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App测评:15岁主播深夜出镜、 红儿童炒作不休

之12款App测评

直播、短视频平台鱼龙混杂现象积重难返,但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则十分紧迫。为快速响应监管方面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指导,早在2019年,各应用软件纷纷开辟出专属未成年人的板块,寄希望于家长主动启用青少年模式,好让这一解决方案发挥作用。

但相关问题仍未得到根治。7月28日,中央 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 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解决7类 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

对于直播、短视频平台涉未成年人问题,中央 信办提出,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 红儿童”行为,禁止诱导未成年人打赏行为,防止炫富拜金、奢靡享乐、卖惨“审丑”等现象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

而未成年人巨额充值、儿童软色情表情包、“ 红儿童”等现象引发的担忧在近年来已多次被讨论。

  • 测评体系
  • 测评通过观察、记录平台涉及“未成年人出镜”“ 红儿童”“青少年保护模式”三大内容,依据中央 信办针对直播、短视频平台未成年人问题指导意见,进行规范程度评星。总分为10颗星、星星数量低者,代表未成年人出镜情况明显、青少年模式存在不足。

    测评发现,各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均秉持着高度限制、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态度,例如规定使用时长,限制出镜直播、充值打赏等功能,而在内容生态方面的建设有所不足。

    测评1

    未成年人出镜:情况虽不普遍,但平台规范并不严谨

    未成年人出镜方面,测评发现,有15岁学生在深夜11点还可在平台直播,与此同时,未成年人开播仅需实名认证,平台在协议中默认监护人已知悉。对于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的内容软色情层面,有平台短视频内容,存在未成年人“成人化”举止。除此之外,“儿童IP”账 带货情况突出。

    注:以上信息统计截止日期为2021年8月13日

    依据测评结果,在评星方面,MeMe直播因未上线青少年模式因此得1颗星;斗鱼、优酷、皮皮搞笑、香瓜直播等平台,因模式下内容单一,也得1颗星。

    在未成年人出镜一项里,抖音、小红书存在儿童IP账 ,快手存在未成年人独自深夜11点出镜情况得1颗星,YY直播存在未成年人配合出镜得2颗星。

    未成年人深夜11点可直播 青少年模式以外规则失效

    与未成年人深夜可直播相对应的是,在青少年模式里,平台制定下晚10点到早晨6点时间段禁用App规则。两相对比,青少年模式以外,保护规则失效。

    平台“默认”监护人已知悉未成年人出镜直播的协议

    这一现象背后,是平台“默认”监护人已知悉未成年人出镜直播的协议。

    除快手外,YY直播平台上,有小学生样貌的未成年人出镜成年人开设的直播间,进行杂技、歌舞表演,直播地点既有教室、宿舍中,也有户外。

    在底部有 友评论表示“你们是不是杂技团”“这些孩子真能吃苦,你们班还收徒吗”。

    未成年人出镜短视频 “成人化”举止引发担忧

    短视频层面,以涨粉为目的的未成年人娱乐型短视频内容也引发争议。同样在快手上,有账 专注发布其女儿的短视频。该账 于今年3月2日发布了一条@我要上热门的活动视频,内容为小女孩写作业画面,并配上了背景音乐,与镜头有所互动。有 友表示:使用的课本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而在另一条视频中,小女孩穿着白色 格套装坐在家用游泳池中。视频无台词,仅有背景音乐,小女孩则通过动作、表情与屏幕互动,得到18.5万播放量、1.5万点赞、998条评论。

    友纷纷在评论中点名“吴亦凡”,更有 友表示:“大人不好好教小孩,小孩难怪都变了”的评价。今年1月至今,该账 总共发布107条短视频,快手小店上在售商品22件。

    这类以小女孩为主拍摄而成的娱乐、歌舞等内容,因容易涉及“成人化”举止,在 友间也激起了一些担忧,认为这类举止不是这个年纪该有的模样等。

    测评2

    红儿童炒作不休:一觉醒来,全 的宝宝都在撸串

    络直播、短视频不仅获得了未成年人的喜爱,也获得家长的青睐,越来越多的“育儿”内容出现在短视频平台。而家长之间也已形成“雪球”效应,内容层面越来越丰富,但却良莠不齐,性质也从父母“晒娃”演变为“ 红带货”,以至招来诸多侧目。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对于直播、短视频平台涉及未成年人保护问题,除出镜外,中央 信办还提到,严肃查处炒作“ 红儿童”行为。

