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没有关注,全球人口中有超过一半(约54%)无法连上互联 。从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发送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应该谁都没有想过要永远的离开互联 。“上 冲浪”这一词汇也从日常口语中消失,因为只要拿起手机,人们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上 。 万一没 了,肯定难受死了,那可不,早在2016年,联合国就宣布上 是人的基本权利。
为什么有40亿人上不了 基于现有的技术水平,光纤电缆是解决上 问题的通用方案,但是在一些山区、高原、气候恶劣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铺设费用变得异常高昂,地面传输方案不经济。也可以理解为投入产出比过低,不赚钱、通讯服务商不去。此时,卫星连接到互联 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谁最着急解决人民群众上不了 的问题是全球最大的几家互联 巨头,互联 技术的普及等同于其业务疆域的拓展。这些新增的互联 成员未来会茁壮成长为搜索、 交用户中的一员。 络越普及,互联 巨头的全球影响力越大,在线广告帝国的地位越稳固。
只要有利可图就不会只有一家公司在努力。谷歌、脸书(Facebook)、苹果和软银集团(SoftBank)纷纷挑选各自中意的技术方案,争先恐后将卫星、无人机和飞艇等各种神器送上天。把他们的集体目标说得美好一些,那就是:让全世界人民都有 可上。
谷歌方案:玩砸了无人机,只好重视热气球
在这个看似4G 络似乎无处不在的时代,有两个地方最恐怖,一个是无信 的盲区,一个是无信 的灾区。当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海啸来临时,灾区会失去信 覆盖,所有手机通讯中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而灾区最需要的就是和时间赛跑的救援。2017年肯尼亚,飓风扫荡,摧毁地面的一切,手机信 就是生命的信 ,人民英雄谷歌气球从天而降,为超过25万名当地居民提供了和生命一样珍贵的互联 服务。
谷歌气球的技术方案,简单的理解是:热气球上携带着无线 络信 的收发器,为地面提供互联 接入服务,是远离地面的 络提供解决方案,气球飘浮到比一般民航飞机的高度还要高的地方(10km至20km)。谷歌气球的故事得由2013 年6月讲起,当时的谷歌 X 实验室宣布推出——谷歌气球项目,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可以在平流层漂浮的热气球 络,灾区成了该技术应用的绝佳场景,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服务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谷歌气球之前,曾经有一段时间谷歌强力推进对太阳能无人机的探索,随后以失败告终,纳入前谷歌X实验室的失败案例库典藏。2017年初,谷歌关闭了该项目,转而支持其谷歌气球计划项目——谷歌气球以及对卫星公司的战略投资。
苹果方案:低调神秘,或许与波音合作
上 除了有 ,还需要设备。如果苹果进军通信卫星,那他的竞争对手将不再是三星、华为和小米。苹果需要新的技术人才也需要新面孔的合作伙伴,然而这一切对于苹果公司账上的现金来说,都不是问题。2017年,波音公司计划在低地球轨道上开发、发射和运行3000颗卫星星座,这一雄心壮志的计划很可能离不开苹果的参与。各种传闻都指向苹果与波音在低轨道卫星提供互联 服务方面开展合作。苹果貌似3年前就在组建负责卫星互联 传输的团队,因为部分高管的职位未能公开,所以不能有确定的团队信息。2018年后,苹果的行动更为低调,公开信息陈善可乏。
日本软银方案:飞艇+卫星双神器齐飞
日本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正义是日本首富,这位 称马云背后的男人,投资一项以大手笔著称。集团内部拥有日本第三大无线运营商,投资通信卫星技术方案就是投资现有的地面通信方案的补充方案,获得同业竞争对手没有的优势。因此,除了继续建造手机信 塔或挖掘数英里的光纤电缆,软银集团矢志不移的用亿级美元投资支持卫星和飞艇技术。地面通信方案和天空的卫星通信方案双管齐下。
