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提出,以“六城”建设为目标,全面启动“六大行动”,努力推动“六个倍增”。资料图片 |
新年新气象,新蓝图开启新作为。
1月4日,禅城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禅城区区长严冰作政府工作 告时表示,预计2021年全区GDP首次突破2000亿元,2022年GDP预期目标增长6.2%左右。
站在2000亿元的新起点,禅城如何谋划,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此次政府工作 告提出,将以“六城”建设为目标,全面启动“提二强三”行动、“品质禅城”行动、“活力跃升”行动、“最佛山”行动、“幸福家园”行动、“高效政府”行动等“六大行动”,努力推动产业能级、城市品质、发展动力、城市魅力、幸福指数、履职效能等方面实现“六个倍增”。
培育带动型经济新动能,打造佛山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凸显“最中心”,推动功能做强、城市品质倍增……新的一年,禅城正展开施工图,重塑“最中心”的新形态,走在前面、争当先进,勇当佛山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迈向新赛道
数字经济创新集聚 九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GDP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这对禅城而言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与周边地区相比,禅城的发展,拼的并非体量而是质量。以全市4%的土地产出佛山18%的GDP,经济密度接近深圳;签约落地及重点意向项目80个,计划投资额破千亿元,其中2个超百亿元项目开工建设,94个项目增资扩产……2021年,禅城以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站在2000亿元的新台阶,佛山市委对禅城发展提出更高的期待。市委书记郑轲指出,未来五年禅城GDP要朝着3000亿元方向去努力。
征途漫漫从头越,惟有奋斗谱新篇。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禅城唯有凝聚更强大的动力。
此次政府工作 告提出的“六大行动”“六个倍增”,其中首要的是全力打造创新中心强核,推动“提二强三”、产业能级倍增。
创新中心强核是佛山未来五年谋划的最新发展功能布局。禅城全域都位于这一范围。助力打造创新中心强核,禅城明确要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科创经济、金融经济为重点的带动型经济,打造服务全市、链接湾区的产业创新中心。
其中,数字经济将成为禅城推动产业创新的新赛道。去年,禅城引进小米人工智能物联 等数字经济项目21个、总投资210亿元。今年将重点推进数字经济集聚成势,打造佛山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
根据 告谋划,佛山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今年将加快面积20.89平方公里的先导区建设。提速建设广东(佛山)软件产业园、佛高区数字经济科创园、东平云谷等载体,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
抢抓数字经济的技术潮流,面向半导体、物联 、区块链等领域,禅城将打造一批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华为工业互联 创新中心、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等项目,发挥小米人工智能物联 等项目示范效应,集聚一批标杆企业。
发展数字经济,禅城的思路是一方面抓产业数字化,今年引进培育6家以上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促进一批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3家、示范车间9个;另一方面加快数字产业化,大力发展云计算、工业互联 、5G应用等,落户10个以上超亿元数字经济项目。
强化对全市的产业服务功能,禅城还将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品质建设环文华公园创新活力区,谋划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佛山)保险发展示范区,打造科创金融、产业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标杆。
产业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支撑。今年,全面落实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行动方案,禅城计划深化实施九大方面改革措施,涵盖商事制度、工程项目审批、办税服务“零上门”、跨境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普惠性、行政审批等多领域。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展望新一年,营商环境优化将与产业新赛道的搭建同频共振,推动禅城活力跃升、发展动力倍增,在新业态、新赛道的求索上阔步前行。
塑造新形态
建“四宜”城市中心 打造“岭南非遗天地”
不仅要当好服务全市产业创新的中心,禅城更要肩负起万亿城市中心的品质担当。
文华、亚艺公园等城市中心公园成 红打卡点,东平河水轴线加快建设,新增及改造公园绿地80公顷……回顾2021年,禅城优环境、美生态,城乡风貌显著改善。
展望2022年,禅城定下了更高的城市建设目标:全域建设“四宜”(宜居宜商宜业宜游)城市中心区,推动功能做强、城市品质倍增,凸显“最中心”城市特质。
“最中心”,首要提升城市的承载力。整合现有的载体资源,禅城首次提出“五片区三带五平台”的空间布局,强化重点片区、重要节点的规划联动,提升发展承载力、要素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
