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如果是准备“计算机三级软件测试”的同学,应该多看看面向对象测试、流程图等方面的知识。
软件测试:
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描述软件测试活动的生命周期:
计划、设计、实现、执行、总结
软件缺陷等级划分:
A类,严重错误
B类,较严重错误
C类,一般性错误
D类,较小错误
E类,测试建议
黑盒测试:
又称为功能测试或者数据驱动测试,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结构进行测试。
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
白盒测试:
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则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
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而不顾它的功能
静态测试:
静态方法是指不运行被测程序本身,仅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的语法、结构、过程、接口等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源程序做结构分析、流程图分析、符 执行来找错。
动态测试:
动态测试方法是指通过运行被测程序,检查运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并分析运行效率、正确性和健壮性等性能。
这种方法由三部分组成:
构造测试用例、
执行程序、
分析程序的输出结果
自动化测试:
一般是指软件测试的自动化,软件测试就是在预设条件下运行系统或应用程序,评估运行结果,预先条件应包括正常条件和异常条件。
黑盒测试方法有:
等价类划分法、
边界值分析法、
因果图法、
错误推断法、
综合策略、
正交分析法,
白盒测试有哪几种方法:
总体上分为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
静态方法:
关键功能是检查软件的表示和描述是否一致,没有冲突或者没有歧义
动态方法:
逻辑覆盖法(语句覆盖、判断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
循环覆盖、
基本路径测试、
动态测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被测试程序、被测试数据(测试用例)
开发模式包括:
大棒模型、
边做边改模型、
瀑布模型、
螺旋模型、
敏捷软件开发、
喷泉模型
演化模型、
迭代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增量模型、
不需要修复软件缺陷的原因包括:
没有时间、
不能算真正的软件缺陷、
风险太大、
不值得修复、
软件缺陷:
常常又被叫做Bug。
所谓软件缺陷,即为计算机软件或程序中存在的某种破坏正常运行能力的问题、错误,或者隐藏的功能缺陷。缺陷的存在会导致软件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IEEE729-1983对缺陷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从产品内部看,缺陷是软件产品开发或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毛病等各种问题;从产品外部看,缺陷是系统所需要实现的某种功能的失效或违背。
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测试。α测试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的FLURPS(即功能、局域化、可使用性、可靠性、性能和支持)。尤其注重产品的界面和特色。
alpha测试可以从软件产品编码结束之时开始,或在模块(子系统)测试完成之后开始,也可以在确认测试过程中产品达到一定的稳定和可靠程度之后再开始。α测试即为非正式验收测试。
beta测试:
Beta测试是一种验收测试。所谓验收测试是软件产品完成了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后,在产品发布之前所进行的软件测试活动,它是技术测试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了验收测试,产品就会进入发布阶段。
alpha测试与beta测试区别:
Alpha测试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Beta测试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最终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者测试员完成。
测试用例(测试时执行的最小实体):
测试用例(Test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等价类划分概念:
等价类划分就是解决如何选择适当的数据子集来代表整个数据集的问题,通过降低测试的数目去实现“合理的”覆盖,覆盖了更多的可能数据,以发现更多的软件缺陷。
如何划分等价类:
1).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2).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3).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4).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以确立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5).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6).在确知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则应再将该等价类进一步的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