第一笔投卫星:全球范围内,在建设中的、低轨道的、移动通信卫星公司中最知名的应该就是英国初创公司一 科技(OneWeb)。作为这个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公司投资方阵容豪华,包括高通、空客、可口可乐。2016年就获得10亿美元投资,资金用于研发投入和美国新工厂的生产。该公司官方宣布:预计从2019年开始向太空发射720个卫星,正在建设世界上吞吐量最高的卫星系统。
第二笔投飞艇:虽然年龄已经超过一百岁,飞艇一出生就服务于军事,但是最后还是被飞机挤出空中舞台。近年来,飞艇又以近地空间浮空器的形式东山再起。无线宽带传输方面,飞艇与气球异曲同工。软银集团连续给一家名叫Altaeros的公司投资,总额1550万美元。Altaeros是一家2010年创始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公司。该公司开发的超级信 塔可以覆盖3861平方米的空间,大致相当于电信企业常规20至30个地面塔楼的相同面积。信 塔坐着飞艇漂在244到259米高空,能够提供更好的 速,可以承受超过每小时160公里的风速,不太可能被风吹走。
软银集团参与互联 拓疆行动,动机非常清楚,既看中雄心勃勃、敢闯敢冲的科技创业公司的投资价值,又一石二鸟的下铁锹深挖现有业务护城河河床。现阶段,卫星技术方案的成本非常高昂,但是不排除规模不断扩大,该服务的市场价格未来会变得亲民。换句话说,解决好商业模式,是能做好卫星通信这门生意的。现有参与者赢面很大,投资前沿技术都是有赌的成分。只是这次赌的方向是清晰的,不是在迷雾中射箭。
脸书方案:放弃太阳能无人机,进军机载软件
如今的脸书是已经坐拥20亿用户的庞大互联 交帝国,可是40亿用户的目标也是值得拼了老命。脸书花了数年时间发力研究太阳能无人机项目,意图也是参与互联 拓疆运动。据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的说法, “当名叫Aquila的项目准备就绪时,脸书的太阳能无人机,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互联 连接。”历史上,脸书的无人机完成了几次成功的试飞,曾在高空停留了近两个小时,成功的收集到数据。之后就没有之后了,2018年6月,脸书公司官方宣布放弃该项目。放弃项目的原因复杂,但是推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后有追兵猛赶,不少带有传统技术积累的航空航天业的佼佼者也开始进军。另一方面是技术问题进入困顿,难以突破。官方宣布项目停止时,该项目负责工程师Yael Maguire的公开信令人动容,“我们决定从零开始……我们在反复的试错中蹒跚前进……”虽然可以继续推进,但是无法保持在这个领域技术和工程的领先水平,只有败兴而归,坦然面对。
自此,脸书调转航向,开发引导互联 飞机的机载软件系统。创新之路从不平坦,失败总是如影随行。在互联 拓疆运动中,所有的参与者都备足银量、卯足精神、雄心勃勃的踏上征服莽荒之路。
表面是商业帝国的互联 拓疆运动,背后的逻辑也是各国在卫星通信领域的竞争。美国开放性的竞争性思路为市场带来了巨头参与的繁荣,微软、亚马逊纷纷涉足,参与点有所不同。前方向我们走来的是中国代表队,中国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都在想在这个领域发力,航天科技的是鸿雁,航天科工是虹云,以鸿雁为例,计划在2020年左右建成“鸿雁卫星星座通信系统”。“数百颗低轨卫星组成,以星间链路实现卫星空间组 。可为用户提供全球实时数据通信和综合信息服务。”
越是强手如林,越是证明方向没有错误。互联 拓疆运动正在书写历史。
结论
全球总人口突破74亿,其中40亿的人仍没有接入互联 ,无法上 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你是互联 帝国级别的公司,那么现状确实在限制市场的发展。扩大用户数量对于互联 科技公司来说最为重要,所有的互联 公司都经历过“用户数量”暴增的原始积累,如今互联 巨头哪一家不是坐拥亿级用户,为了让用户人数继续增长,另辟蹊径的策略是给那些从来没有见过“鞋”的人提供能够穿上“鞋”的机会。让更多的人接触互联 ,享受上 服务是互联 公司基本的商业逻辑。但是翻阅国际大量学术论文后,我可以有这样的论断:互联 自诞生以来宣称带来的平等享受信息的权利并没有落实,而大众在技术方面的狂热,使得互联 对 会复杂影响力的评估变得更为困难,40亿用户也将会使互联 塑造一个全新的市场。作为市场中的普通成员,我们需要谨慎的认同互联 万岁的口 ;作为政策制定者需要小心应对互联 拓疆运动后各家商业帝国实力的猛增,如果全球互联 用户数量里程碑式突破,互联 商业帝国的霸权将会史无前例崛起,一个是否需要将互联 权力关进牢笼的时代即将到来。(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