    随后,该视频讲述了出镜儿童相约其朋友一起“撸串”内容,得到5千多点赞、百余条评论。该博主拥有9.5万的粉丝数,通过在视频中植入商品方式实现带货。

    同列“撸串”视频队伍,另一位拥有222.2万粉丝的母婴博主,其2岁女儿“撸串”视频拥有25.5万的点赞和2.4万的关注。在该账 推荐橱窗,23件母婴类商品在售,已售416件。

    测评3

    “青少年模式”有流于形式之虞

    在2019年3月,国家 信办指导主要段视频平台试点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根据历史消息,到当年10月,53家主要 络直播和视频平台完成相关系统的覆盖。

    试点系统推出2年多后,各平台在青少年模式的规则、架构上基本保持了一致,内容方面则有所不同。虽未实现青少年模式全覆盖,但推出这一模式的App也不在少数。此次测评12款App中,10款APP可开启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模式需要用户手动开启,若想关闭该模式,则需输入此前设置下的4位数密码。平台规避未成年人“擅自”关闭的措施也较为严密。若在关闭该模式时,点击忘记密码,虎牙、斗鱼、快手则通过监护人实名认证申诉;哔哩哔哩、优酷、香瓜直播、小红书均通过发送邮件方式申诉,且内容为监护人手持本人身份证照片;抖音可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申诉。

    使用规则方面,各平台都限制了每天40分钟的上限,超过40分钟后,可通过输入密码方式,延长使用时间。与此同时,在青少年模式下,每日晚十点到早6点,禁用App。除此之外,青少年模式下,用户几乎只可选择性观看平台提供内容,打赏、充值、发视频、开直播等功能均被限制。

    内容层面,各平台表现不尽相同。香瓜直播App在青少年模式下,无任何内容及功能。斗鱼、YY直播、优酷3个平台内容相对匮乏。例如斗鱼、YY直播可观看仅17、38条短视频,虎牙稍多,有94条,优酷方面则仅有各类动画片。

    目前,青少年模式虽在各直播、短视频App上实现了较大范围的覆盖,但这一模式依赖于家长主动启用,且在内容层面,视频资源贫乏,极容易让这一模式流于形式,仅在表面上满足监管要求。

    监管举措梳理

    针对未成年人互联 保护方面的举措实际上早已出台。

    2016年,中央 信办发布《互联 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提到,为广大 民特别是青少年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 络空间。抖音早在2018年上线了青少年模式相关功能,该模式只出现由平台精选、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并无法观看直播或是充值打赏。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6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 络保护”专章,专设了17条内容,包括信息内容风险、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络游戏沉迷风险、 络欺凌风险保护等。

    7月28日,中央 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 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解决7类 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


    专家分析

    问题1

    此次测评发现,在平台直播存在未成年人出镜的情况下,平台规则存在“漏洞”。多数平台在用户开通平台主播时“默认”了监护人已同意或者知悉。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游云庭:

    平台提示及监管层面应有切实的作为

    对于相关问题,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游云庭分析表示, 信办如果有要求,平台就有义务去合规,具体来说就是对直播加强监管,首先在提示层面,要对直播人进行告知法规和政策不允许未成年人进行直播,其次在监管层面,发现有未成年人涉及直播的,应当将相应的直播下线。

    目前未成年人保护主要还是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应规定,但具体应该是以 信办发布和执行的相应细则来确定,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76条仅规定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直播账 的注册服务, 信办的细则要求不得直播出境。

    问题2

    7月20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 络信息中心发布《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 使用情况研究 告》(以下简称《 告》),展示了当前我国未成年人互联 使用状况和主要特点。

    与往年相比,本年度的《 告》增加了未成年人家长 络观念和教育方式的调查。调查发现,50.1%的家长认为家庭是监督引导未成年人上 的最重要因素,但57.5%的家长表示对互联 懂得不多,上 主要是看新闻或短视频,24.7%的家长认为自己对互联 存在依赖心理,还有4.1%的家长表示自己不会上 ,可能导致其在子女上 管理与引导方面“简单粗暴”或“有心无力”,对于解决子女 络依赖、沉迷游戏等问题也很难起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中国 会科学院大学 会学院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童小军:

    家长需提升“ 络素养” 完善对 络风险认知

    对于目前仍存这类问题,中国 会科学院大学 会学院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童小军表示并不感到惊讶,事实上,互联 未成年人保护的条例、规定出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条款的落地非常具有挑战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21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