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员 李力可 薛晨
近日,一名乘客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后,在使用滴滴App打车回家之时却遭遇一件糟心事:接单的 约车司机在该乘客上车后取消订单,原本App显示预估价格23元的行程,司机竟要价80元。
问及加价理由,该司机理直气壮:“你要去的是(疫情)‘重灾区’,去了要被隔离。”而与该司机一同在双流机场“揽客”的数名 约车司机也以同一理由加价。当乘客表示将向平台投诉后,该司机还称“你可以随便跟平台投诉我”。最后乘客 警,经警察协调才得以按原价出行。
当前正值暑期出行高峰,国内多地又发现本土新冠肺炎病例,防控形势严峻。为阻断疫情扩散蔓延,发现疫情地区对多处中高风险地区采取了相关防控措施。然而,该名乘客目的地却并非疫情封控区域,并不会影响司机的正常运营。
然而前面事例告诉我们,总有个别人妄图借疫情发财,坐地起价,甚至不惜捏造事实、散布谣言。就在近期河南暴雨灾害中,郑州一酒店用2888多元一晚“天价”欺宰因汛受困的客人,受到监管部门重罚。成都这些司机的行径,无异于暴雨中挂出“天价”的酒店,必须严肃处理。
公开信息显示,此前滴滴出行、美团等互联 出行平台曾因车辆不合规问题受到执法部门处罚。通过接入第三方服务扩展运力,已成多个出行平台在严监管下的共同选择。平台可以引入第三方,但保障用户出行安全和公平交易权的责任却丝毫不容推卸。
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服务盈利的同时,要承担起管理责任,无论对自己平台的司机还是第三方服务商司机都应一视同仁,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同时,机场作为城市的大门,更需统筹好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 会的正常发展,机场管理方和地方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须继续加强 约车管理,对坐地起价等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切实保障乘客合法权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