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之痒,是固步自封还是放手一搏?

作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用户数最多、流量最大的设计师交流平台,距离2015年8月发布移动端APP刚好七年。这一次站酷产品团队对包含PC 站和APP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其中引发众多设计师讨论的便是取消过去传统模式的内容推送机制,调整为根据用户兴趣、浏览推荐的千人千面的信息流模式。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原因,未来站酷的产品又会朝着哪个方向迭代,本期「设计大侦探」通过8384字的深度拆解,让我们重新认识站酷。

一、导读

1. 内容结构

全文8072字,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导读、产品画像和产品拆解三个部分。

  1. 「导读」可以帮助你快速了解这篇文章是否适合你阅读;
  2. 「产品画像」从商业模式、用户角色到迭代记录,让你对站酷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3. 「产品拆解」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内容服务、设计服务、设计总结和迭代建议。其中「内容服务」是实现用户留存的关键,主要拆解了站酷的栏目和内容;「设计服务」是商业变现的重要方式,主要拆解了「站酷学习」和「站酷海洛」两个核心业务;
  4. 「设计总结」主要针对站酷目前的产品设计进行了设计总结;
  5. 「迭代建议」则是为探讨了站酷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个人建议。

2. 适合人群

产品拆解是一个知识点比较密集的分析形式,主要适合三类人群。第一类,UI/交互设计师,可以跳出执行层,去思考站酷的产品设计策略,提升产品分析能力;第二类,产品经理/运营,通过全面的产品设计拆解、策略推导,获取产品设计参考;第三类,产品设计和 交行业从业者,通过对站酷的全面拆解,获取竞品设计参考。

3. 分析模型

我们主要运用三种模型对产品的功能、设计进行拆解,由于没有权威的官方数据,所以我们更多以推导的形式去思考站酷为什么这样设计。

第一个,增长模型。由戴夫·麦克卢尔提出,包含用户获取、用户激活、用户留存、获取收入、用户推荐,分别对应用户生命周期中的5个重要环节,主要用于分析产品的功能价值。

第二个,上瘾模型。由尼尔·法埃尔提出,通过对上千种习惯类产品的调研,总结出一款产品如果要让用户习惯、上瘾,可以按照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和投入四个步骤去设计,主要用于分析产品的功能价值和推导产品的策略设计。

第三个, 会心理学。主要结合西奥迪尼的 会心理学《影响力》六大说服力原则——互惠、承诺和一致、 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去推导产品设计的用户心理设计,主要用于推导产品的策略设计。

二、产品画像

1. 产品介绍

站酷 在2006年8月成立,深耕设计领域十六年,聚集了1500万+设计师、摄影师、插画师、艺术家、创意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设计师平台。站酷APP,是站酷 在2015年8月推出的手机客户端,在2022年8月20日推出V4.0版本进行全面升级。站酷从创立之初,就以“让设计更有价值”为自身使命,与创意群体一同进步。此次产品拆解,不仅包含站酷APP,还包含站酷 、站酷学习、海洛创意和站酷知产四个PC 站。

2. 商业模式

站酷以“让设计更有价值”为价值主张,深耕设计行业十六年,是国内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设计师平台。用户群体以C端用户为主,聚集了平面、UI、插画和三维等各种行业的1500万+设计师。站酷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为站酷学习、站酷海洛和广告宣传。

3. 用户角色

3.1 普通用户

站酷的用户人群主要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平面、UI、电商、三维和插画设计师,他们的需求主要是通过站酷平台查看同行优秀的作品,获取设计参考,同时也会发布自己的作品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个人知名度。

3.2 企业用户

企业用户通过站酷可以采购图片、字体、视频等素材,还可以和站酷联合举办共创活动、赛事进行产品推广,提升曝光率和知名度。

4. 用户画像

站酷的核心用户群体男女比例分配均匀,男性用户占比51.24%,女性用户占比48.76%;24-30岁年龄段的用户最多,占比32.30%,其次分别是24岁以下用户和31到35岁用户,分别占比28.90%和23.42%;站酷的用户消费力很强,中等消费者占比37.45%,高消费者占比26.44%;用户主要分布在新一线和二三线城市,其中以广东省最多,安徽和河北紧随其后。

5. 信息结构

5.1 站酷APP

站酷APP主要分为首页、动态、消息和我的四大版块。「首页」在新版本中已经升级为根据用户兴趣和浏览记录推荐,主要包含首推、榜单、赛事等子栏目;「动态」是 区,用户可以参与 区的热门话题发帖;「消息」主要为用户提供接收系统消息和私信聊天功能;「用户中心」储存了用户在产品使用中的各种数据,比如关注人数、粉丝人数、作品数量等。

