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开始学测开—认识软件测试

从0开始学测开

  • 软件测试
  • 1.需求—衡量测试结果的依据
  • 2.bug
    • **BUG的由来**
    • **BUG的类型**
    • **BUG的生命周期**
  • 3.测试用例的概念
    • 1 **等价类**
    • 2 **边界值**
    • 3 **因果图法**
  • 4. **开发模型和测试模型**
    • **敏捷**
    • **W模型和V模型**

软件测试

从本节博客开始,我会用我本人的角度来带大家看一下软件测试,在开始第一次软件测试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软件测试的一些基本概念。分为接下几点。

  • 什么是需求
  • 什么是bug
  • 什么是测试用例
  • 开发模型和测试模型
  • 配置管理和软件测试

1.需求—衡量测试结果的依据

需求的概念
软件需求是 (1)用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条件或权能(Capability)。 (2)系统或系统部件要满足合同、标准、规范或其它正式规定文档所需具有的条件或权能。 一种反映上面(1)或(2)所述条件或的文档说明。它包括功能性需求及非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对设计和实现提出了限制,比如性能要求,质量标准,或者设计限制。
在多数软件公司,会有两部分需求,一部分是用户需求,一部分是软件需求

用户需求:可以简单理解为甲方提出的需求,如果没有甲方,那么就是终端用户使用产品时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该需求一般比较简略。
软件需求:或者叫功能需求,该需求会详细描述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
大多数公司在进行软件开发的时候会把用户需求转化为软件需求,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工作的直接依据就是软件需求。

所以我们获取测试用例就要如下操作:
业务需求—>软件功能需求点—>测试需求点—>测试用例
比如客户说我需要一个账 登录系统,我们就根据需求进行分析

1 等价类

等价类就是把输入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从每一个等价类中取出一个测试用例,如果这个测试用例能够测试通过,那么我们就说这个测试用例代表的等价类测试通过。
有效等价类:符合程序规格说明的数据集合;
无效等价类:不符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数据集合;

例子:1,3,5,6都是属于小于10的

2 边界值

针对输入和输出的边界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案例:

购买3000元以内的华为只能手机

价格:

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小于3000

无效等价类:大于3000

边界值:2999 3001

3 因果图法

当输入很多,并且不同的输入组合对应这不同的输出,这个时候用因果图法来分析不同输入组合和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当于逻辑图)

逻辑关系:恒等 与 或 非
这里拿双十一红包使用举例(每个条件有两个值)2的三次方为8.但是通常设计时候,我们要注意,把不符合逻辑的删除了。

敏捷

敏捷宣言

个体与交互重于过程和工具
可用的软件重于完备的文档
客户协作重于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重于遵循计划
在每对比对中,后者并非全无价值,但我们更看重前者

由敏捷宣言可以看出,敏捷其实是有关软件开发的 会工程(Social Engineering)的。敏捷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更多地思考了如何去激发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这是在软件工程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相对被忽略的领域。
scrum
敏捷开发有很多种方式,其中scrum是比较流行的一种。
scrum由product owner(产品经理)、scrum master(项目经理)和team(研发团队)组成

  1. 其中product owner负责整理user story(用户故事),定义其商业价值,对其进行排序,制定发布计划,对产品负责。
  2. scrum master 负责召开各种会议,协调项目,为研发团队服务。
  3. 研发团队则由不同技能的成员组成,通过紧密协同,完成每一次迭代的目标,交付产品。

W模型和V模型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3529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