“最中心”,必定是城市最便捷的区域。今后禅城将构建外联内顺交通格局,稳步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全力推进同济路西延线(同济大桥)、南庄大道东延线(凤翔大桥)等项目建设,深化“城市畅通”工程,实施“路长制”,加快治理26个交通堵点。
“最中心”,要构建城市最美的形态风貌。今后禅城推进万亩千亩公园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公园20个以上,加快东平河水轴线活力新港、澜石记忆等节点建设。
“最中心”,不仅要城市亮丽,还要乡村精美。禅城正推动城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5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生态美丽宜居村,加快建成“禅乡渔歌”3个农业公园,擦亮岭南水乡品牌。
禅城既是佛山“最中心”的城市高地,也是“最佛山”的文化中心。此次 告提出,禅城将启动全景深化“最佛山”行动。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构建岭南文脉轴线。郑轲也寄语禅城,扛起重任,深挖文化内涵,擦亮佛山城市文化名片。
此次政府工作 告中,禅城明确将佛山初地(塔坡庙、塔坡井、鸿胜馆、粤剧博物馆)、品字街、梁园、仁寿寺、东华里片区等历史建筑、文物场馆、特色街区等串珠成链,形成“一主多支”的岭南文脉轴线,并首次提出建设大湾区首个“岭南非遗天地”,打造岭南文化展示窗口。
以文兴城繁荣文化产业。禅城还计划设立区文化投资公司,加快文商旅融合发展;推动陶艺、彩灯、剪纸、年画等传统文化创作迸发“新火花”,加快文创产品走向市场,引进一批文化创意、数字文化产业项目。
陶瓷是禅城的世界级文化名片,禅城也将用好这一资源,筹建佛山陶瓷文化博物馆,推动陶谷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加快石湾片区申 国家级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让“最中心”更具内涵,让“最佛山”成色更足,禅城将努力塑造新形态,推动城市魅力倍增。
共享新家园
擦亮“民生七有”品牌 推动政府效能倍增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每年的政府工作 告,民生之所系, 会之所盼。今年,禅城提出,要擦亮“民生七有”金字招牌,加快共享发展,全心建设幸福家园,推动发展惠民、幸福指数倍增。
学有优教。禅城今年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学位3430个以上,确保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在校生占比达95%,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在校生占比达85%。推进集团化办学,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实施“强腰”工程,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病有良医。禅城将扩大医疗资源供给,加强与市级医院合作,推进市二医院新院区建设、市中医院改扩建,加快区人民医院建设,推动建设城市医疗集团。新建或改造4家 区卫生服务机构,争创广东省健康促进区。
老有颐养。禅城将推动禅医健康综合体建设,全区增加医养结合床位300张以上。扩点建设一批幸福饭堂,提升对老年群体送餐服务覆盖率。
幼有善育。禅城将构建婴幼儿照护体系,鼓励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建设示范性托育机构3家以上,增加一批普惠性托位,试点打造“15分钟托幼圈”。
劳有厚得。禅城将深入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聚焦“立业”“优业”“乐业”“稳业”,为求职者送上“就业政策大礼包”,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住有宜居。禅城今年将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筹集35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600套共有产权住房、1600套人才住房。
弱有众扶。禅城将巩固全国 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成果。稳步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提升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合法权益。
在惠民生、促均衡的同时,禅城还将充分发挥智慧化 会治理改革的优势,推动城市大脑首期建成运行,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深化建设国家智能 会治理实验基地。深化平安建设工作,努力建设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样板城区。
为政之道,惟在得人。一年工作的大计都需要高效的政府落到实处。
告提出,今后全区将推动协同创新、履职效能倍增。坚持以“思想解放”推动“行动突围”,把“领头羊”意识融入政府工作方方面面。
严冰表示,以“六城”建设为目标,全面启动“六大行动”,努力推动“六个倍增”。这既是禅城对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实现走在前面、争当先进的工作部署,将为佛山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只要我们快人一拍抢机遇、先人一步开新局、胜人一筹促发展,积蓄能量、勇毅担当、科学应变、奋发有为,就定能谱写禅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严冰说。
■关注
四镇街主官谈未来发展
1月4日,在禅城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禅城一镇三街主官接受媒体采访,结合区政府工作 告提出的“六城”建设、“六大行动”和“六个倍增”,阐述各个镇街今年的主要工作目标和方向。
区人大代表、南庄镇镇长宋颖彪:
争当禅城高质量发展的“增量源”
南庄定位为禅西智造新城,具有区位优势和产业空间优势,这让其推动产业能级倍增有了足够底气。宋颖彪表示,在产业空间塑造上,南庄未来将构建“3+3+N”的产业空间主体格局。