5.2 站酷

站酷 主要包含首页、发现、共创、活动、素材、课程和版权保护等栏目。其中素材跳转至站酷海洛,课程跳转至站酷学习,版权保护跳转至站酷知产。

6. 重要迭代记录

根据七麦数据显示,站酷APP首个版本发布于2015年8月18日,近1年版本更新次数为8次,截止到9月26日,站酷已经更新到V4.0.17版本。

版本迭代重要记录:

2016年1月,发布V2.1.0版本,增加「生活圈」功能,鼓励用户分享设计生活;

2017年9月,发布V3.0.0版本,界面全新升级;

2022年8月,发布V4.0.16版本,整体升级改版,根据用户兴趣推荐作品,「生活圈」改版为「动态」;

7. 产品生命周期

根据站酷官方公布数据,站酷聚集了1500万+设计师。从易观千帆2022年6月份平台数据显示,站酷APP的月活跃用户人数35.64万,行业独占率1.04%;从Alexa排名查询数据显示,站酷 目前访问量全球排名644位,目前站酷已经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甚至有进入衰退期危险。

三、产品拆解

1. 内容服务

1.1 栏目

作为一个设计师平台,站酷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含平面、UI、 页、插画、动漫、摄影、空间、工业/产品、三维、影视、手工艺、纯艺术和服装13大类,其次每一个一级分类里面还有子分类,非常详细,几乎涵盖了所有设计细分领域。这也是为什么站酷能够吸引到如此多设计的原因之一,内容丰富、开放、质量高。

1.2 内容

1.2.1 内容形式

1.2.1.1 作品

「作品」是指以图片的形式上传,展示设计师的某个项目或作品集,这种内容形式占比最高,也是设计师最喜欢的展示形式之一。

1.2.1.2 文章

迭代建议:

在内容形式上,可以考虑加入短视频,丰富 区的内容传播形式,短视频不仅仅是互联 时代最重要、最快速的传播方式,而且站酷 区天生就有非常多的优秀动画、视频从业者,如果有流量扶持,可以快速激活这部分用户群体。

1.2.2 作品等级

1.2.3 作品详情页

①「作品」的头部会展示文章的推荐等级,这就像质量认可一样,可以快速向用户传达这篇文章的质量评级;作品如果入选「榜单」以后,右上角会出现「榜单」的图标,提高作品的权重;点击「更多」,可以把作品分享给好友,还可以生成朋友圈海 。

③用户还可以对作品进行评论、点赞和收藏。

迭代建议:

作品的分享海 样式目前比较单一,可考虑像QQ音乐的分享海 那样,提供多个个性化样式模版,生成高逼格的作品海 ,吸引更多用户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传播,从而为平台拉新引流。

1.3 首页

1.3.1 推荐

①站酷的新版首页,以千人千面的信息流为主,根据用户最近浏览的作品为用户推荐。此次首页的升级,引起很多用户的反感,如果你不小心点击一个模特写真的图片,那么首页几乎都是这类作品了,这让站酷被嘲笑为“小黄书”。这对以分享学习交流的设计师来说,难以接受。

②过去让设计师最羡慕和最引以为傲的首页推荐作品权重和流量被无限降低了,流量数据大幅降低,在首页一度没有首推的入口。不过在最新的版本中,在首页的金刚区加入了首推入口,有效降低用户的困扰。

③站酷目前的推荐机制有点让捉摸不透,给用户自主选择的权利太少,甚至目前只支持在移动端对推荐内容进行管理,这样的用户体验真的不友好。

迭代建议:

①站酷的内容沉淀已经非常夯实,既然决定做千人千面的信息流,那么一定要尊重用户的自主选择权。我建议可以参考QQ音乐的「用户偏好设置」,可以根据设计师等级、设计作品推荐等级、作品内容、设计好评等维度进行个性化设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用户习惯带来的种种问题。其次目前PC端没有设置推荐修改的入口,用户体验非常差。

1.3.2 关注

「关注」主要向用户展示所关注的设计师动态,比如最新发布的作品和文章等。其次在左上角,点击「发现酷友」后,可以查找更多酷友。不过目前所推荐的好友,由于算法机制的不完善,让用户建立关系链接的很低,不过也可以看出站酷正在尝试 交化。

迭代建议:

点击「发现酷友」后,可参考脉脉利用自身庞大的人才库数据,设置高级检索条件,让用户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设计师,从而建立关系链接,提高用户活跃度。

1.4 收藏夹

「收藏夹」其实特别重要,它就像读书产品的书单、音乐产品的歌单,不仅可以丰富 区的内容设计形式,还可以把那些零散,但非常优秀的作品、文章链接起来,加入对应的功能、场景、主题等形式,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价值。其次对设计师来说,日常逛站酷,也是为了搜集灵感,收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成为设计师日常设计的工具箱。

