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新闻,说是一家互联 公司把裁员写进OKR,开始我还不信,以为都2022年了不可能有这种奇葩操作吧。
后来跟一位该公司的管理层朋友打听了一下,确实有这回事,只是不会直接写裁员,美其名曰“人才结构优化”,这个词跟马爸爸提出的“向 会输送人才”,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家公司就是有赞,做微商的应该没有不知道的吧。老板白鸦,是互联 产品设计领域的标杆性人物。
其实,有赞还是家上市公司,只是借壳上市以来一直亏损。
有赞的主营业务是给微信、微博、快手等平台提供第三方电商工具,而去年10月份结束了跟快手的合作,因为快手决定自己做电商工具。这个事件对有赞业绩的影响非常大,要知道快手占了整体业务量的40%。
所以,为了对资本市场、对股东有所交代,只能裁员了。首当其冲的是产品、技术、运营,因为这部分人来工资最高。
这就不难理解,把裁员写进OKR这种骚操作了,一切为了活下来,顾不得体面了。
八卦就聊到这里,不展开了。借着这个话题,K哥想跟你聊聊:岁末年初,如何更好地制定并且达成OKR。
我们每年都要立Flag,因为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能够完成80%以上的人寥寥无几。年初立Flag的声音有多洪亮,年终打脸的巴掌就有多响亮。
为什么会这样呢成Flag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但是归根结底,最本质的原因就是,缺乏行动力。
关于行动力,管理学上有不少版本的概念,比如“通过学习、思考,养成习惯和动机,从而导致成功结果的行为能力”,说人话就是“想清楚,干起来,出成果”。
互联 大佬圈曾流传这样一个段子,早些年一群创业者在海南一艘游艇上聚会交流,谈的差不多了,活动主办人对大家宣布,交流结束了,可以游泳去了。当其他人还在犹豫不决,互相观望时,一个年轻人却快速脱下衣服,跳入水中。这个特立独行、大胆果敢的年轻人就是王兴。
也正因为王兴的率先一跳,给当时在场的几个大佬前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认为在竞争窗口短暂且多变的互联 行业,创业者尤其需要像王兴一样,具有超强的行动力,敢于把握先机,抓住风口。后来,这几位大佬也都给王兴后来的创业之路,带来了不少帮助。
相信当时那些创业者中会游泳的一定不少,但他们却缺乏王兴那种敢于把握机会的行动力。就像母鸡和雄鹰都有翅膀,但它们有本质的区别,雄鹰的翅膀是用来飞的;而母鸡的翅膀却被当成了保暖背心。
需要注意的是,行动力和执行力,也是有区别的。举个例子,K哥为了减肥,决定每天早上6点起床运动健身,如果K哥真做到了,那就说明K哥有很棒的行动力。
如果是K嫂命令K哥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帮她到5公里以外的早点铺买煎饼,即使K哥做到了,也只能说明K哥的执行力很强。
超强的行动力,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优秀品质。张一鸣在字节创业初期,就决定全力推进“推荐引擎”的研发工作。事实上,他们当时的实力并不能支撑张一鸣这个宏大的构想,其他同事对此也并没有热烈的响应,都认为靠他们现有的团队根本无法实现。
但张一鸣还是一意孤行、坚决不动摇。既然原有团队不支持他的想法,那就另外搭建团队吧,于是他开始从某度挖搜索人才,在张一鸣在强大的内在动力驱使下,想各种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对“行动力”一词内涵的完美诠释。
你也许会说,他们都是大佬啊,我们普通人怎么能比结合自身的经验,给大家以下几点参考意见:
第三、利用WBS原则
合理分解目标,制定可行的落地计划
把大愿景分解成小目标、小事情,是确保行动力持久的重要基础。这里可以参考项目管理和系统工程中的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把目标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工作,工作再分配到人的日常行为活动中。
比如你计划一年看12本书,就可以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1月看1本、1周看若干页,1天看若干行…如果能做到 “完成任务于无形”,那就是目标分解的最佳状态了。相反,如果一想到目标就头痛、恐惧,这样的状态能让自己的行动力持续吗p>
分解目标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不断达成分解下来的小目标、小任务,有助于建立落实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等于给自己后续行动充电加油,可以更好的行稳致远。
第四、过程中学会放松,偶尔偷懒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者玛丽莎·谢里夫(Marissa Sharif),曾做过一个273人参与的试验,在这个试验中每个人都要用计步软件统计自己一个月的步数。
第一组被要求每人每天7,000到10,000步,每周7天都要达到这个标准;对第二组只要求一周内5天以上达标即可;对第三组则是只设定一周的总步数,而且允许一周内有两天”偷懒日”;第四组也是只设定一周的总步数,并规定一个月内有2个“偷懒日”。
最终试验的结论是,有偷懒日的人虽然每周达标的天数,没有无偷懒日的人多,但从总体上看,他们每天的平均步数却更多。这位学者将其称为“紧急例外”机制,并认为这一机制应用得当,会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K哥认为,这种允许“适当偷懒”的方法确实有可取之处,可以对过于刻板和刚性的目标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可以在一丝不苟地达成目标过程中,起到某种程度的舒缓和解压的效果。可以让大家在更放松的状态下保持行动力的持久性。
比如一直低糖低脂自律减肥的K哥,偶尔看到色香味俱佳的美食,吃上一口,也不是罪不可恕。相反,那口美食所带来的满满幸福感,可以让K哥产生更多正面、积极的情绪,让K哥更好地保持行动力,把减肥大业进行下去。
但也切忌一点,不能把这种偶一为之的“紧急例外”滥用成常态,那就属于严重不靠谱了。
-END-
5万块买来的《副业搞钱手册》,免费送啦!
关注副业怎么搞,回复:fuye
腾讯/谷歌《元宇宙 研究 告 100页》下载
关注AI熊猫教授,回复:yyz666
大家在看:
1.39岁阿里P9失业,资产1.5亿!
2.阿里终于对低代码下手了!
3.滴滴股票延期解禁,我损失6000万
4.如何用敏捷搞垮一个团队p>
5.为什么CTO不写代码,还这么牛逼p>
6.如何快速降低一个员工的积极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