划分等价类的方法:
按区间划分
按数值划分
按数值集合划分
按限制条件划分
按限制规则划分
按处理方式划分
软件验收测试包括:
正式验收测试
aphla测试
beta测试
软件验收测试应完成哪些主要测试工作:
1)文档资料的审查验收
2)功能测试
3)性能测试
4)强化测试
5)性能降级执行方式测试
6)检查系统的余量要求
7)安装测试
8)用户操作
余量的概念(两方面):
一.进行操作后某种相关资源的剩余数量;
二.常用于加工制造业或工业工程应用,多指加工或操作过程中预留的一部分附加资源空间,比如加工材料的余量、器具运动轨迹的余量等等。
可以说,余量的存在有效的提升了工程应用执行过程的容错能力,对于确保应用正常实施极为重要。因此,为了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作,往往会在计划阶段将余量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阶段评审与同行评审的区别:
同行评审目的:发现小规模工作产品的错误,主要是找错误;
阶段评审目的:评审模块 阶段作品的正确性 可行性 及完整性
同行评审人数:3-7人,人员必须经过同行评审会议的培训,由SQA指导
阶段评审人数:5人左右 评审人必须是专家 具有系统评审资格
同行评审内容:内容小 一般文档 阶段评审内容: 内容多,主要看重点
同行评审时间:一小部分工作产品完成
阶段评审时间: 通常是设置在关键路径的时间点上
设计系统测试计划需要参考的项目文档有:
软件测试计划,
软件需求工件,
迭代计划,
对面向过程的系统采用的集成策略有:
自顶而下集成测试
自底向上集成测试
简述集成测试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过程:
1.构建的确认过程
2.补丁的确认过程
3.系统集成测试测试组提交过程
4.测试用例设计过程
5.测试代码编写过程
6.Bug的 告过程
7.每周/每两周的构架过程
8.点对点的测试过程
9.组内培训过程
怎么做好文档测试:
仔细阅读,跟随每个步骤,检查每个图形,尝试每个示例
检查文档的编写是否满足文档编写的目的
内容是否齐全、正确
内容是否完善
标记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计划是否需要同行评审,为什么:
需要,系统测试计划属于项目阶段性关键文档,因此需要评审。
比较负载测试,容量测试,强度测试的区别:
负载测试:在一定的工作负荷下,系统的负荷和响应时间
强度测试:在一定的负荷条件下,在较长时间跨度内的系统连续运行给系统性能所造成的影响。
容量测试:容量测试目的是通过测试预先分析出反映软件、系统应用特征的某项指标的极限值(如最大并发用户数、数据库记录数等),系统在极限值状态下没有出现任何软件故障或还能保持主要功能正常运行。
测试结束的标准是什么:
用例全部测试
覆盖率达到标准
缺陷率达到标准
其他指标达到质量标准
测试用例在软件测试中的作用:
1.指导测试的实施
2.规划测试数据的准备
3.编写测试脚本的”设计规格说明书”
4.评估测试结果的度量基准
5.分析缺陷的标准
测试文档有哪些,并且有哪些作用:
测试计划、测试说明、测试 告、测试记录、测试问题 告、测试总结 告
作用:
促进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
便于对测试项目的管理,
决定测试的有效性,
检验测试资源,
明确任务的风险,
评价测试结果,
方便再测试,
验证需求的正确性
测试计划中包括:
测试资源、进度测试、进度安排、测试策略、测试范围
什么是回归测试,其目的是什么:
回归测试是指修改了旧代码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自动回归测试将大幅降低系统测试、维护升级等阶段的成本。
目的:1.检查bug是否修复;2.检查修复bug是否引入新bug;3.检查新版本是否保留了旧版本;
验收测试目的是什么:
验收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准备就绪,并且可以让最终用户将其用于执行软件的既定功能和任务
软件测试的原则有哪些:
原则1:测试用例中一个必须部分是对预期输出或结果的定义。
原则2:程序员应当避免测试自己编写的程序。
原则3:编写软件的组织不应当测试自己编写的软件。
原则4:应当彻底检查每个测试的执行结果。
原则5:测试用例的编写不仅应当根据有效和预期的输入情况,而且也应当根据无效和未预料到的输入情况。
原则6:检查程序是否“未做其应该做的”仅是测试的一半,测试的另一半是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其不应该做的”。
原则7:应避免测试用例用后即弃,除非软件本身就是一个一次性的软件。
原则8:计划测试工作时不应默许假定不会发现错误。
原则9:程序某部分存在更多错误的可能性,与该部分已发现的数量成正比。
原则10:软件测试是一项极富有创造性,极具智力挑战性的工作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的侧重点是什么:
单元测试的重点是系统的模块,包括子程序的正确性验证等。
集成测试的重点是模块间的衔接以及参数的传递等。
系统测试的重点是整个系统的运行以及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
一个缺陷测试 告的组成:
主要是:测试目的、时间、人力、资源、用例执行、覆盖及其缺陷(要说明缺陷的级别、内容和严重性)、测试说明分析、测试建议及测试结果。
对手机可以施加的压力测试类型主要有:
存储压力、边界压力、响应能力压力、 络流量压力
尽量采用复合的条件测试,以避免嵌套的分支结构
发现错误多的程序模块,残留在模块中的错误也多
程序效率的提高主要通过选择高效的算法来实现
ps.百度文库有很多自称计三软测的卷子,但是好像和计三软测的题目关系不大(不清楚是不是计四软测,博主吃过亏(doge脸)…)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