迭代建议:

可参考微信读书、 易云音乐等产品,对收藏夹赋予更多的功能价值,从而提升内容设计的创新度。

1.5 榜单

迭代建议:

①「榜单」的内容形式上,过于单一,可以按时间、用户人气、创作数量、评论数量等维度生成排行榜,为用户提供更多丰富有趣的排行榜,进一步激发用户的创作兴趣,提高活跃度(可参考脉脉的「职得去」排行榜);

②当作品入选榜单后,可参考像斑马AI这样的产品,为用户生成奖状,这样可以增强用户对榜单的重视度,进一步提高创作高质量作品的热情,还可以吸引用户分享传播。

1.6 设计师

1.6.1 设计师等级

1.6.2 检索机制

站酷官方宣称拥有1500万+设计师,其实这就是一个庞大的人才库,但站酷的检索机制比较基础,仅支持根据用户等级、地区、行业搜索。

迭代建议:

①用户等级太过单一,这导致长尾用户很难有晋升空间,参与度就慢慢降低了。可以参考顺丰速运,设计丰富的会员体系,推出任务中心等栏目,降低用户创作难度,通过做任务、攒积分、签到等形式让用户晋升,从而提升 区的长尾用户参与感。

②站酷吸引了国内众多优秀的设计师,人才积累非常夯实,其实可以参考脉脉的「人才银行」,向企业输出一套标准的人才服务,增加商业变现方式。

1.7 动态

「动态」这个功能,目前非常简陋,除了热门话题,就是 区用户发布的动态。但是这些动态,既不是用户关注的好友,也不是内容质量优质的官方推荐,非常生硬。它的定位应该是一个 区,就像BOSS直聘的「有了」、QQ音乐的「扑通」这样的栏目,但目前内容非常贫瘠,期待下一个版本有重大升级,能打造像脉脉的「职言」这样王牌栏目。其次,PC端目前不支持动态发布,这个用户体验不好,应该同时为用户提供PC的入口,用户可以多种选择。

1.8 活动

「活动」是站酷PC官 的栏目,目前在APP只精选了「设计大赛」内容。「活动」主要分为设计大赛、专题策划、线上活动、线下活动、互动投票和学习音频六个子栏目。「设计大赛」是站酷官方的活动,主要是联合第三方举办,比如设计打卡、形象物设计等,这是站酷商业变现的手段之一。「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这两个栏目可以由 区用户申请发起,比如UI设计打卡训练营,鼓励设计师参与创作,提升设计技能,同时也是 区用户运营的方式之一。「专题策划」和「学习音频」是内容栏目,其中「学习音频」有收费栏目,是站酷最早在商业变现形式上的尝试。

迭代建议:

「学习音频」这个栏目,属于站酷极少的具有创新性的栏目,比如「设计药电」、「设计几何」这些音频节目,不仅有专业深度也特别有趣,但现在数量特别少、权重也非常低,入口也非常深。

1.9 共创

「共创」和「活动」一样,属于PC官 栏目,目前并没有在APP展示。「共创」是利用站酷庞大的设计师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设计创意解决方案,不仅可以为设计师带来设计福利,也可以成为平台商业变现的手段之一。不过目前从内容更新频率来看,「共创」在2022年都没有新活动。

2. 设计服务

「设计服务」是站酷商业变现的重要方式,作为一个设计师平台,站酷设计了「站酷学习」知识付费版块,为设计师提供一个系统学习的平台,其次也打造了「站酷海洛」,为企业用户提供商业图片、插画和字体等素材的购买。

2.1 站酷学习

「站酷学习」成立于2015年,主要为站酷平台用户提供一个设计软件、思维技能学习的线上平台,最初以「站酷高高手」独立品牌运作,现已经升级为「站酷学习」。作为站酷生态体系中实现商业变现的重要方式之一,「站酷学习」的课程内容包含了平面视觉、UI设计、软件入门等热门内容,授课方式主要为录播和系统课程,其次平台的讲师和课程主要通过和站酷「推荐设计师」合作录制,这样有效降低课程开发成本。官方数据显示,「站酷学习」拥有超过110位授课老师、165万注册学员、460门在线课程,课程总时长超过4400小时。

2.1.1 课程内容

「站酷学习」的课程内容涵盖平面视觉、绘画插画、电商设计、UI设计、摄影艺术、影视广告和热门软件七大类,每一分类还有不同的课程内容,官方数据显示有460门在线课程。

2.1.2 上课形式

上课形式包含直播(引流产品)、录播(标准产品)、训练营(引流产品)和系统课程(利润产品),录播课定价在99到199居多,系统课定价均在2000元以上。

迭代建议:

