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钢琴乐谱,钢琴乐谱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乐谱的发展与西方音乐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乐谱是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钢琴乐谱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钢琴乐谱基础知识

1、“1=do”那是简谱,不是钢琴谱。钢琴谱里都是用调 来表示调式的。 先说说简谱中其他每个调哪里是do: b1=do是降C调,#1=do是升C调,b2=do是降D调,2=do是D调,#2=do是升D调,b3=do是降E调,3=do是E调,#3=do是升E调,b4=do是降F调,4=do是F调,#4=do是升F调,b5=do是降G调,5=do是G调,#5=do是升G调,b6=do是降A调,6=do是A调,#6=do是升A调,b7=do是降B调,7=do是B调,#7=do是升B调

2、以下是钢琴谱(即五线谱中)调与调 的关系: 升 与降 统称调 。 以下一切内容均指在西洋大小调体系中的情况。 1、升 调总结: 一个升 是G大调或e小调, 两个升 是D大调或b小调, 三个升 是A大调或升f小调, 四个升 是E大调或升c小调, 五个升 是B大调或升g小调, 六个升 是升F大调或升d小调, 七个升 是升C大调或升a小调, 八个升 是升G大调或升e小调, 九个升 是升D大调或升b小调, 十个升 是升A大调或重升f小调, 十一个升 是升E大调或重升c小调, 十二个升 是升B大调或重升g小调, 十三个升 是重升F大调或重升d小调, …… 注意观察规律:升 数量每增加一次,大调和小调的主音(即调名中字母所表示的音)就升高纯五度。以大调为例,C升高纯五度是G,G升高纯五度是D,D升高纯五度是A,A升高纯五度是E,E升高纯五度是B,B升高纯五度是升F,……,以此类推。这叫做“调的五度循环”。当然,以一个升 至七个升 的居多。

3、怎样由升 的数量推求所升的音如下: 首先列举: 一个升 是升F, 两个升 是升F和升C, 三个升 是升F、升C和升G, 四个升 是升F、升C、升G和升D, 五个升 是升F、升C、升G、升D和升A, 六个升 是升F、升C、升G、升D、升A和升E, 七个升 是升F、升C、升G、升D、升A、升E和升B, 八个升 是升F、升C、升G、升D、升A、升E、升B和升F

注意观察规律:升 的数量从一开始增加时,所升的最后一个音分别为(此时记唱名)fa、do、sol、re、la、mi、si、fa、do、sol、re、la、mi、si、fa……(每种加上上述它前面的所有音后就构成了该种调所升的所有音),规律为:从fa开始,先降纯四度,再升纯五度,再降纯四度,再升纯五度,再降纯四度,再升纯五度,再降纯四度,再升纯五度,再降纯四度,再升纯五度,以此类推(再观察上述从一个升 到八个升 的列举,仔细体会)。另外,由于从八个升 的调开始,所升的音就有重复的了,因此,要记得把重复的音合并成重升。例如:八个升 的调本来是升F、升C、升G、升D、升A、升E、升B和升F,那么合并后就应该是重升F、升C、升G、升D、升A、升E和升B。再例如:十三个升 的调本来是升F、升C、升G、升D、升A、升E、升B、升F、升C、升G、升D、升A、升E,合并后就应该是重升F、重升C、重升G、重升D、重升A、重升E和升B。

4、降 调总结:降 调的所有项目均正好与升 调相反,本来对照升 调就可以了,但为了清楚起见,我还是都列出来吧。 一个降 是F大调或d小调, 两个降 是降B大调或g小调, 三个降 是降E大调或c小调, 四个降 是降A大调或f小调, 五个降 是降D大调或降b小调, 六个降 是降G大调或降e小调, 七个降 是降C大调或降a小调, 八个降 是降F大调或降d小调, 九个降 是重降B大调或降g小调, 十个降 是重降E大调或降c小调, 十一个降 是重降A大调或降f小调, 十二个降 是重降D大调或重降b小调, 十三个降 是重降G大调或重降e小调, …… 注意观察规律:降 数量每增加一次,大调和小调的主音(即调名中字母所表示的音)就降低纯五度。以大调为例,F降低纯五度是降B,降B降低纯五度是降E,降E降低纯五度是降A,降A降低纯五度是降D,降D降低纯五度是降G,降G降低纯五度是降C,……,以此类推。这叫做“调的五度循环”。当然,以一个降 至七个降 的居多。

