度在与日俱增,世界认识我们的维度在迅猛增加,且时时刻刻发生着碰撞!

让我们看看两幅图,这是我对大数据多维的理解及其作用

图一:大数据多维,这时候的隐私不再是私事!!!


       不要被他吓到,我们慢慢揭开这层层的关系!

首先看看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个真实事件:


         2009年出现了一种新的流感病毒。这种甲型h1n1流感结合了导致禽流感和猪流感的病毒的特点,在短短几周之内迅速传播开来。全球的公共卫生机构都担心一场致命的流行病即将来袭。有的评论家甚至警告说,可能会爆发大规模流感,类似于1918年在西班牙爆发的、影响了5亿人口并夺走了数千万人『性』命的大规模流感。更糟糕的是,我们还没有研发出对抗这种新型流感病毒的疫苗。公共卫生专家能做的只是减慢它传播的速度。但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先知道这种流感出现在哪里。

         美国,和所有其他国家一样,都要求医生在发现新型流感病例时告知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但由于人们可能患病多日实在受不了了才会去医院,同时这个信息传达回疾控中心也需要时间,因此,通告新流感病例时往往会有一两周的延迟。而且,疾控中心每周只进行一次数据汇总。然而,对于一种飞速传播的疾病,信息滞后两周的后果将是致命的。这种滞后导致公共卫生机构在疫情爆发的关键时期反而无所适从。
 
       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几周前,互联 巨头谷歌公司的工程师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论文。它令公共卫生官员们和计算机科学家们感到震惊。文中解释了谷歌为什么能够预测冬季流感的传播:不仅是全美范围的传播,而且可以具体到特定的地区和州。谷歌通过观察人们在 上的搜索记录来完成这个预测,而这种方法以前一直是被忽略的。谷歌保存了多年来所有的搜索记录,而且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球超过30亿条的搜索指令,如此庞大的数据资源足以支撑和帮助它完成这项工作。

       发现能够通过人们在 上检索的词条辨别出其是否感染了流感后,谷歌公司把5000万条美国人最频繁检索的词条和美国疾控中心在2003年至2008年间季节『性』流感传播时期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其他公司也曾试图确定这些相关的词条,但是他们缺乏像谷歌公司一样庞大的数据资源、处理能力和统计技术。

        虽然谷歌公司的员工猜测,特定的检索词条是为了在 络上得到关于流感的信息,如“哪些是治疗咳嗽和发热的『药』物”,但是找出这些词条并不是重点,他们也不知道哪些词条更重要,更关键的是,他们建立的系统并不依赖于这样的语义理解。他们设立的这个系统唯一关注的就是特定检索词条的频繁使用与流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之间的联系。谷歌公司为了测试这些检索词条,总共处理了4.5亿个不同的数字模型。在将得出的预测与2007年、2008年美国疾控中心记录的实际流感病例进行对比后,谷歌公司发现,他们的软件发现了45条检索词条的组合,一旦将它们用于一个数学模型,他们的预测与官方数据的相关『性』高达97%。和疾控中心一样,他们也能判断出流感是从哪里传播出来的,而且他们的判断非常及时,不会像疾控中心一样要在流感爆发一两周之后才可以做到。

       所以,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时候,与习惯『性』滞后的官方数据相比,谷歌成为了一个更有效、更及时的指示标。公共卫生机构的官员获得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惊人的是,谷歌公司的方法甚至不需要分发口腔试纸和联系医生——它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当今 会所独有的一种新型能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基于这样的技术理念和数据储备,下一次流感来袭的时候,世界将会拥有一种更好的预测工具,以预防流感的传播。


        莫要惊奇,这是发生在5年以前的真实事件,而在今天大数据不仅改变了公共卫生领域,整个商业领域都因为大数据而重新洗牌!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行业和互联 金融的摩擦碰撞!

        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个热话题引发的不仅仅是讨论和思考,而是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甚至是革命!

个人小结:

        大数据充斥着 会的每个角落,而我们仿佛从农耕时代走来的loser,我们浑然不知厂房中轰鸣的机器,夺走了我们的饭碗,也不知噼噼啪啪的键盘声抢走了我们的血汗钱,我们不是刚从黑暗百年的清末走来,我们是出生在21世纪这个充斥着变化的时代,我们的愚昧不是我们不识文字,而是我们不识这个世界,或者我们是不愿认识这个世界,开放,共享,共赢,免费,更快,更轻,更便捷这才是这个世界的潮流,我们要将自己的心,与这个世界的 络接通,接受来自地球深处的声音,那里,有我们的未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4年2月15日
下一篇 2014年2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