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瞧“码农”

                     

而程序员则相反,他们是真正热爱编程的人,他们有追求、有情怀,他们有良好的编码习惯,他们会思考为什么要写代码,要解决什么问题,懂得与客户沟通的技巧。

 

总结一下,就是码农不能改变世界,程序员在(可以)改变世界。

 

百度百科上这样解释“码农”:

 

 

上图是加拿大的一对农民夫妇Kraay与Rachel在一块面积达2.8万平方米的玉米地上种出的二维码,二维码中包含的信息就是自家农场 站,有人在乘飞机路过时候拿手机对着这块地一扫,就可以自动跳转到自家的 站。

 

码农,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始终和代码相处的程序员,大多数码农处于程序员职业生涯的初级阶段或者低水平阶段,从事着更偏向“体力活”的敲代码工作。

 

但是,码农只是暂时的,每一位优秀、甚至伟大的程序员都经历过“码农”阶段的洗礼。例如 交帝国——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 · 扎克伯格。

Facebook第一个版本的程序开发就是由扎克伯格独自完成的,2004年1月末,他一个人待在寝室里写代码,十天之后,就完成了 站大部分的功能。后来,由于要全身心地管理公司,扎克伯格不得不放弃写代码,他还曾一度为此感到难过,尽管如此,仍然亲自把关Facebook的代码更新。如今,Facebook已成为一个月活跃用户人数达20亿的世界级软件,Facebook更是赶超雅虎成为全球第三大 站,与微软谷歌领衔世界。

 

那么,一个勤恳的码农究竟要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呢span>

 

 

码农的进阶之路

 

对于优秀的程序员而言,他们不仅是资深的码农,还熟悉与客户沟通的技巧,在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时候了解用户的需求,进而迭代产品;他们可以深谙获取用户需求的技巧,也懂得市场分析、技术执行分析、价值分析估算项目的风险;他们能独立完成项目使用文档的能力,甚至都可以独立完成一个项目。

 

他们与纯粹的码农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差异:码农靠体力为生,优秀的程序员不仅体力行,也靠脑力,靠思维逻辑上的突破、靠团队管理赢得个人魅力。

 

从区别中,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程序员与码农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不是完完全全的技术工人,其除却技术高超之外,其思维逻辑上的价值,让其不可替代。

 

自动写代码工具,这对于大量的程序员们来说可能是福音,但对于码农而言,带来的却是毁灭。

因此,码农进阶十分必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的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第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谈高瞻远瞩,第二境界是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辛勤付出,第三境界是功到自然成的一朝顿悟。

 

王国维又说“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

 

对于一个还处在不断重复写代码工作的码农而言,也需要经历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方可称谓程序员中的佼佼者。

 

首先,码农需要为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需要去了解程序员世界的全貌,包括世界最新技术和行业的趋势等。总之,不要因为自己还处在初级职位的阶段,就只去关注细小的事物,比如只关注如何把代码写得更快。

 

远大的目标可以帮助你知道,你还需要做些什么,你同目标的距离有多远,会让你紧迫,但也是你进阶路上最好的支撑。

 

树立目标后,便开始着手将目标一个一个实现。比如,更好地掌握编程语言,实现和团队其他成员高效地合作交流,理解用户需求,理解写代码的意义,写出更好的代码。

 

最后,如果幸运的话,你也能获得属于你的顿悟时刻。

 

你拥有了成熟的技术,对代码有了新的理解,你的代码变得像一件艺术品,而不再只是复制粘贴;你拥有了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软实力,你看到的世界更大,创作的灵感源源不断。

 

夜深人静,你可以对旁边和你一样敲代码到快吐血的哥们说一句“嘿,休息一下吧,码农先生~”。

上一篇 2018年11月10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