5、怎样由降 的数量推求所降的音如下: 首先列举: 一个降 是降B, 两个降 是降B和降E, 三个降 是降B、降E和降A, 四个降 是降B、降E、降A和降D, 五个降 是降B、降E、降A、降D和降G, 六个降 是降B、降E、降A、降D、降G和降C, 七个降 是降B、降E、降A、降D、降G、降C和降F, 八个降 是降B、降E、降A、降D、降G、降C、降F和降B, …… 注意观察规律:降 的数量从一开始增加时,所降的最后一个音分别为(此时记唱名)si、mi、la、re、sol、do、fa、si、mi、la、re、sol、do、fa、si……(每种加上上述它前面的所有音后就构成了该种调所降的所有音),规律为:从si开始,先升纯四度,再降纯五度,再升纯四度,再降纯五度,再升纯四度,再降纯五度,再升纯四度,再降纯五度,再升纯四度,再降纯五度,以此类推(再观察上述从一个降 到八个降 的列举,仔细体会)。另外,由于从八个降 的调开始,所降的音就有重复的了,因此,要记得把重复的音合并成重降。例如:八个降 的调本来是降B、降E、降A、降D、降G、降C、降F和降B,那么合并后就应该是重降B、降E、降A、降D、降G、降C、降F。再例如:十三个降 的调本来是降B、降E、降A、降D、降G、降C、降F、降B、降E、降A、降D、降G、降C,合并后就应该是重降B、重降E、重降A、重降D、重降G、重降C、降F。

钢琴的历史发展

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记谱法。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用符 表示音的高低,但不显示音值长短。从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出现于欧洲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1根线代表F音高,11世纪经阿雷佐的圭多逐步发展成4根线。规定音高为d、f、a、c,并将f线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后成为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 的起源)。13世纪有人使用第5根线,成为五线谱的前身。16世纪又有加线的办法,使音高的记载更完备。

有量记谱法为13世纪科隆教士弗兰科创始。这种记谱法用音符、休止符和记 严格规定了音的长短,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涂以黑色的,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使用到17世纪左右。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出现,到17世纪逐步完善,18世纪开始定型而沿用至今。如小节线原用于文字谱,17世纪末被五线谱所采用;升降记 通用于18世纪,表情记 取有量记谱法;装饰音记 源于纽姆谱,17世纪系统化用于五线谱。

看钢琴谱的四大原则

背口诀

在五线谱中,高音谱表的5条线是自下而上的排列的

请跟我说:高音谱表一线mi 二线sol三弦si 四线re 五线fa

低音谱表中五条线的顺序是自上而下的排列

请跟我说:低音谱表一线la 二线fa 三弦re 四线si五线sol

一定要根据键盘来背这些线上的音,高音谱表上的一线mi是在中央C右侧的那个MI,低音谱表上的一线la 是在中央C左侧的那个la ,然后按照线的顺序高音谱表上线上的音依次向右侧排列,低音谱表上线上的音依次向左侧排列。

音的进行方向和音之间的距离

在五线谱上,音越来越往高走,在琴键上就会越来越往右侧走,反之,则往左侧走。这就是五线谱上音的走向和键盘上音的走向的关系。在五线谱中,相邻的两个线上音之间的关系是隔一个音的关系;相邻的两个间(就是线与线之间的空格)上的音之间的关系是隔一个音的关系;相邻的线与间之间的音的关系是挨着的关系。

五线谱上音与音之间的基本关系就是这三种。那么,其它的距离关系都可以通过音与音之间所隔的线和间来间接推算出来。比如,高音谱表上三线si,那么有一个音在在五线上方的间里,那么这个音可以用几种方法可以找到。

第一种就是背线上的音,高音谱表五线fa ,那这个音比fa又高一个,则这个音就是sol;

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三线si来计算,这两个音之间隔了两条线。那么线和线之间的音是隔一个音的关系,那么最上面的线就和si 是隔一个音再隔一个音的关系,则比最高的线再高一个音就应该是sal 。

要上下两行对着一起看

要两行一起,上下对着看五线谱,比如上面一行有一个单音,下面一行有一个和弦,那么就将这几个音一起看,同时反应手指在键盘上的位置,然后再横向的看下一组音,同样是上下对着看。这样,就可以看到两个声部之间的交叉点和配合了(就是对位),也可以看到两个声部的走向,也可以缩小注意力集中的范围,做到100%正确。

先看(上下对着看第一个音)

à分析

用哪个手弹奏,用哪个手指弹奏,弹奏哪个音,弹奏几拍,节奏是什么样的,两个手之间的节奏是怎么配合的(也就是对位) ,用什么弹奏方法来弹奏等等。

à分析好后,用相应的手指弹奏下去,弹奏这个音的同时,眼睛再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看下一个音,再分析 ,再弹奏……如此这样连贯看、想、弹下去。

猜你感兴趣:

相关资源:Yalefree雅乐简谱打谱软件_打谱软件-WindowsServer工具类资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6月18日
下一篇 2021年6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