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关于确认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确认范围过程应贯穿项目始终
B、确认范围过程关注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及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C、确认范围过程应该以书面文件的形式记录下来
D、确认范围过程的目标是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7.4.1项目范围确认的工作要点
1.制定并执行确认程序
确认范围过程与控制质量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验收,而后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及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控制质量过程通常先于确认范围过程,但二者也可同时进行。
第二版P282@7.4.1
分类:7.范围管理
出题概率:★★
42、项目组成员小李常驻用户现场开发,经常收到用户提出的新需求。针对有些新需求。针对有些修改工作量很小的需求,小李直接进行了修改,用户对此非常满意,但却遭到项目经理的批评,这是因为()。
A、小李没有把项目经理放在眼里
B、项目经理认为小李收了用户的好处
C、小李的行为可能造成项目范围蔓延
D、小李所做的工作没有给项目带来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排除法,送分题。
未经控制的产品或项目范围的扩大(未对时间、成本和资源做相应调整)被称为范围蔓延。
分类:7.范围管理
43、关于活动和里程碑的描述,不正确是()。
A、活动是实施项目时安排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单元
B、一个活动可以属于多个工作包
C、里程碑的持续时间为零
D、里程碑既不消耗资源也不花费成本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8.2定义活动
活动,就是为完成工作包所需进行的工作,是实施项目时安排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单元。活动与工作包是1对1或多对1的关系,即有可能多个活动完成一个工作包。
第二版P292@8.2
分类:8.进度管理
出题概率:★
44、45、某项目的 络图如下,活动B的自由浮动时间为()天,该项目的关键路径有()条。
(44) A、0
B、1
C、2
D、3
(45) A、4
B、3
C、2
D、1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
跬步郎注:ABEG,ADFG都是关键路径,所以B没有自由浮动时间。每年必考的计算题,包括高项都是,必须掌握。
分类:23.计算题相关
46、()比较剩余缓冲时间与所需缓冲时间,有助于确定进度状态。
A、关键链法
B、挣值管理
C、关键路径法
D、趋势分析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8.7.2控制进度的工具与技术
1.绩效审查
(3) 关键链法。比较剩余缓冲时间与所需缓冲时间(为保证按期交付),有助于确定进度状态。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取决于所需缓冲与剩余缓冲之间的差值大小。
第二版P317@8.7.2
分类:8.进度管理
出题概率:★★
47、()过程合计各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以建立成本基线。
A、制定成本管理计划
B、成本估算
C、成本预算
D、成本控制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9.4.1项目成本预算及作用
成本预算指将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汇总,以确立衡量项目绩效情况的总体成本基准。项目范围说明书提供了汇总预算,但活动或工作包的成本估算在详细的预算请求和工作授权之前编制。
第二版P338@9.4.1
分类:9.成本管理
出题概率:★
48、关于成本管理计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成本管理计划包含在项目管理计划中,或作为其从属分计划
B、成本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C、成本管理计划可以是非常详细的,也可以是概括性的
D、制定成本管理计划的工作在项目计划阶段的后期进行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跬步郎注:这题有些难度,教材中没有确切答案。排除法的话看起来四个都对,前三个没问题,制定成本管理计划后面还有质量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等。所以判断D是错的。
分类:9.成本管理
49、()通过考虑估算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使用三种估算值来界定活动期望完成工期的近似区间,可以提高活动成本估算的准确性。
A、类比估算
B、三点估算
C、参数估算
D、专家判断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9.3.3项目成本估算所采用的技术与工具
5.三点估算
通过考虑估算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使用3种估算值来界定活动成本的近似区间,可以提高活动成本估算的准确性:
第二版P333@9.3.3
分类:9.成本管理
出题概率:★★★★
50、 某软件开发项目到2021年3月1日为止的成本绩效数据如下:
根据当前的项目绩效,如果当前偏差是非典型的,项目完工估算值(EAC)是()。
A、194.6
B、187.5
C、190.5
D、193.8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挣值分析题,算出每一项的值然后相加。
分类:23.计算题相关
51、()最直观的反应了团队成员个人与其承担的工作之间的联系。
A、工作分解结构
B、组织分解结构
C、资源分解结构
D、责任分配矩阵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11.2.1编制项目人力资源计划的工具与技术
(2)矩阵图。
反映团队成员个人与其承担的工作之间联系的方法有多种,而责任分配矩阵(RAM)是最直观的方法。
