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展望未来,计算机软件科学家谢涛:星辰大海,求思进取

2019年11月底,著名《Science》杂志的主办者、出版者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公布了2019年度会士(Fellow)增选结果,“信息、计算与通讯”学部全球入选的24位新科会士中有这么一对计算机界同胞兄弟:哥哥谢源是计算机硬件科学家(2015年当选IEEE Fellow,2019年当选ACM Fellow);弟弟谢涛则是计算机软件科学家(2015年当选ACM杰出科学家,2018年当选IEEE Fellow),并于2019年当选CCF杰出会员、2020年起就任CCF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评奖分委员会主席……

点击下方观看谢涛视频:

本期CCF会员人物:

他追求高影响力研究的初心源于1997年到2000年在北京大学从事硕士研究的经历,这期间他参与了杨芙清院士领导的青鸟工程,在梅宏教授的指导下参与研发了青鸟C++程序理解工具并领导研发了青鸟面向对象软件度量框架及工具。这段科研历练的启蒙,让他立志在未来科研道路去追求高产业影响力。

他从2015年开始和腾讯微信测试团队合作研发一系列测试分析技术与系统,已部署在微信质量保障实践中,涉及移动应用自动测试、神经机器翻译异常检测、微信小游戏抄袭检测等。

在2018年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上,谢涛主持大会论坛“软件工程五十周年:路在何方”回顾了软件工程领域从1968年诞生至2018年整整50年的历史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他虽年纪不大,但在软件工程和计算机领域的 区服务方面却堪称“老兵”。2001年读博期间,他就创建了软件工程家族树 页,收集整理出北美地区的软件工程博士导师、学生的学术家族关系。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这个家族树以及他创建的其它 区 页已经在软件工程学术界“家喻户晓”。他担任ACM历史委员会委员长达10年之久(2010-2019年),自2009年以来一直担任ACM SIGSOFT执委会委员以及历史联络员。

计算机领域多元化(diversity)旨在提升计算机领域少数族裔(比如在美国地域的非裔、西班牙裔、印第安裔等)、女性、残障人士等在计算机领域从事人员中的占比以及扶助他们的成功。Tapia大会(全称ACM Richard Tapia Celebration of Diversity in Computing)是ACM在计算机领域多元化方面的旗帜性国际会议。2018年的Tapia大会参会人员高达逾1400人,近半数为女性,近半数为非裔、西班牙裔。他担任了这一年的Tapia大会主席。很多人都会好奇:作为一位亚裔男性(大会参会人中的极少数“异类”),他怎么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博期间,博士导师David Notkin教授就积极领导开展提升计算机领域女性方面的工作。受其影响,他在自己成为教授后,科研工作之余积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扶助和提升本校以及全美大量(历年累计几百人数)计算机专业少数族裔的学生,给予他们学业、研究、职场发展的指导。他还担任UIUC计算机科学系首届多元化委员会的创始主席(2018-2019年)。他在计算机领域多元化的 区服务已经持续了近15年并将继续下去。

他在国际软件工程研究领域也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像担任《Software Testing, Verification and Reliability (STVR)》Wiley期刊的联合主编、旗帜性国际期刊杂志《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Communications of ACM》等的编委会成员。他还被选为软件工程旗帜性国际会议ICSE 2021(CCF A类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是该会议43届以来担任该职位的唯一具有中国教育背景的华人学者。

尽管过去有很大一段职场生涯在海外,他却在2014年就加入CCF并同年成为CCF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他担任《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CST) 》的软件系统领域Leading Editor(2014年至今)。2020年他即将担任CCF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2020-2022年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奖励委员会主席(2018年起就担任委员)。他也担任ACM中国理事会奖励委员会委员(2017-2020年),以及北美计算机华人学者协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席(2018年至今)。

—3—

勤奋、聪明、智慧地工作

谢涛在2010年入选CCF “龙星计划”,是“龙星计划”史上首位软件工程领域的讲者。在为期一周的“龙星计划”课程讲授中,他不仅给学生们介绍软件工程研究的前沿技术和挑战,还毫无保留地传授做科研的方法和技能。最近他还在2019年全国软件与应用学术会议(NASAC)新教师论坛做了“漫谈青年教师的研究和职场发展规划”的主题演讲。他个人职场发展的“秘籍”可以用他给自己研究组定的组训来概括:勤奋、聪明、智慧地工作。

勤奋地工作:不管是求学还是任教他都是很勤奋地去学习和工作,通常比周围同学、同事都要更加努力。在2005年博士毕业申请教职时,一位面试他的教授笑着问他:“你博士导师的推荐信里提到你每周工作zillions of hours(数千亿小时),真的吗从教后,不少软件工程界的同仁见面也会开玩笑:“你是不是不用睡觉的实他是确保每天至少8小时睡眠且尽可能坚持隔天运动,只是在娱乐时间上“吝啬”一些。

聪明地工作:在工作上他会去避免不深思熟虑而盲目使蛮力。比如在做一个研究课题时,他会先明确目标是什么,而后规划日常任务时会考虑其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开销,还要评估其能对达到目标的贡献有多大。也就是说,在工作过程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他通常会用工程化思维去思考规划,综合考虑开销和收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也贯穿他的职场发展,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毕竟有限,某个阶段内不太可能有效地去追求多个大目标,这就需要目标、任务优先级排序且有取舍。

b471ed6d30ab743072030b86d10f1df1.png

智慧地工作:“聪明人”和“智者”是有区别的,他们的区别也就某种程度反映了“聪明地工作”和“智慧地工作”的区别。从中学时代起他就养成了观察、反思、总结的习惯,从自己(甚至他人)过去做某件事的成功或失败经历中来升华和抽象出规律和经验教训,并系统地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自然而然地,在后续自我实践中自发地去使用这些规律来复现以往类似成功经历。他个人主页上的忠告 页就分享了他历年来做研究的经验积累,广为计算机界的教师和学生阅读受益。

CCF汇聚计算机领域最优秀的人才,

在CCF,你将邂逅无限的机会和可能!

和60000+CCF会员共同追求卓越!

联系我们:membership@ccf.org.cn

相关资源:残心扣字软件-Linux工具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15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