「高高手」升级为「站酷学习」以后,可以参考知识付费产品,把课堂作为一个一级栏目和 区合并,这样可以提升课程曝光度、增强用户触达率,再设计全新的会员体系丰富商业变现手段,开源节流。

2.2 站酷海洛

2.1.1 站酷知产

2.2.2 站酷字库

「站酷字库」有免费字体和付费字体,免费字体有站酷文艺体、站酷酷黑体、站酷快乐体等8种字体,设计师均可免费下载使用;付费字体目前有17款,支持单字购买和整套字体购买。

3. 设计总结

从「内容服务」和「设计服务」的拆解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站酷已经在设计领域发展十六年,移动端发展也进入第七年,但在PC和移动端的产品设计上,有很多的不足。

3.1 商业模式过于单一

站酷的商业模式太过单一,除了「站酷学习」和「站酷海洛」,几乎没有其他盈利模式。而「站酷学习」从独立品牌运作最后回归到站酷品牌旗下,相比晚一年起跑的「虎课 」,「站酷学习」既没有抓住长尾也没有服务好头部用户,发展略显尴尬。其次「站酷海洛」版块,更像是以借鸡生蛋的模式运转,无论是图片还是知产,核心内容并不属于站酷,缺失核心竞争力。

3.2 内容设计缺乏创新

作为一个WEB发展十六年、APP发展7年的设计交流平台,站酷整个产品的内容设计严重缺乏创新。无论是 站的栏目策划、内容创作形式还是会员等级、积分、勋章等体系,站酷都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功能。这一点其实和商业模式有关系,正是因为商业模式太过单一,所以在内容层缺少了创意性的设计,比如我积攒了多年的积分,甚至都不知道这个积分到底有啥用。

3.3 移动端用户体验差

如果不是此次V4.0的升级,站酷APP的用户体验实在让人难以恭维。事实上,站酷在移动端的入局时间并不晚,至今已经发展7年。但从过去7年的版本迭代记录看,站酷对移动端的重视度太低,近一年迭代版本次数甚至10次都不到,像顺丰、脉脉、智联这些产品,每年平均迭代版本次数不低于30次。作为一个汇聚全国顶级设计师、知名度最高的平台,这样的移动端产品实在是大失所望。

4. 迭代建议

4.1 以移动端为核心

站酷对移动端的重视度实在太低了,作为全国最大的设计师平台,在拥有1500万+优秀设计师资源的基础上,我觉得没有利用好平台的天时地利优势。职场+ 交的脉脉,首个版本比站酷PC 站落后7年,移动端比站酷APP只提前了2年,但如今脉脉已经成为这个细分 交领域的独角兽,用户数突破1亿。所以我认为站酷一定要以移动端为核心,倾全力发展移动端,让用户不仅可以发现更好的设计,还可以认识更优秀的设计师。职场+ 交可以,设计师+ 交为何不可以?(站酷APP分类为图片 交、聊天 交)

4.2 明确增长指标

4.3 加强用户运营

4.4 重构晋升体系

站酷最吸引设计师的就是「推荐设计师」头衔,俗称黑Z。无数设计师的小梦想都是能成为一名站酷推荐设计师,笔者也是。然而这样的晋升体系太过单一,当一名设计师通过无数努力拿到「推荐设计师」头衔以后,似乎就再也没有晋升目标了。当我去设计师库检索「推荐设计师」的时候,我发现大量的头部用户已经消失很久了,作品发布时间已经是几年前。为什么会流失这么多的头部KOL,我觉得是站酷的晋升体系太过单一,在站酷很难获得更高的 交酬赏,于是活跃度就彻底降低了,彻底流失了。

四、结束语

在过去7个月我拆解了9个产品,更多是抱着一个路人甲的姿态,但这次当我去拆解站酷的时候,我却感觉他就像我的娘家一样。作为一个从2012年就开始使用站酷的用户,过去九年,虽然没有像今年一样参与过这个 区的建设,但他始终是设计师心里的家。我通过站酷,学习了很多知识;我通过站酷,认识了很多朋友;我通过站酷,找到了提升自我价值的方式。

在站酷的创作群,每次大家都会激烈地讨论改版带来的种种影响,还有很多专业、有独特观点的建议,我认为,站酷最有魅力的一点,就是吸引了全国最优秀的设计师参与到这个平台的建设,而我们都非常珍惜这个 区的发展环境。虽然我提了很多站酷产品设计的缺点,但事实上,我更希望站酷在下一个七年,不要固步自封,而是要放手一搏,像脉脉那样做到一个 交细分领域的独角兽。

参考文献:

  • 易观千帆-站酷APP数据分析
  • 七麦数据-站酷APP数据分析
  • 站酷官
  • 专栏作家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