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错误致全球脑科学15年研究成果作废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新兴的神经影像学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发之血液动力的改变。目前主要是运用在研究人及动物的脑或脊髓,包括正常脑功能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研究,目前涉及的主要方面包括:神经科学、心理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

全球的脑科学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截止目前已经发表了4万份研究成果。不过最近瑞典Link?ping大学医学院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显示的病人脑活活动的图像,存在重大错误。比如,应该活跃的地方没有显示。 而且错误的概率最高达70%。 原因是: fMRI软件设计有bug,所以图像全都错了。

来自瑞典Link?ping大学的研究人员Anders Eklund表示,「fMRI所使用的统计方法事实上很少透过真实数据所验证」。由于fMRI的原理是利用磁振图像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发之血液动力的变 化,这些信 的起伏最后会在检查完成后,藉由软件判别图像并统计数据,来计算出脑活动的区域位置。

而出问题的正是这些软件的统计过程。这篇刊于 PNAS的论文使用了499名健康人类的fMRI数据,并将其分作20组再随机互相比对,获得300万笔的比对数据,最后再用这些数据测试三种最普遍的 fMRI软件(SPM,FSL和AFNI)。原本研究团队预估只有5%的平均误 率,但研究后赫然发现「假阳性」的机率却高达70%

所以,单就科研来说,过去15年发表的4万份脑科学研究 告,因为其研究的数据基础本身已经不可信,可能导致这些成果全部作废。而此事对临床应用的影响尚不确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6月7日
下一篇 2016年6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