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自动驾驶末端配送产业商业化应用研究 告

1 自动驾驶末端配送产业发展背景

1.1 概念阐释及范围界定

末端配送:是指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物流配送服务,它以满足配送环节的终端(客户)为直接目的。它主要包含快递配送、物品运输、外卖送餐等服务场景。自动驾驶: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将自动驾驶划分为0-5级。分别是L0无自动化、L1驾驶支援、L2部分自动化、L3有条件自动化、L4高度自动化、L5完全自动化。其中,L0-L2级为“驾驶员辅助系统”,L3级至L5级则被视为 “自动驾驶系统”。

本 告所提到的自动驾驶末端配送是指在末端配送业务环节中,指物品流通运转环节中剔除或部分剔除人力参与,以机器或人机协作进行配送的一种服务形式,它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支出为主要目的。本 告将主要研究自动驾驶车在末端配送场景的应用与服务。

2 自动驾驶末端配送商业化应用现状

2.1 自动驾驶末端配送产业格局现状研究

2.1.1 自动驾驶末端配送产业关键技术服务

自动驾驶系统主要由感知系统、决策规划和控制系统与控制执行几部分构成。它融合了硬件、软件、算法、通信等多种技术。但末端配送场景拥有“小、轻、慢、物”的特点,因此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无人驾驶物流配送可更早落地应用。

在运转体系中,由感知系统对路侧信息与车辆信息进行收集,并通过分析处理,做出决策规划,进行路径规划,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通过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最终使得车辆按照指令行驶。截至目前,在感知系统建设、决策规划、控制系统与执行层面,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整个行业正在逐步走向商业化落地阶段。

在国内,围绕末端配送环节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研究的企业不断涌入市场。整体布局中,若按照产业链条划分,主要包含关键零部件供应商、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场景运营及需求商等三大类型企业。

零部件供应商主要包括激光雷达、计算平台以及线控底盘等企业;解决方案服务商主要包含巨头互联 公司以及创业公司;场景运营及需求方主要包含外卖、快递等配送场景下的企业,它们以降低人力成本投入、提升效率为主。包括京东、美团、阿里、永辉超市、每日优鲜、顺丰、中国邮政等企业。

2.1.4 解决方案服务商正在加强技术在场景之下的渗透,自动驾驶技术正在走向小范围试运营

作为解决方案服务商这一参与角色,目前整个产业发展和解决方案仍不成熟,产业难以规模化落地。在中国市场,解决方案服务商通常以大体 积无人配送车研发为主,当前无人配送车的成本结构中占比最高的为:无人车线控底盘、激光雷达、以及计算平台。其中,无人车线控底盘的市场价目前在10万元左右;激光雷达,目前每辆车上装1-2颗,每辆车上的激光雷达成本在人民币3-6万元;计算平台方面,无人车公司在测试阶段计算平台的成本会在2万元以上。

对照国外龙头企业Nuro,在传感器配置上,大体积自动驾驶配送小车传感器配置较为丰富。包含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还配备了冗余控制系统。

2.1.6 解决方案服务商正在加强技术在场景之下的渗透,自动驾驶技术正在走向小范围试运营

在国内,作为解决方案服务商这一参与角色,创业公司与互联 巨头公司形成两大阵营正在加码市场,推出了自动驾驶车辆,助力末端配送产业发展。其中,初创公司主要以技术切入市场,如新石器、智行者、白犀牛、行深智能等,期望利用低速载物加速自动驾驶落地;互联 巨头公司具有物流需求,其采用自研+合作的形式推动业务落地,如美团、阿里、京东、苏宁等。

此外,在场景表现上,自动驾驶产业正在呈现出来百花齐放的态势。

2.1.9 产业仍处于发展早期,仍然需要重额资本入局

从产业内融资情况来看,自上游传感器、底盘线控服务商,到整体方案解决服务商,都在2021年上半年获得了资方青睐。

亿欧智库盘点了目前市场上10家自动驾驶末端配送创业公司的融资情况,分别从融资轮次、最近融资轮次金额量级以及资方背景进行分析。总体来看,末端配送还处于起步和持续入股的阶段,充足的资金是保证各个公司进行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市场拓展的关键要素。

2.2 多链条发力,自动驾驶末端配送服务商业化研究

2.2.1 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形式多样,产业呈多链条模式发展

在自动驾驶末端配送商业化落地进程中,按照产业链划分,商业形态主要可以划分为技术供应商、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场景参与方、整车制造以及需求方。即分别从关键零部件、整车制造和作为运营方进行车辆操作与应用等几种形式。

在每种商业模式划分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融合也表现出了明显的趋势。尤其是以运营方需求作为重要出发点,企业在场景布局下,正在加强深度融合,以技术驱动商业模式,进行体系化内容搭建。

2.2.3 自动驾驶末端配送产业商业形态

在通往未来终局商业形态这条路上,自动驾驶末端配送小车实现规模量产仍需时日。目前,在商业化推进过程中,整个产业正在通过小批量落地,探索商业模式。

截至目前,有多家企业在市场已经投放了百余台自动驾驶配送车进行测试,包括京东、新石器、智行者等企业,部分企业还拿到了商业订单。

在园区、校园、住宅区等多个场景都已经有自动驾驶末端配送小车在测试试运营,这意味着,自动驾驶在末端配送环节正在照进现实,已经真正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2.2.4 场景与路线之争,竞争格局将进一步重构

自动驾驶末端配送在商业形态上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场景细分。据亿欧智库观察,目前自动驾驶末端配送在服务环节上主要包括外卖场景、商超场景和快递场景。

目前,在不同场景下,自动驾驶末端配送业务分别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布局情况来看,不同的场景拥有不同的特点,在即时性要求、路线复杂情况等方面不同。末端配送中,一般包括两大环节,一是从取货、取餐地点到目的地,主要是行驶在城市街道中,属于典型的L4场景; 另一种是在办公楼、居民楼,以及小区内部“送货到家”的过程,但需要与园区物业、楼宇开发商等展开深度合作。

2.3 产业落地仍需突破重重困境

在政策与法规层面,自动驾驶末端配送小车的法律属性尚未厘清,法律属性的划分将影响小车的路权管理和上路准入规则;此外,当前针对自动驾驶末端配送小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划分尚未明晰,责任判定与处罚承担难以确定,配套保险产品的缺失进一步阻碍产品上路应用。

在技术与产品标准层面,当前自动驾驶末端配送小车的产品与技术缺乏相应的行业与国家标准,制约行业规范化与规模化发展;而行业中多以自建工厂或代工形式生产自动驾驶末端配送小车,产品生产标准规范与产品认证标准的缺失导致产品质量缺乏保障。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OpenCV技能树首页概览11385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16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