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2019CCF分部主席会议围绕“产品的设计和实施”所展开的讨论, CCF长沙举办了分部系列品牌活动第四届“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讨会”,研讨会由11个主题 告和一个Panle组成,活动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精彩内容见下文。
自2016年教育部每年发布全国高校学位动态调整结果以来,软件工程屡次成为风口浪尖之上讨论的“热点”专业,引发了诸多 会关注、讨论和争议。2016年,全国35个软件工程博士/硕士学位点被撤销,是撤销学位点最多的专业;2017年,全国14个软件工程学位点被撤销;2018年,全国19个软件工程学位点被撤销,是撤销学位点第二多的专业。这引发了所谓软件工程专业危机问题,即:软件工程专业可能会被取消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议。但实际数据表明,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8年实现收入63061亿元,增速14.2%,居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从业人员643万人,同比增长4.2%,工资总额增长13.4%。更进一步的就业显示,即便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最终也是在软件行业就业。这表明,软件行业发展迅猛,急需大量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高校主动撤销软件工程专业是源于专业评估的压力,目的是集聚资源着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产业界之所以批评软件工程专业是源于高校难以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软件工程人才;因此,软件工程专业危机是伪命题,核心问题在于如何高效培养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问题。
在此背景下,湖南师范大学组织了CCF长沙“第四届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讨会”。来自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大学等12所湖南省内的院校以及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军事科学院、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14所省外院校和华为公司、百度公司、微众银行等5家企业约130人参与了本次研讨会。会议成功于2019年8月24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中和楼234 告厅举行。会议由CCF长沙副主席毛新军教授、CCF长沙秘书长张锦教授共同主持。针对软件工程实践教学问题,研讨会分享了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推介了成功的教学案例、工具和平台,并围绕如何加强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如何利用开源软件技术和资源来推进能力培养等热点话题进行讨论。研讨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充分探讨了软件工程学科发展、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软件工程教学,特别是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进展等方面的问题。
湖南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肯立,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毛晓光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代建华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宏教授先后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研讨会由来自高校和企业专家的专题 告,以及题为“如何加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的Panel组成。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院长、CCF系统软件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软件工程)、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李宣东教授作了题为“智能时代的软件系统能力培养初探”的主题 告,通过对智能时代与软件系统、软件系统能力以及智能时代软件系统能力培养分析、对于软件工程本科及研究生培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CCF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软件学 》责任编委魏俊教授做了题为“国科大十一年软工教学的回顾及思考”的 告,回顾自己在国科大十一年从事软件工程教学的历程,总结从一名单纯软工研究人员向研究与课程教学复合角色转换过程中的收获体会、经验教训,以及对未来如 何培养高质量软工专业人才的一点思考,特别是关于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的改进。
武汉大学应时教授做了题为“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的思考与实践”的 告,围绕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及其学习、构造、再造和应用等方面的特点,在知识学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工程学科的特点,介绍了学好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并铸造专业素质的价 值观念,探讨了突出和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的教学方法,总结了教学实践中的工作体会,提出了需要面对并解决的一些有关的教学问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青山教授做了题为“需求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的 告,介绍了西电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特色,突出爱国奉献价值引领、贯通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以 会人才需求为导 向全方位提升了毕业生实践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 系的实践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所王峰研究员做了题为“浅谈对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期望”的 告, 告结合自己软件工程科研和工程开发中的具体实践,详细分析了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认识;他认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应该包括软件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计算机、 络、通信及电子技术专业基 础知识及实践能力,工程数学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自学及独立科研能力,待人接物基本能力等。
CCF 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IEEE SWEBOK Version 3 软件设计领域编委、北京大学孙艳春教授做了题为“软件工程课程国家标准的制定”的 告,详细地介绍了软件工程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知识点和学习要求、课程实践教学及要求。
CCF理事和杰出会员、信息技术新工科联盟实践教学工委主任、国防科技大学毛新军教授做了题为“基于开源和群智方法的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改革”的 告,介绍了国防科技大学近五年在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及其成果,以软件工程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提出了基于开源和群智的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展示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果包括课程教材、支撑平台、实践案例、软件资源等。
作为本次会议承办方,湖南师范大学软件工程系主任、CCF长沙执委兼秘书长张锦教授做了题为“三阶段迭代式”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实践”的主题 告,系统分享了湖南师范大学探索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理念坚实、项目为核、实践为体、本硕一体”的特点,分享了如何构建多层次的专业理念教育体系,如何构建多层次项目群,如何确立恢复实践主体地位,以及如何打通本硕界限形成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氛围等具体实施问题,引发了与会者的积极讨论与共鸣。
来自企业的三位专家,同样就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企业成果应用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第一位是百度校园品牌部主任李轩涯 告题目为,AI 时代校企合作的重新思考。李经理的 告比较了传统时代和 AI 时代下校企合作的异同,从师资培训、课程合作、学 科竞赛等多个维度为新时期人才培养提供了观点和思路。第二位讲者是华为公司陈军先生, 告题目为,华为可信软件工程探索与挑战。陈先生通过对华为可信软件的理解、华为可信软件工程实践、华为工程师是如何干活的、华为开发作业流的介绍,为大家梳理了华为软件工程师的能力要求。第三位讲者是微众银行产品设计室副经理晋晓峰先生, 告题目为,金融科技趋势及人才培养探讨。晋先生通过介绍金融科技告别是互联 银行战略、技术及人才近况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目前软件人才需求的现状和人才培养思路。
为了进一步就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讨会加入了主题为,如何加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的Panel环节。张锦教授和毛新军教授邀请了李宣东教授、应时教授、魏峻教授、李青山教授、刘宏教授、毛晓光教授等六位专家参与本次Panel环节。各位专家及与会人员就软件工程教学过程中知识的重要性、实践教学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办法、软件工程教学平台和实践环节考核等进行了深入交流,表达了各自 观点和思路,在激烈的思维观点碰撞中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精彩的Panel交流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掌声。本次研讨会通过十一位讲者精彩的 告和一个充满激情的Panel,使大家对软件工程的职业、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以及在培养过程中能力和素质提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对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以及人才培养拓展了新的思路。
会议合影
毛新军教授主持研讨会
李肯立教授致辞
毛晓光教授致辞
代建华教授致辞
刘宏教授致辞
李宣东教授作主题 告
魏俊教授作主题 告
应时教授作主题 告
李青山教授作主题 告
王峰研究员作主题 告
张锦教授作主题 告
孙艳春副教授作主题 告
毛新军教授作主题 告
李轩涯先生作主题 告
陈军先生作主题 告
晓峰先生作主题 告
Panel环节
CCF推荐
【精品文章】
大场面!CCF分部主席、秘书长齐聚广州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