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Soft 论坛巡礼 | 云际计算系统软件

?  +

+

论坛巡礼

论坛名称:云际计算系统软件

时间: 2022年11月27日8:30-12:30

论坛简介:

    数字时代的蓬勃发展正加速推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互融合,然而物理世界人类复杂交互行为的全域性与数字世界提供算力支撑的资源区域性之间具有天然鸿沟。本质而言,这是以数据洪流、算力需求黑洞等现象为代表的“算力需求无限性”与“算力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系统性矛盾,也是发展中的必然。构建算力资源间的 络桥梁,推动超算算力、通用算力和智算算力等算力资源通过云化接入、云际互联和云际协作等方式形成云际计算生态系统是缓解上述矛盾的有效愿景。

    同时,我国已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通过建设若干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构建新型算力 络体系,这是云际计算范式物化落地的一种典型体现。第六届云际计算技术论坛为从事云际计算系统软件研发、场景创新、技术突破、示范应用和标准研制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提供一个深入交流与研讨的平台,旨在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分享探讨云际计算系统软件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和成功案例,促进国内产业界与学术界的交流合作,助力国家算力 络体系建设。

日程安排

Schedule

王怀民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负责人。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长期从事分布计算领域研究和人才培养,在分布计算模型、技术与平台方面做出系统性和创造性工作,为我国分布计算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为国家和军队 络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作为重要贡献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

 

王升东

中国建设银行运营数据中心云产品团队副处长

  具有多年的IT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营运维经验,曾是数据中心专家团队最年轻的成员之一;现负责建行云的建设、规划和架构管理工作,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获NIISA联盟2020年度、2019年度科技创新特等奖,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优秀成果(2021)”等奖项;同时也是信标委云建设与应用专题工作组的主要成员,深度参与云计算领域基础性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

告题目

协同融合四多架构,赋能智慧金融与生态——建行云思考和实践

摘要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践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大型商业银行转向数字化平台化经营,以安全可控的方式充分发挥云计算的生产能力成为必然选择。一般机构的云计算服务模式,应对数字化平台化发展所需的差异化服务、多元应用场景时,在安全控制、风险隔离和算力协同等方面存在众多不足。建行云构建了同业独有的“多区多地多栈多芯”四多融合架构,满足各项标准规范和监管合规要求,兼具自主可控能力,同时充分融合、高效发挥各区域的算力协同能力,以科技赋能全行智慧金融与生态发展,走出了一条以算力作为内生动力,服务数字化发展的建行道路。

 

袁晓慧

迪迈数码科技公司任总经理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砂石协会理事单位委员,CMMI专家。多年来在科技行业上市公司、世界500强央企从事研发与管理工作,参与过省级科研课题、国家邮储、全国工商银行数据大集中、全国移动运营商计费与业务支撑系统等大型项目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告题目

云际赋能的智能矿山安全监管场景创新

摘要

    智能矿山被科技部列为首批支持建设的十个“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之一,运用新一代自主可控信息技术达成井工矿“数字 联、无人操作、智能巡视、远程干预”的常态化运行示范采掘工作面,全面提升我国矿山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意义重大。 告围绕智能矿山的数字化全景图,矿山本质安全体系的建设要求,业务痛点和技术难点,以及基于云际计算技术赋能智能矿山智慧安全监管的技术途径等进行了系统性介绍。

 

汤咏林

先后任职于国内两Top甲级导航图商共16年+

  历任RD、PM、TCS、产品PM、产品开发总监、战略企划总监、产品拓展与策略总监等,擅长导航地图产品、自动驾驶地图产品、定位服务产品以及自动驾驶地图标准法规等领域,近年牵头、参编、审查、第三方咨询等涉及高精地图与定位及V2X方面的标准、行业 告等百余项。

告题目

云际协作赋能众源高精地图的思考

摘要

    众源高精地图数据收集、处理、发布共享、安全等面临的挑战、应对、趋势等。

 

李振宇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大学岗位教授

  曾在CMU、NICTA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 络体系结构与 络测量,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863/973课题等,研究成果发表在SIGCOMM、INFOCOM、IMC、IEEE Trans等领域著名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 道;部分成果被阿里巴巴、华为、快手等实际产品采用部署,服务上亿用户。担任INFOCOM(2019-2023)、ICNP(2019、2020、2022)等国际会议的TPC成员。2017年度入选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2020年获得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告题目

面向云际计算的 络测调

摘要

    云之间高效数据传输是云际计算的重要使能技术。 络测调通过对流量、通信模式等测量与分析,设计流量与资源调度方法,实现数据高效传输。本 告将首先介绍软件定义广域 流量的测量分析,重点关注时延敏感业务的数据传输需求、通信模式、时空动态性与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GCN的时延敏感业务流量预测方法,在满足SLA的前提下,提升广域 带宽利用率。接着,以分布式深度学习的训练为例,通过测量分析,发现稀疏训练参数“热度”的重尾分布特性,并据此设计基于在 计算的训练加速方法,通过 络内梯度聚合大幅减少传输数据量,提升训练效率。最后,对面向云际计算的 络传输未来工作进行展望。

论坛主持人

 

陈志峰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应用与服务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软件工程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工信部海峡两岸云计算分论坛软件标准组大陆组长,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云计算标准测试组组长。长期从事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承担和参与了20余项云计算、中间件等领域国家标准的标准研制工作,是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云计算 云际计算参考架构》召集人和编制人,承担和参与10余项“核高基”重大专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智能制造专项等国家重点项目研制工作。支撑工信部《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等相关政策文件编制工作和地方宣贯工作,以及《云服务运营能力通用要求》国家标准的IaaS、SaaS测评工作。

 

史佩昌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

   长期从事系统软件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创新特区、国防科技基础加强等多个相关课题,在Arm64架构自主安全操作系统设计实现、云际计算分布系统构造演化机理、区块链系统分布一致性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发表高水平期刊/会议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担任IEEE JCC 2020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荣立三等功1次。

d39da6b9fb6a1b77e9bcb594a2be0593.jpeg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