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商业智能,一个高大上的名字,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企业信息化中的“面子工程”。
什么是面子工程子工程”是“形象工程”的意思,内含只做表面形象,不解决实际问题,在当今 会成为了一个贬义词。
01
BI是什么strong>
为什么会成为面子工程strong>
笔者理解的BI,它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用来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快速准确地提供 表并提出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和管理决策。BI是以数据为中心,涵盖了数据仓库、数据ETL、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等内容。
Gartner定义:商业智能(BI)描述了一系列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应用基于事实的支持系统来辅助商业决策的制定。
我们看到,不论是笔者的个人理解,还是权威机构的定义,BI的本质是“辅助商业决策”。
但,一些商业智能(BI)项目的建设失败,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和诟病,有人认为BI只是“花花哨哨”的面子工程,对业务没有任何帮助!
为什么BI项目会失败,有如何才能做好BI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主题。
导致BI项目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目标不明确、需求不清晰、领导不重视、数据质量不高、指标定义混乱、设计不人性、界面不美观、程序响应慢等等。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到底该如何做好BIp>
02
做好BI,
要从需求调研开始!
BI项目都是由企业需求驱动的,而且后续的项目方案也只有和企业的需求契合才能产生价值。项目前期的立项阶段要明确大致需求,这些需求要能支撑BI项目的立项和工具选型;项目正式启动阶段要弄清楚详细需求,也就是具体到业务、数据、技术等层面的需求,这关乎项目的落地。
大致需求与详细需求
明确大致需求,就是要弄清楚当前企业中各方人员的痛点,找到必须建设BI项目的理由和共识,并确定项目范围。
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价值诉求点并不相同,因此在项目前期要注意收集和整理,多跟企业领导层、业务部门沟通,挖掘他们的关注点,弄清楚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再整理出项目的应用场景、功能需求、交互需求、管理需求,预估项目周期等。
BI项目成功与否,最终要看项目完成后企业能不能将它用起来。很多企业的BI项目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想清楚需求就开始建设,导致一步错,步步错,做出来的系统并不能解决企业的问题,甚至根本用不上,领导也会质疑IT部门的价值和BI系统的意义。
所以,上BI项目前,要准备好,瞄准目标再出发。
要大致了解BI系统是哪些部门用,用在哪些场景中,用了后能够带来多少价值,最好能带来企业整体业绩或者利润的提升(即有可见的、可量化的价值)。
有了大致的需求,就可以进行需求调研,收集和明确详细需求进行项目蓝图方案的设计了。
详细需求设计是对大致需求的深入和细化,要具体到可执行的粒度,例如每一个业务指标的分析与展示的维度和单位等。这个过程涉及业务、技术、数据等方面,需要通过细致的需求调研来完成。
总体来看,大致需求确定BI项目的核心价值和边界,详细需求确定BI项目的落地和验收,两者相辅相成,前者指明出发的本心,后者规范前行的里程碑。
需求调研的方法和步骤
收集和明确需求并非易事,尤其是挖掘需求方详细的、深层次的需求。
很多企业在做需求调研时,经常由于双方对问题描述和理解上的差异,使得需求在不断传递的过程中发生较大的偏差,最终开发出来的功能与原始需求大相径庭。
其次是调研业务部门在一些日常分析场景中的需求,可以通过表2进行收集。
表2 业务部门需求调研——日常分析场景
表4 业务部门需求调研——隐性需求(访谈)
图2 某时尚企业业务部门需求总结示例
(2)调研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的好坏是导致BI项目是否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
对业务系统数据进行调研时,项目团队需要明确各业务系统对接人,获取相关数据接口和数据字典,若无法获取则需要协商,制订应对策略。
对于手工数据,项目团队可先行收集历史手工数据资料,此项工作可与业务部门的需求调研同步进行。
对于外部数据,可参考业务系统数据的调研方式,重点关注数据的可获取性和使用场景。
需要注意的是,在调研数据质量阶段,需要清晰地定义组织架构、用户及权限体系等项目的核心架构数据。其中,权限不仅包括模块功能权限,还包括数据权限,即不同的用户、角色能够看到哪些数据,例如城市销售经理能够看到所负责城市的销售数据,区域销售经理则能够看到所负责区域的销售数据等。
(3)设计、确认及修改数据体系
设计数据体系时主要考虑原始表和基础宽表两个层级,结合之前调研时所考虑的数据使用要求的最小粒度,以及分析中可能用到的维度、指标,尽可能做到对分析场景的全覆盖,满足各类数据粒度要求。
对数据体系的确认和修改主要包括数据维度、指标、粒度的增/删/改,字段含义及逻辑口径统一。
完成确认和修改之后,项目团队还需要输出需求调研确认书,得到项目领导委员会和各个团队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
03
做好BI,
一定要做好蓝图规划!
好的项目蓝图规划能有效提升开发人效,缩短项目周期,实现项目预期目标。围绕项目蓝图规划,企业需要确定三件事:做什么、谁来做,以及怎么做。下面我们一一展开来谈。
做什么:确定项目范围
项目规划的第一步是根据项目需求和目的确定项目范围,这时在项目初期收集和明确的需求就派上用场了。对于项目管理者而言,只清楚项目范围的含义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正确、清楚地定义项目范围。
如果项目范围划分得不够明确,会直接导致项目内容意外变更,有可能造成项目最终成本提高、进度严重延迟、偏离原定目标,以及影响整个项目发展和项目团队成员积极性等不良后果。
具体来说,项目范围包括组织、功能、业务、数据、接口等5个方面的范围。
(1)组织范围框定的是实施项目的主体,企业需要明确当期项目是否只需要在总部实施还是要在总部和所有子公司都实施,实施的内容又涉及哪些业务部门。
(2)功能范围指BI项目所包含的功能模块及具体功能。IT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功能范围提前学习和掌握BI工具,在做开发时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3)业务范围描述企业需要通过BI系统实现的日常业务处理和分析任务,主要对业务模块、分析应用、分析维度、分析形式等内容进行定义。
(4)数据范围包括数据源范围和数据关联规则等,其中数据源范围不仅描述数据来自哪里,还包括对源数据的理解、源数据质量保障、数据抽取等。表5给出了确定数据源范围的示例。
表5 确定数据源范围
如果企业采用引入BI厂商或者外包商的方式来建设BI项目,就需要根据企业、BI厂商或外包商的实际情况来组建项目团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项目领导委员会都需要企业自己派遣成员设立,以保证对项目的整体把控。
怎么做:设计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方案是在项目开展后为规范项目开展过程而制定的指导性方案,它定义了项目的进度安排、业务和技术方案、关键产出、交付标准及各环节中可能需要的管控措施等,是项目实施过程的行动指南。主要包括3项主要内容,即项目计划、蓝图方案和项目管理方法。
1.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是对项目进度的安排,即什么时候做什么或完成什么,主要包括里程碑计划、主计划和详细计划。这三个计划逐层细化项目工作并检验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控制项目的进展,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其中,里程碑计划处于最高地位,核心是找准里程碑。
表7 BI项目里程碑计划示例
图3 某地产集团BI项目蓝图方案中的业务方案
推荐阅读:
世界的真实格局分析,地球人类 会底层运行原理
不是你需要中台,而是一名合格的架构师(附各大厂中台建设PPT)
企业IT技术架构规划方案
论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如何转r>
华为干部与人才发展手册(附PPT)
企业10大管理流程图,数字化转型从业者必备!
【中台实践】华为大数据中台架构分享.pdf
华为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华为如何实施数字化转型(附PPT)
超详细280页Docker实战文档!开放下载
华为大数据解决方案(PPT)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2779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