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已经对这些现象见怪不怪了?
打开电商平台,商品评论区一水的好评,翻了好几页都找不到一个真实评价;
看看 红直播,主播人气动辄上千万,一场直播销售额分分钟破亿;
各大 交平台上,饭圈互撕,粉头大战,愈演愈烈;
热点事件中,谣言永远比真相跑的快,人肉搜索恶性事件屡屡发生;
影视圈更是热闹非凡,“高度好评”和“极度差评”隔空“对骂”……
这背后都有一个共同参与者,那就是 络水军。他们虽然长年躲在键盘后面,不敢露面,却有只手遮天的本事。
删差评,刷好评,改销量,无中生有,把 络世界搞得不得安宁。
水军是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最初起源于各个论坛、贴吧的闲聊“灌水”。
2005 年左右,刚刚兴起的 络平台上出现了一批“ 络推手”,他们通过写文发帖来操纵 络舆论,获取利益,这就是国内最早的一批“水军”,也被称为“五毛党”,因其发一个帖子只需要 5 毛钱而得名。
随着互联 的蓬勃发展,现在的“水军”变得有组织,有规模,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拉客户的拉客户,派任务的派任务,刷单的刷单,各司其职,配合的天衣无缝。
因为从业人数众多,操作方式简单,同时传播速度又非常快,所以, 络水军的威力超乎人们的想象。有时候他们就是互联 的天,只要大手一挥,就让普通大众看不到真正的“天空”。
训练有素的“水军”,短短几天内可以使一件平平无奇的商品销售量飙升成为抢手货;也可以使一部“烂片”瞬间口碑爆棚。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水军已经无孔不入。
最常见的就是在电商平台刷好评、删差评,对竞争对手进行批量差评,不仅让消费者真假难辨,还把整个行业搞得乌烟瘴气。
又或者为了点击率造谣生事,让 民丧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还记得 2020 年轰动一时的“血衣案”吗?
一名广州妈妈发帖,称患有哮喘病的女儿被老师体罚致吐血送医抢救,还配上了带血衣服的图片,看上去极为惊悚。
很快,刘某的微博被转发 140 万余次,#广州一小学体罚哮喘儿童至吐血抢救#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第一位,阅读量 5.4 亿次,相关讨论量 19.6 万次。
大量 民受到图片的视觉刺激,义愤填膺,来不及等待真相,就对涉事教师、学校进行辱骂攻击,甚至对公安机关的处理表示强烈不满。
同时,一些揣测所谓“内幕”的谣言也纷纷出炉。
没想到结果竟然大反转,经过警方调查,事件完全是该家长编造的。
收获这样的顶级流量,仅仅依靠刘某个人就可以成功吗?
原来,刘某编造谣言在 上发布信息之后,为了把事情闹大,还雇佣了“ 络水军”增加转发、点赞数量。
除此之外,娱乐圈也是 络水军的重灾区,特别是在数据造假方面。比如之前人民日 就批判了某艺人新歌视频 1 亿转发量的幕后“黑手”——星援 APP。
这就相当于每 3 个微博用户就有一人转发过,如此大的“流量”让人难以置信。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款 App 在粉丝圈内使用极为广泛,在半年内吸金 800 余万元。
粉丝只要充会员后,就可以通过该 App 在自己的微博账 下绑定十几到几千个不等的微博小 。批量转发、签到、养 等功能一应俱全,分分钟让数据成倍增长。
枪打出头鸟,粉丝甘愿做“流量黑产”中的一颗韭菜,自以为是为自家哥哥好,实际上也是亲手“活埋”了他。
除了粉丝愿意为偶像置重金刷数据,娱乐圈各大经纪公司,给自家艺人刷起流量来也是豪不吝啬。常常一次就能有几十万、上百万的投入,因为流量关乎人气,更决定身价。
那些要作品没作品,要实力没实力,还总活跃于大众视野中的“流量担当”,基本都是刷出来的。
买热搜榜是最基本的操作,不仅买榜要花钱,而且要花钱买水军撑住。如果买不到足够的“水军”来“刷榜”,前面买榜花的钱就等于打水漂了。
然而,巨大的投入也意味着巨额的回 。
现在大多数影视剧或者电影标配都是必须有一两个流量艺人,不管演技好与坏,只要有人气就行。所以,想要获得投资,就只能花天价去请这些“流量担当”。
不仅影视投资,广告代言对“流量”的要求也更高。
各大品牌都争着选择人气高的小花、鲜肉做代言人,那些实力派演员和老艺术家反而无人问津。
既然艺人的流量是假的,那他们出演的影视剧数据也有可能是假的。据统计,90%以上的电视剧都存在买收视率的情况。
但“刷流量”也不是一劳永逸,不小心就容易翻车。
电视剧《孤芳自赏》就因为水军讨债问题,沦为影视行业笑柄。
这部剧从一开播就有太多故事,因为粗制滥造,被称为“抠图不自赏”。
