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博士:大胆探索和突破想象中的“不可能”
陈琪,33岁,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
2016年,陈琪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后,便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系统与 络组,目前从事分布式系统和深度学习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是分布式计算,分布式系统一致性和容错性以及深度学习在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陈琪在高中时便首次“触电”计算机编程,她很快喜欢上这种和数学很相似的解题思维模式。于是陈琪开始加入计算机编程兴趣小组,学习简单的算法设计,大学选择了喜欢的北大计算机专业,博士毕业后加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
“即使加班到凌晨,第二天也要化妆”
王雪洁,高级开发工程师
王雪洁目前负责蚂蚁金服的“蚂蚁庄园”项目,负责功能研发、项目压测、稳定性技术等工作。作为一枚程序媛,王雪洁热爱旅游、爱运动、喜欢打扮和认识新朋友,绝对不是 上传说中程序员“每天格子衬衫,黑框眼镜,背着公司发的包,不朽边幅,沉默寡言,很宅”的刻板印象。
“坚持上班化妆是我的底线,即使连续很多天加班到凌晨,第二天我上班也必须化妆!”王雪洁说。
谈到和IT的结缘,雪洁和很多90后一样,来自于在初中时期的 吧“冲浪”,从 上玩游戏到高考志愿填 计算机专业。当时有长辈劝告说做这一行很累,以“相识的程序员累得进医院”来劝退。但在咨询师长和查询资料后,王雪洁选择忠于内心,果断“入坑”。
“虽然当时理解的计算机行业和实际的有些不同,我误打误撞地进来了,倒也坚持下来了”。
不会讲段子的女程序员不是好程序员
李林鸿,25岁,科大讯飞软件开发工程师
东北姑娘李林鸿目前在合肥科大讯飞云计算研究院AI平台研发线,从事公有云服务建设,今年开始从事高性能、快捷的AI模型部署和服务框架AthenaServing的开源布道的工作。
李林鸿大学学的是通信电子相关专业,当时在实验室焊板子时,她想“这个也太爷们了”。于是寻找新方向,当时李林鸿隐约觉得编程未来会是一项大多数人都要具备的技能,于是学习起编程技术,后通过校招进入科大讯飞。
多才多艺的女算法工程师
方文静,高级算法工程师
方文静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方向是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因此从实习开始就在蚂蚁金服的人工智能部工作。
目前方文静的日常工作是根据业务方提出算法的需求,比如营销、推荐、风险控制等,她来针对具体的业务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还会开发具体算法,并包装成组件提供给其他需要的同事复用,算法创新也会落成专利,或者进一步投递到国际会议上。
方文静的画
谈及在技术研发的过程里,方文静存在一些压力:虽然比较喜欢做技术,但是和周围好多男生对于代码的挚爱还是望尘莫及的,非常欣赏他们那种投入,感觉乐在其中,在纷繁的代码里自由泳,动手能力极强。总有那么些优秀的同事,会让你见贤思齐,push自己去学习、进步。
如今方文静很喜欢目前的工作,但认为在算法研究方向上还是不够精深,未来希望能找到一个有趣的深耕方向。
王晓的书桌
日常和产品经理“斗智斗勇”时,却会让她很伤脑筋:例如打开一份需求文档,三行字扑面而来:一行标题,一行背景,一行需求。她迷茫地看向新来的产品经理,新人也迷茫地回望,最后只能请开发捋一遍代码,一起将逻辑梳理好放在需求文档上。
还有的时候,自己吭哧吭哧地刚测试完成一个项目,此时产品经理过来说:需求刚改了……此时的王晓有种怀疑人生的感觉。
最难受的时候是自己辛苦提的Bug被开发人员置为无效时,心理难免会失落:感觉自己人赃俱获了,结果说法条变了。
作为一名测试工程师,每次线上出Bug时,王晓难免感到压力,像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让Bug钻漏子。
尽管在测试路上磕磕碰碰,王晓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同时表示周围有很多优秀的人,他们能想出层出不穷的测试方法,测试的深度也远远不是浮于表层。与之相比,自己的技术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未来希望自己也能越走越远。
我们发现,无论是研究员,还是算法工程师、后端开发、测试开发的她们,努力地在平凡的岗位上熠熠发光,坚持自己的梦想,为科技改变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谨在此祝福各位女程序员们,节日快乐!
#欢迎来留言#
咱们在文末给程序媛送上一句祝福语吧~
《原力计划【第二季】- 学习力挑战》
正式开始
即日起至 3月21日
更有专属【勋章】等你来挑战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