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8日,中国电子学会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启动会暨学术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承办,包括首批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委员在内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及产业界人士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电子学会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下称: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是面向产学研用合作的开放平台,团结了全国各行业从事软件定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攻关、标准规范制定、人才培养等工作,加快推动我国软件定义技术发展并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
上午9:30,大会正式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林惠民,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主任委员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廖湘科,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琛,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魏少军,上海交大首席研究员、宁波工业互联 研究院院长、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褚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副院长、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丁赤飚,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总工程师胡善勇,百度自动驾驶技术部主任研发架构师潘屹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副秘书长赵军锁等领导及领域专家齐聚北京京仪大酒店,围绕软件定义技术创新以及助力制造强国、 络强国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大会分别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副所长、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秘书长钟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软件学院院长、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委员李宣东,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委员金芝主持。
谢少锋司长在致辞中指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十八大以来,我国软件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全面跃升,正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2018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规模以上企业数量3.78万家。但是,我国的软件产业也存在产业本身既不大也不强、国家投入不足、产用脱节、生态薄弱、人才短缺等问题。下一步,我国将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施关键软件技术的重大工程,推动应用普及,优化产业环境,抓住互联 带来的机遇,将软件产业做大做强,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大会首先由中国电子学会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成立仪式拉开帷幕,谢少锋司长、林惠民院士、梅宏院士、廖湘科院士、赵琛所长、褚健院长、丁赤飚副院长等上台共同启动中国电子学会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
在学术论坛环节,多位院士、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行业领军企业代表紧扣当前软件定义技术产业应用,放眼未来发展趋势,共同探讨软件定义和产业结合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圆桌论坛环节,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金芝的主持下,中国科学院院士林惠民,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马彩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副校长黄志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雷达信 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宏伟,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教育部国产基础软件工程中心主任吴庆波,华为公司软件分析实验室主任王千祥等与会专家、企业代表围绕“软件定义:内涵、外延及挑战”话题展开思想碰撞,为软件定义技术、产业和生态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维和新视野。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为软件定义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交流平台,加强了产学研用合作,为引导和支持各行业抢抓历史机遇期,加快建立“软件定义”产业生态,助力建设制造强国、 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 会提供了新思路。
以上文章为企业供稿,不代表本 观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