关于第一个“3”,南庄镇计划在2023年之前收储3000亩工业地,打造3个千亩级别的智造产业园。第二个“3”是南庄镇通过公有资金投资建设运营的3个“工改工”项目,即贺丰工业区、杏头工业区(杏头智造动力谷)以及村尾工业区。“N”则是在全镇辖区内各个村级工业园进行综合改造提升。
区人大代表、石湾镇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树凯:
在环文华公园创新活力区,打造高端金融产业空间
石湾将坚持布局东平云谷,在东平河滨水一线空间,计划将超450亩商住用地调整为产业用地,计划投入近10亿元,以“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招商模式,滚动引进链主企业、总部项目、园区运营商,加速数字经济集聚成势。
在环文华公园创新活力区,则打造近20万平方米的高端金融产业空间,打造金融保险产业总部经济。在奇槎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石湾还将打造超70万平方米的产业载体。
区人大代表、张槎街道办事处主任何永庆:
重点打造禅西大道科创产业带
“政府工作 告描绘了发展蓝图,给出了路线图,张槎将按此落实施工图,拼命干、努力干。”禅城区人大代表、张槎街道办事处主任何永庆表示,张槎下阶段的发展将重点打造禅西大道科创产业带。
何永庆表示,围绕该产业带,张槎将重点打造“五个一批”,即打造一批新的产业园区,凝聚一批新的产业链条,引进一批高质量企业,培育发展一批优质平台,吸引一批高端人才。
在交通建设方面,何永庆表示,随着地铁2 线开通、广佛环线即将开通、地铁4 线建设,以及规划中的多条地铁线路的推进建设,张槎的交通区位优势会更明显,也为禅西大道科创产业带发展提供更良好的条件。
区人大代表、祖庙街道办事处主任肖映泽:
建大载体,传承文脉,打造高铁枢纽新城
禅城区两会期间,禅城区人大代表、祖庙街道办事处主任肖映泽表示,接下来祖庙将按照区政府工作 告的部署,重点推进环文华公园创新活力区、岭南文脉的建设与老城活化提升,以及城北片区广湛高铁枢纽新城的建设。
肖映泽介绍,围绕环文华公园创新活力区,祖庙坚持建设大载体,在季华路纵深方向布局朝东一 地块、山湖地块等多个旧改地块,通过城市更新扩展发展空间,建设承接大湾区资源的高端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的重要载体。
在传承发展岭南文脉方面,祖庙计划将老城片区打造成为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具体工作包括推进莲升、沙塘、任围等片区的活化改造。同时,推动历史街区活化成为文创产业载体,提升文化体验感。
在打造高铁枢纽新城方面,祖庙接下来会全力推进整个片区的土地收储,加快新城建设,让祖庙成为广佛同城中重要的桥头堡,对接大湾区的产业、资本、技术、人才资源。
■重点
禅城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闭幕
围绕中心工作,做到“四个坚持”
1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佛山市禅城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本次会议期间,会议听取、审议和通过了区政协常委会工作 告,听取和讨论了区政府工作 告,开展了新一届委员培训,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据悉,禅城区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以来,区政协委员和各参加单位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城建、交通、科技等建言资政。截至2022年1月4日上午11时,大会提案组共收到以提案形式提交的意见建议38件,提案者51人次。经对收集的提案进行初步分类,属于城建交通环境方面的17件,占收集总数的45%;属于经济科技方面的9件,占24%;属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方面的7件,占18%;属于 会民生事务方面的5件,占13%。
会议认为,区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以来,区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推动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质量取得新提升,服务中心、服务改革、服务民生工作取得新成效,“有为政协”“政协有为”建设进入新阶段。会议对区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
委员们以视频形式收看了禅城区政府工作 告。委员们对区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表示满意,对区政府提出的2022年经济 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充满信心,完全赞同以“六城”建设为目标,全面启动“六大行动”,努力推动“六个倍增”的工作思路举措。
“禅城发展蓝图已绘就,希望区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围绕中心工作,做到‘四个坚持’。”禅城区区长严冰表示,一是坚持政治引领,践行初心把方向。区政协党组要引导广大委员聚焦全区中心工作,把区委的主张转化为 会各界的共识,努力使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阵地。
二是坚持紧扣中心,群策群力出实招。禅城区政协要继续利用好“有事禅商量”和“区长·企业家面对面”协商平台,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延伸。
三是坚持民主监督,尽责为民添光彩。禅城区政协要坚持“有为政协、政协有为”的理念,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民生热点难点等问题,推动各项政策措施更加顺利落实。
四是坚持担当作为,强化队伍建设树形象。区政协要认真组织广大委员加强思想政治和履职业务学习,广大政协委员要全面增强履职本领,为禅城改革发展思与谋,为群众利益鼓与呼。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