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与常用模式
前面已经比较全面的介绍了相关的设计哲学、设计原理和方法论。这一章开始,我们将看看这些原理是如何在安卓系统当中得到实践的。
一个应用并不是完全从什么都没有来组建的,至少会有一匹一匹的砖嘛。而在界面设计当中,这些能够拿过来就使用的砖块就是控件。
例如, 等等,都是可以直接拿过来用的砖块。
最基础的体现,就是看看这些砖长成什么样,以及如何用的理念将这些砖组合起来,构建成应用的界面。
这样的砖块很多,Google在的规范中给出了详细的定义。
因此我不会一一列举,只是拿出其中一两个最为常见的、最为典型的砖块和大家讨论,看看该如何解读和使用。知道了这些典型砖块的实践方式以后,大家就能自己根据来查看资料了。
我这里选取了 来详细的讨论。
按钮
中有3类按钮:
-
Floating action按钮:前面已经大致介绍过,它是一个圆形的按钮,悬浮在界面之上6dp的位置,当点击的时候,按钮会向上浮动(显示出更大的阴影),是界面中吸引用户的界面元素之一;
-
Flat按钮:按钮文字有颜色(Accent color)的按钮,点击时它在z轴的位置不会变化;
它的设计规范如下,
项目 数值 最小宽度 88dp 高度 36dp 边角弧度半径 2dp 左右margin 8dp 左右padding 8dp 字体大小 15sp 当使用亮色主题并按下按钮的时候,按钮的背景颜色是#999999,透明度为40%;
当使用暗色主题并按下按钮的时候,按钮的背景颜色是#CCCCCC,透明度为25%;Raised按钮
Raised按钮比Flat按钮能更加吸引用户的注意力。通常用来告诉用户“点击我以后,会启动我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你要特别注意”。
当点击按钮的时候,会出现水波纹一样的动画,之后按钮在Z轴的位置也会提升,
按照中心位置会内嵌一个系统图标,系统图标的大小我们在图标的章节讲过,是24dp。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界面一定要有个FloatAction按钮,它的存在完全是由应用的逻辑决定的。之所以我们看到那么多界面都有FloatAction按钮,是因为这是的典型特征,所以选择的很多例子都有它。如果某个界面确实需要FloatAction按钮,那么一个界面上也只能有一个,表明只有一个功能是最为重要的。
FloatAction按钮还有一些常用的使用模式:
-
当拥有FloatAction按钮的界面退出的时候,按钮要用动画的形式消失;
当拥有FloatAction按钮的界面显示的时候,按钮要用动画的形式出现; -
按钮点击后可以,展示出更多菜单;
它的设计规范如下,
项目 数值 标准尺寸 56dp 最小尺寸 40dp 内嵌图标尺寸 24dp 默认z轴位置 6dp 按下时z轴位置 12dp 背景颜色 Accent Color 列表
接下来,我们看看另外一个会经常用到的组件列表。
列表用来显示展示类型相同的数据,比如都有头像、名字、职务等信息,不同的只是这些信息的具体内容。
常见的列表布局有以下三种,
-
单行:有一行文字的显示
-
双行:有两行文字的显示
-
三行:有三行文字的显示
这些布局中各个元素的位置,都在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经过那一小节的讲述,我想大家一定具备看懂的能力,能够从中找到设置位置的关键点。
在查看上面的示例时,大家应该注意到了列表项的分割线。这些分割线将列表区域按照逻辑区分开来,都是1dp的宽度。
-
有的分割线贯穿了整个屏幕;
-
有的没有分隔;
to
在安卓的设计当中,有个的概念,它的作用就是展示一个应用的图标、名字,以及菜单、导航栏等内容,从安卓3.0开始它就被提出,并推广了起来。
-
只有:内容滚动的过程中,可以被顶到消失;也可通过下拉再次出现。
-
有和可变区域:
-
内容滚动的过程中,可变区域可以被顶到消失,只留下;也可通过下拉再次出现。
-
内容滚动的过程中,和可变区域都被顶到消失;也可通过下拉再次出现。
-
状态栏与导航栏
用过智能手机的同学对状态栏和导航栏一定不会陌生,
状态栏贯穿了整个屏幕的宽度,高度是24dp。
导航栏同样贯穿了整个屏幕的宽度,高度是48dp。不过在很多国内定制的系统当中,因为手机已经有了实体按键,就取消了导航栏。状态栏和导航栏的背景颜色是可以各自改变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为了配合不同应用的使用场景,状态栏和导航栏的显示也有不同的表现,
-
沙发模式(Lean back):就像在瘫坐在沙发上看电影时一样,屏幕尽可能的呈现视频内容,把状态栏和导航栏都藏起来。这个过程中你几乎不会去接触到屏幕,当你碰触屏幕的时候,状态栏和导航栏才会出现。
-
关灯模式(Light out):当你不碰触屏幕超过一定的时间,状态栏会自动的隐退;导航栏虽然还在那里,但是那三个操作的按钮却变成了三个小点。这个过程就好像是关闭了照亮屏幕的灯,状态栏和导航栏似乎还在那里,只是没有了灯光,已经看的不真切了。
除了CSDN发布的文章,本系列最新的文章将会首先发布到我的专属博客book.anddle.com。大家可以去那里先睹为快。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