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习类手机软件被研发使用,许多软件不仅学习功能齐全,还有各式各样的 交、聊天、留言等功能。然而,一些软件中却包含有色情、恐怖等不良内容,且涉及强制性或诱导性消费。这些软件脱离了“学习”的主题,引起老师及家长担忧。(12月18日 新华 )
线上学习软件能够丰富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其研发使用原本是件好事儿。然而,以“调动兴趣”为名,实际却用低俗内容博眼球、用恶趣味吸引关注,只能暂时提高APP下载率,对使用者而言却是百害而无一利。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大多缺乏对不良信息的过滤筛选能力,若任由不良信息在学习软件中泛滥,将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此外,一些软件中还存在不合理竞争机制,极易在学生间引发不良攀比之风,使学生丢弃学习初衷,不利于良好育人氛围在校园内的形成。
一方面,遏制学习软件的畸形发展,首先必须从法律法规层面对其作出规范,加强对软件的审查力度,将不良软件扼杀在摇篮中。对于传播低俗信息者,无论其严重程度如何,应一律予以惩戒,为软件开发者划出一条不能闯、不敢闯的“红线”,绝不允许“擦边球”的出现。另一方面,学生对软件的使用还需妥善引导。家长和学校有义务为孩子撑起心灵健康的保护伞,为孩子过滤不良软件。对于内容优良、质量较高的学习软件,学校可主动将其推荐给家长及学生使用,通过软件中适当的奖惩制度、竞争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潜能,帮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下轻松学习。
其实,线上学习软件的研发使用,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学习最终依靠的仍是个人主观能动性,即便是功能十分齐全、内容十分有益的学习软件,也只能对学习起到辅助作用。因此,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自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不应将线上软件当做主要学习手段,回归书本及实践才应是学习的本真。只有这样,线上学习软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用,学生也才能更加端正对软件的使用态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