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 络监控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旁路监控模式,另一种是串联监控模式。
“旁路监控模式”一般是指通过交换机等 络设备的“端口镜像”功能来实现监控,在此模式下,监控设备只需要连接到交换机的指定镜像端口,所以形象的称之为“旁路监控”。
而串联模式一般是通过 关、 桥或者代理服务器的模式来进行监控,由于监控设备做为 关或者 桥串联在 络中,所以称之为“串联监控模式”。
旁路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 旁路监控模式部署起来比较灵活方便,只需要在交换机上面配置镜像端口即可。不会影响现有的 络结构。而串联模式一般要作为 关、 桥或者代理服务器,所以需要对现有 络结构进行变动。
- 旁路模式分析的是镜像端口拷贝过来的数据,对原始传递的数据包不会造成延时,不会对 速造成任何影响。而串联模式是串联在 络中的,那么所有的数据必须先经过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的分析检查之后,才能够发送到各个客户端,所以会对 速有一定的延时。
- 旁路监控设备一旦故障或者停止运行,不会影响现有 络。而串联监控设备如果出现故障,会导致 络中断。
缺点:
- 需要交换机或者路由支持“端口镜像”功能才可以实现监控。
- 旁路模式采用发送RST包的方式来断开TCP连接,不能禁止UDP通讯。对于UDP应用,一般还需要在路由器上面禁止UDP端口进行配合。而串联模式不存在该问题。
串联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 利用windows自带的“ 关”、“ 桥”功能即可实现,不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
- 可以禁止UDP通讯数据包。
缺点:
- 需要更改现有的 络结构。
- 与“旁路监控”相比较,“ 关”、“ 桥”的配置更加复杂些。
- 由于是串联模式,当局域 电脑台数多时,对 速有少许的影响。这个主要取决于电脑的硬件配置。
络监控是针对局域 内的计算机进行监视和控制,针对内部的电脑上互联 活动,即上 监控以及非上 相关的内部行为与资产等过程管理,即内 监控互联 的飞速发展,互联 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络和互联 不仅成为企业内部的沟通桥梁,也是企业和外部进行各类业务往来的重要管道。接下来,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络监控的几种工作方法。
工作模式
-
关模式
原理是把本机作为其他电脑的 关,设置被监视电脑的默认 关指向本机,分别可以作为单 卡方式和双 卡甚至多 卡方式,原始的PROXY模式目前基本淘汰了一般不再有人采用,目前常用的是NAT存储转发的方式。简单说有点像个路由器工作的方式,因此控制力极强,但由于存储转发的方式,性能多少有点损失。不过效率已经比较好了;缺陷是假如 关死了,全 就瘫痪了。
-
桥模式
原理是双 卡做成透明桥,而桥是工作在第2层的,所以可以简单理解为桥为一条 线,因此性能是最好的几乎没有损失,WINPCAP本身并不支持该模式,该模式可以说是最理想的了。
络监控拓扑,即使桥坏了,只要简单做个跳线就可以了,因为桥是透明的可以看成 线,即使桥坏了就可以理解为 线坏了换一条而已。支持多VLAN、无线、千M万M、以及VPN、多出口等等几乎所有的 络情况,原因很简单,因为透明桥嘛等于理解为那是 线而已。
-
旁路模式
原理是使用ARP技术建立虚拟 关,只能适合于小型的 络,并环境中不能有限制旁路模式;路由或火墙的限制或被监视电脑安装了ARP火墙都会导致无法旁路成功,因为你一边在禁止旁路一边却正在旁路,所以自相矛盾。同时,如 内同时多个旁路将会导致混乱而中断 络。但只要条件该方式是最简单的部署以及最方便的安装设置。采用ARP欺骗方式会导致局域 瘫痪,一般不建议使用。
- 4
旁听模式