更魔幻的是,剧播完之后,官方微博评论居然上演了一出“水军反水”大戏。大批水军集体到官方微博下面留言讨要工资,场面一度失控。
对此,出品方华策言之凿凿的表示:“从来没有买过水军,不知道怎么回事。”
事情发展至此,已经演变成了一场罗生门,一时难辨真假。
但有一点基本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这部剧质量真的堪忧,特别是某些流量演员的演技对于观众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难道片方不知道这些演员演技差?当然知道,只不过是向流量屈服的结果。
因为他们有热度、有话题、能给投资商赚钱。
如今,各方都深深陷入了“刷流量”所形成的利益怪圈中,早就难以抽身。
长期发展下去,给影视行业带来的伤害只会越来越大。
唱歌跳舞的爱豆最后都去演戏了,年轻演员已经不知演技为何物,而很多实力派演员却因为名气不够没戏拍。
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在谈论爆款时,点击量成了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根据腾讯娱乐白皮书的数据,2015 年只有 2 部剧播放量达到百亿,2016 年蹿升到了 11 部,2017 年播放量在 200 亿以上的有 5 部,其中《楚乔传》的 络播放量超过 400 亿。
数据是好看,但有多少是真是的?还需要打个问 。
靠“流量造假”堆积起来的繁荣使许多影视投资人信以为真,信心满满的投钱进去,结果却损失惨重。
即便是数据实在不好看,也可以甩锅给水军。《孤芳自赏》出品方高管就曾经指责竞争对手正午阳光雇佣豆瓣水军黑本剧。
在影视行业,水军似乎成了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试问,演员没有演技,投资没有活力,这行业还能好起来吗?最后便宜的只有公关公司和水军头子们。
难道就一直任水军泛滥成灾吗?
其实,如果平台方愿意出面整治,虽然不能保证完全根除水军,但还是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2018年,爱奇艺状告控告杭州飞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恶意刷量”导致近十亿计的虚假点击,构成不正当竞争。作为国内首例视频 站“刷量”案而备受外界关注,最终,爱奇艺胜诉,并获得 50 万元赔偿。
其实,这不是爱奇艺与水军第一次正面刚。
早在之前,一些视频制作方也曾雇佣水军刷量获利,而爱奇艺为了防止水军薅羊毛,不仅堵塞技术漏洞,还修改完善“有效点击”规则,包括规定了“6 分钟有效观看”等内容。
《风起洛阳》和《谁是凶手》两部剧在还没有播出时,就出现很多“超前点评”的荒诞一幕,而且一星和五星相互打架。
一时间,舆论四起,豆瓣被推上风口浪尖,很快就对水军控评进行了整治,清除了上千条非正常评论,并且封禁了相关的账 。
由此可见,相关平台并非没有能力处理水军,关键在于人家愿不愿意行动。
因为从运营者的角度来说平台也需要流量来提高知名度,那么那么流量从哪里来?
正常用户凑不够,让水军来冲一波流量也是可以的。尤其是对于影视剧点评 站来说,越是黑评好评互相刷,关注度和话题度就越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剧的评价是否正常与平台方无关,他们在乎的只有流量。
除非是损害了自身利益,或者事情闹大,引起 友的不满迁怒于平台后,他们才会主动下场。
既然平台方靠不住,还是寄希望于法律比较靠谱。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把评论造假,刷收视率等行为纳入监管范围,同时加大监察力度。
翻云覆雨,罪责难逃。对此,公安部也开展了各项整治行动,对 络水军重拳出击,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到 8 月底,全国公安机关集中侦破“ 络水军”案件 147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1.3 万名,依法关停“ 络水军”账 21 万余个……简直是大快人心!
参考资料:
南方周末: 络水军“进化”史:“被害人基本不知道被谁侵害”
雷科技:电视雷剧没吓到我,反倒是水军把我逼疯了……
科技日 :星援APP开发者一审获刑!流量造假祸害的何止演艺圈……
钱塘江晚 :为影视剧“刷量” 杭州一公司被判赔偿爱奇艺50万
法制日 :颤抖吧,“ 络水军”!
百家 :中国 道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