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上榜了吗?绍兴会议点名表扬了这些省份

当今世界,中国创造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会大局持续稳定的两个奇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

这充分反映了以“枫桥经验”为重要内容的中国特色 会主义 会治理体系的独特优势。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国各地创新发展“枫桥经验”这块“金字招牌”,让“枫桥经验”经历了历史性的飞跃,成为通往现代化 会治理的经验,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55年来,“枫桥经验”之所以充满生机和活力,最根本的就在于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

如何提高党在基层 会治理中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 会 召力?

【黑龙江、福建、新疆】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把党组织设在一线办案团队、便民警务站点等做法创新政法机关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工作机制,推动党组织拓展到每个政法综治工作单元。

【江苏】建设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团组织为纽带、各类 会组织为依托的基层群众工作体系,最大限度把基层群众组织起来,推动从“ 会人”向“组织人”的转变。

【北京】创新完善 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统筹协调作用,调动各有关单位防风险、化矛盾、保安全的积极性。

【浙江】探索在乡镇(街道)党组织设立政法委员,加强县级党委政法委力量配置,更好发挥其统筹推进基层 会治理的作用。

如何增强基层 会治理系统性、实效性?

【浙江】组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平台,加大基层 会治理力量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基层 会治理效能。

【江西】厘清上级职能部门与乡镇(街道)之间权责、属地化管理与部门履职之间边界,完善基层 会治理“条块协同”新机制。

如何建立开放多元、互利共赢的 会协同机制?

【北京】加强 会组织瓣化基地建设,注重“增能”、“赋权”,重点扶持发展城乡基层生活服务类、公益事业类、慈善互助类、专业调处类等 会组织,更好地发挥他们在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维护 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贵州】制定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承接 区服务的 会组织指导目录,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流程和绩效评估办法,把非基本公共服务更多地交给市场。

【浙江】建立促进市场主体履行 会责任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 会资源向积极履行 会责任的企事业单位倾斜,鼓励企业参与基层政法综治工作。

二、“枫桥经验”一路走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其永恒的生命线,也是其创新发展的基本点。

怎样让城乡群众成为基层 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

【浙江、湖北】深入推进“互联 +政务服务”建设,推广“最多跑一次”、“马上办 上办一次办”、“不见面审批”等措施,推动公共服务个性化、全时化、定制化。

【广东】深入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法律服务资源,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 络,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怎样让城乡群众成为基层 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

【湖北】推行积分制的做法,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善于把各行各业尤其是基层群众调动起来,打造基层 会治理新的增长点。

【北京、浙江】推广“朝阳群众”、“红枫义警”、“乌镇管家”等经验,健全“两微一端”等沟通渠道,完善举 奖励、发放微信红包等激励机制,开创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新局面。

如何让城乡群众成为基层 会治理的最终评判者?

要创新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测评机制,积极探索手机、 络智能调查方式,由软件系统自动生成调查结果,增强测评的客观性、精准性。

要逐步建立 区治理评价公开机制,充分保障 区居民的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评议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夯实 会治理的群众基础。

三、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源于基层实践,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

如何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的基础作用?

【四川】明确政府管理权和居民自治权的边界,把不必要的行政事务剥离出去,把不能缺的群众自治内容纳入进来,使其回归本源。

【天津、重庆】针对群众自治组织体系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健全以党组织为领导村(居)委会为主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新型基层 会治理框架,更好地发挥群众自治功能。

【吉林、青海】针对群众参与 会治理动力不强、渠道不畅问题,设立“百姓说事 ”、“群众说事点”,搭建便捷的议事平台,推进基层议事协商制度化,鼓励群众“说事、议事、主事”。

如何充分发挥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

【江西】就“医闹”、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监护等基层治理突出问题立法,充分运用好地方立法权,及时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将基层 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

【内蒙古】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建立公职律师队伍,培养一批“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全面实现一村( 区)一法律顾问,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

如何充分发挥道德建设的教化作用?

【浙江、湖南】传承乡村熟人 会历久弥新的道德元素,运用道德法庭、家风家训展馆、德孝主题公园、文明家庭评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以和善居民、和美家庭促和睦邻里、和谐村居。

【四川、安徽】弘扬“茶馆文化”、“六尺巷文化”,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治理内涵,有效发挥其情感认同强、影响范围广的优势,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柔性治理。

【上海、山东】推进城乡 区诚信体系建设,开展信用 区、诚信居民、道德银行等评选活动,增加守信红利、提高失信代价。

【山西、云南】健全 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推进专业心理服务队伍和机构建设,最大限度消解 会戾气,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 会心态。

如何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支撑作用?

【广东】动态跟踪研判经济 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推进基层公共决策科学化。

【天津】构建 格“人体图”、实施“神经元和 区大脑”工程等做法,建立 区精细化管理工作模式,对 会矛盾风险作出定性定量分析和预警,努力实现防患于未然。

【上海、贵州】加强基层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司法建设,打造政法机关一体化 上办案“高速公路”,完善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推进基层执法司法工作现代化。

四、要把 会治理的着眼点放到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上来,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怎样做到防范在先?

【广东、甘肃】完善重大决策 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 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合法性审查等制度,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决策之前。

【江苏、安徽、宁夏】建设覆盖城乡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及时、高效、源头化解,尽可能避免矛盾纠纷进入注庭,对簿公堂,既最大限度减少 会对立,又从源头上破解“案多人少”难题。

怎样做到发现在早?

【湖北、海南】以更优标准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推动将视频数据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提高视频图像智能化应用水平,确保全域覆盖、全 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怎样做到处置在小?

【江苏、河南】建设完善覆盖基层的 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立体化“大防控”格局。

怎样做到压力在肩?

【河北、广西】综治责任体系全覆盖,把 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与风险管控责任融合起来,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的领导体制,切实履行好维护一方稳定,守护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五、“枫桥经验”发端于基层,基层基础这一本源始终不能丢。

如何深入推进市域治理创新?

要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基层 会治理现代化的工作意见,明确市域 会治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措施,为全国市域 会治理现代化提供遵循。

要在全国东、中、西部选择一批城市,开展市域 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要开展市域 会治理创新交流,以中央政法委创办的地市党委政法委工作创新交流会为平台,总结推广各地体制机制政策创新成果。

如何深入推进 区治理创新?

【上海】明确街道职权人财物保障的经验,使基层权责对等、事财匹配。

【陕西】制定完善城乡 区 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建立 格化综合管理责任清单,打造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专兼职 格管理员队伍,加强对人、地、事、物、组织等 会治理要素的精细化管理,推动基层 会治理触角向每个角落延伸,实现大事全 联动、小事格解决。

如何深入推进综治中心建设?

【山西、安徽】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法律服务室、 会组织孵化室等功能组成,完善首问负责、情况 告、应急联动、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确保各级综治中心衔接有序,运转高效。

【新疆、广西】推进综治信息系统建设,执行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基础数据标准、数据开放标准,促进信息资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内外融通,提升各级综治中心的实战效能。

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完善中国特色 会主义 会治理体系的奠基之举、固本之功,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崇高使命。

总结先进经验,见贤思齐,深入推进基层 会治理现代化,把“枫桥经验”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强大动力,为全世界提供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治理智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0月11日
下一篇 2018年10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