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男子婚内出轨多年,脑出血躺进ICU!妻子:拔管

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

辽宁阜新矿总医院,ICU急救病房进来一个病人。

38岁,脑出血,生命危在旦夕。

一个女人扑在他身上,哭得撕心裂肺:

“老公,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啊,求求你们救救他!”

那种哀哀欲绝的样子,让人心酸不已。

医生给他上了插管,又上了呼吸机……

终于,经过医生的抢救之后,男人的情况稍微稳定一下。

刚出手术室,护士过来说,这个病人的家属才来,想了解一下情况。

医生们全都纳闷了:

“刚刚那个趴在他身上的女人,不是他妻子吗?”

后来,医生终于明白了。

原来,男人出轨多年,刚刚那个女人是他在外面包养小三,后来的这位才是男人的妻子。

于是,医生和原配妻子解释病情。

情况很严重,医生会尽力抢救,但无法保证,需要原配签字。

原配说,需要考虑五分钟。

五分钟之后,医生拿着治疗同意书过来再次询问。

原配妻子只说出了两个字: 拔管!

作为妻子,只有她有权被医生征求治疗意见,也只有她有权在治疗同意书上签下:放弃治疗或全力抢救!

看了这个视频,想到了《红楼梦》中的一句话: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每个家庭都可能遇见这事儿!

更多时候需要心平气和地面对人生真相。

这个真相就是,出轨是现代婚姻里绕不过去的一个坑。

你不得不面对。

基本上每个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离!

必须离!

可是,你该如何在离婚中,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可想而知,夫妻双方一旦起诉,双方对薄公堂,昔日恩情一笔勾销,必然会为利益而撕破脸皮。

如果能收集到对方出轨证据的话,在后期离婚进行财产分割时,是可以争取到更多的财产的。

证据呢?你做好准备了没有?

就像罗志祥事件,

每次出轨,都将证据毁得干干净净。

甚至还会换位思考,如何杜绝后患,反侦察能力一流。

怎么可能让你找到罪证?

你想要偷偷的安装摄像头?录音笔?定位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甚至,你还会被告。

因为这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如何收集出轨离婚的相关证据?

查手机电话记录、短信记录、QQ聊天记录、微信聊天记录、各类 交软件的聊天记录、邮件往来……这些是基本的。

如果法庭接受此类证据,则应建立完整的证据链,以相互证实。

证据越多越好,单一的证据效果不好。

另外还有两点非常重要。

第一、夫妻协商出轨时,记录材料主要由双方自行收集,不需要互相通知。

当事人收集的录音材料,经对方当事人承认有外遇的,可以作为证据提交法院。

第二、一方写下的承认出轨事实的保证书,认错书,悔过书。

在婚外情被另一方发现之初,一些人会写下保证书或悔过书表明自己今后“决不再犯”的决心。这类保证书或悔过书是会被法院采信的。

常常有人,满肚子委屈、愤怒地找律师咨询,说对方出轨了,要离婚,想让对方净身出户!

关于净身出户,要实现,难!

别动不动就保证净身出户!

净身出户与夫妻财产约定有本质不同:

其一,净身出户约定内容宽泛,指定不明,属于约定不明。

其二,净身出户多为附条件生效条款,依据约定内容,只有出轨、家暴等触发事项发生后协议才生效。

其三,净身出户协议签订之时,一方往往因为畏惧或者不想离婚而签署,存在“非本人意愿”“胁迫”等可能。

其四,净身出户协议权利义务严重倾斜,容易导致另一种不公平。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时财产分配一般是均分,但以照顾女方和无过错方为原则。

《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婚姻法》第四十条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 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 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如果出轨方有外遇,符合上述两种情况,另一方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但是一般的法院很少会判决在离婚中有精神损害赔偿的,除非是因为有家庭暴力、遗弃虐待重婚等因素。

如果只是外遇而导致离婚,不会支持精神损害赔偿,但会在财产分割的时候照顾无过错方。

除此之外,还可以向法院申请追回出轨者送给第三者的相关物品。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十七条之规定: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

夫妻一方将共有财产赠与他人属于对共有财产的处分,因未经配偶同意,故处分行为无效,赠与人的配偶向人民法院主张返还的,应予支持。

对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

法院在判决时不会首先考虑是否出轨,而会首先考虑怎样有利于孩子。

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

满两周岁先协商,协商不成法院将根据双方实际条件按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原则确定孩子归属。

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

另一方按固定收入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按照同行业标准取一个合适的比例支付抚养费,并有权探视。

有句话说得很好: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你对伴侣的态度里,藏着一个家庭的未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