第二版P375@11.2.1
分类:11.人力资源管理
出题概率:★★★★
52、()不是获取项目人力资源的依据。
A、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B、组织结构
C、人员配备管理计划
D、资源日历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11.3.1组建项目团队
1.获取人力资源的依据
1)项目人力资源计划
(1) 角色和职责
(2) 项目的组织结构图
(3) 人员配备管理计划
2) 事业环境因素
3) 组织过程资产
第二版P382@11.3.1
分类:11.人力资源管理
出题概率:★★★★
53、项目经理最常用的()技能包括领导力、影响力和有效决策。
A、人际关系
B、绩效评估
C、规划
D、变更管理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11.4.2项目团队管理的方法
4.人际关系技能
项目经理应该综合运用技术、人际技能来分析形势,并与团队成员有效互动。恰当地使用人际关系技能,可充分发挥全体团队成员的优势。
项目经理最常用的人际关系技能包括领导力、影响力和有效决策。
第二版P390@11.4.2
分类:11.人力资源管理
出题概率:★★
54、“管理沟通”过程的输入不包括()。
A、项目沟通管理计划
B、更新的成本状态
C、组织文化
D、工作绩效 告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12.3.1管理沟通的输入
1. 项目沟通管理计划
2. 工作绩效 告
3. 事业环境因素
4. 组织过程资产
第二版P413@12.3.1
分类:12.沟通/干系人
出题概率:★
55、()不属于识别项目干系人的输入。
A、项目章程
B、采购文件
C、干系人记录模板
D、沟通管理模型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12.5.2识别项目干系人
1.识别干系人的输入
1) 项目章程
2) 采购文件
3) 事业环境因素
(1) 项目实施单位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架构,从中可以找到项目实施单位内部的关键干系人。
(2) 政府或行业标准(如法规、产品标准),从中可以找到项目实施单位外部的、来自于政府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的关键干系人。
(3) 全球、区域或当地的趋势、实践或习惯,从中可以找到项目用户或潜在用户等关键干系人。
4)组织过程资产
能够影响识别干系人过程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但不限于:
(1) 干系人记录的模板;
(2) 以往项目或阶段的经验教训,尤其是管理干系人方面的经验教训;
(3) 以往项目的干系人记录。
第二版P424@12.5.2
分类:12.沟通/干系人
出题概率:★★★★★
56、《合同法》第六十一条明确规定,对于合同不明确的情况,应当先(),达成补充协议。
A、谈判
B、协商
C、投诉
D、仲裁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合同法原文,不解析了。
分类:21.法律法规/标准
57、()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条形图,用于描述集中趋势、分散程度和统计分布形状。
A、帕累托图
B、流程图
C、散点图
D、直方图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10.4.3质量控制工具与技术
(1)老七工具
⑤直方图,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条形图,用于描述集中趋势、分散程度和统计分布形状。与控制图不同,直方图不考虑时间对分布内的变化的影响。
第二版P366@10.4.3
分类:10.质量管理
出题概率:★★★★★
58、()向卖方支付为完成工作而发生的全部合法实际成本,除此之外还向卖方支付一笔费用作为卖方的人工费用以及合理的利润。
A、成本补偿合同
B、总价加激励费用合同
C、总价加经济价格调整合同
D、工料合同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13.2.2按项目付款方式划分的合同分类:
2。成本补偿合同
此类合同是由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为完成工作而发生的全部合法实际成本(可 销成本),并且按照事先约定的某一种方式外加一笔费用作为卖方的利润。成本补偿合同也可为承包人超过或低于预定目标(如成本、进度或技术绩效目标)而规定财务奖励条款。
第二版P446@13.2.2
分类:13.合同管理
出题概率:★★★★★
59、关于控制采购过程的工具和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合同变更控制系统应当与整体变更控制系统整合起来
B、检查与审计的作用是验证卖方工作过程或可交付成果对合同的遵守程度
C、绩效审查的目标在于发现履约情况的好坏
D、诉诸法律是解决所有索赔和争议的首选方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跬步郎注:法律是所有人际关系和商务关系的底线,能协商解决就协商解决呗,买卖不成仁义在呢。
14.5.2控制采购过程使用的工具与技术
1. 合同变更控制系统
2. 检查与审计
3. 采购绩效审查
4. 告绩效
5. 支付系统
6,.索赔管理
谈判是解决所有索赔和争议的首选方法。
7. 记录管理系统
第二版P487@14.5.2
分类:14.采购管理
出题概率:★
60、关于配置管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配置项通过评审后,其状态变为“正式”
B、配置项第一次成为“正式”文件时,版本 为0.1
C、所有配置项都应该按照相关规定统一编
D、一个产品可以有多个基线,也可以只有一个基线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15.2.1配置管理的概念
3.配置项版本
配置项第一次成为“正式”文件时,版本 为1.0。
第二版P494@15.2.1
分类:15.文档/配置管理
出题概率:★★★★★
其它专业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口袋应试”查找相应专业,已开通的专业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络规划设计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 络工程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