原理是旁路监听,是通过交换机的镜像功能来实现监控,该模式需要采用共享式HUB或交换机镜像。可是如采用老式的共享式HUB将影响 络出口性能,如采用镜像模式,一方面需要投资支持双向的镜像交换机设备,另一方面需要专业的人设置镜像交换机。该模式的优点是部署方便灵活,只要在交换机上面配置镜像端口即可,不需要改变现有的 络结构。而且旁路监控设备一旦停止工作,也不会影响 络的正常运行。缺点在于,旁听模式通过发送RST包只能断开TCP连接,不能控制UDP通讯,如果要禁止UDP方式通讯的软件,需要在路由器上面做相关设置进行配合。
络监控软件旁路模式有3大优点:
1. 安装操作简单方便。旁路监控模式部署起来比较灵活方便,只需要在交换机上面配置镜像端口即可。不会影响现有的 络结构。而串联模式一般要作为 关或者 桥,所以需要对现有 络结构进行变动。2. 响应速度快。旁路模式分析的是镜像端口拷贝过来的数据,对原始传递的数据包不会造成延时,不会对 速造成任何影响。而串联模式是串联在 络中的,那么所有的数据必须先经过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的分析检查之后,才能够发送到各个客户端,所以会对 速有一定的延时。
3. 不影响正常上 。旁路监控软件一旦故障或者停止运行,不会影响现有 络的正常原因。而串联监控设备如果出现故障,会导致 络中断,导致 络单点故障。
常见的 络监控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串联监控模式,另一种是旁路监控模式。
旁路模式一般是指通过交换机等 络设备的“端口镜像”功能来实现监控,在此模式下,监控设备只需要连接到交换机的指定镜像端口,所以形象的称之为“旁路监控”;而串联模式一般是通过 关或者 桥的模式来进行监控,由于监控设备做为 关或者 桥串联在 络中,所以称之为“串联监控模式”。
旁路模式和串联模式各有其优缺点,比较如下:
旁路模式的优点:
1. 旁路监控模式部署起来比较灵活方便,只需要在交换机上面配置镜像端口即可。不会影响现有的 络结构。而串联模式一般要作为 关或者 桥,所以需要对现有 络结构进行变动。
2. 旁路模式分析的是镜像端口拷贝过来的数据,对原始传递的数据包不会造成延时,不会对 速造成任何影响。而串联模式是串联在 络中的,那么所有的数据必须先经过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的分析检查之后,才能够发送到各个客户端,所以会对 速有一定的延时。
3. 旁路监控设备一旦故障或者停止运行,不会影响现有 络的正常原因。而串联监控设备如果出现故障,会导致 络中断,导致 络单点故障。
旁路模式的缺点:
1. 需要交换机支持端口镜像才可以实现监控。
2. 旁路模式采用发送RST包的方式来断开TCP连接,不能禁止UDP通讯。对于UDP应用,一般还需要在路由器上面禁止UDP端口进行配合。而串联模式不存在该问题。
3.旁路模式不处理原始数据包,所以无法分配实时带宽。关于如何在旁路模式下实现流量监控和局域 限速,请参见:www.imfirewall.com/blog/post/48.html
在多 段环境下,由于路由器屏蔽了原始的MAC地址,导致WFilter不能直接监控到客户机的MAC地址信息。此问题可以通过安装“MAC地址收集器”来解决。“MAC地址收集器”可以把 段内的MAC地址信息发送给WFilter监控服务器,从而实现MAC地址的监控。
“MAC地址收集器”有两种工作模式:
- SNMP模式(推荐) : 通过 管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的SNMP功能来获取MAC地址信息。需要设备支持SNMP管理。
- ARP模式 :通过ARP协议获取本 段的MAC地址信息,不需要设备支持。
图 2
2. 检查WFilter监控效果
未安装MAC收集器时,WFilter不能监控到实际的MAC地址,下图为WFilter监控到的MAC地址和实际的MAC地址
图 4(实际的MAC地址)
安装MAC收集器后,WFilter就可以监控到实际的MAC地址,如图所示:
图 5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