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菜根谭》之十

#头 周刊#处事篇

藏巧于拙,寓清于浊

原文: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曲为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注词:

一壶:壶指瓠,体轻能浮于水。《冠子.学问》篇中就有“中流失船,一壶千金”,此处的一壶是指平时并不值钱的东西,到紧要关头却成为救命的法宝。

三窟:通常都说狡兔三窟,比喻安身救命之处很多。出自战国时代孟尝君的故事。《战国策.齐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而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译文:

做人要把智巧隐藏在笨拙中,用表面的不懂掩饰内心的明白,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清廉,以屈曲求得伸张。这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如同狡兔三窟,能避祸安身。

心得体悟:

藏巧于拙,寓清于浊,是中国传统处世技法中的精华。其源于我国道家成名经典著作《老子》中的“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教导人们冷静,理智,晦暗藏拙,以退备进,以养备攻。

常言道:“大智若愚”。我们每个人一生要做的事有很多,不可能事事劳神,件件费心。平日出事不要咄咄逼人,到了事情的紧要关头自然就会显现出平时处事原则的功效。处世修身一定要有韬光养晦的修养功夫,而且办什么事都要留有余地,最关键的是在污浊的环境中要保持自身的纯洁,洁身自好是韬光养晦的前提和基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