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是有内、外 之分,对内是各科室、各岗位的流程化管理、数据同步;对外部是HIS系統和外部医卫管理平台的接入等。身为一个从业多年的医疗IT工作人员,曾在多家医疗机构信息科任主管,也曾长年任职于专业的医疗IT企业。在医院信息科,我最惧的并不是各类服务及设施高频安装和维护;在医疗IT企业,我做得更多的也并不是产品研发,而处理各类数据连接难题。
比如,医疗机构自身的医疗数据存在于其自身的HIS系統或其他医疗系统中,但关于外部的公共卫生服务平台,二者之间却必须有数据交换,通常是从HIS系統录入公卫平台,而数据是不能直接输出的。这本质上属于简单的“复制、粘贴”操作,但要是希望工作流程畅顺,就必须得处理数据连接的难题。
说一说,我这些年协调数据连接时碰到的难题及其处理措施:
1、基本的操作是请软件厂商开放接口,这通常适用在项目合同签订时有涉及协议的情形,且通常均有相应 价不定的后续付费。
2、要是接口涉及的软件供应商较多,则通常交由第三方IT团队介入建设。但也经常因有的厂商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而协调不畅的情形。 即便各个软件厂商配合良好,项目成本少说也数万,多则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这对不少民营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而言,费用预算上难以接受。
3、要是开放接口不易,或费用预算上接受不了,则也有一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人工输入数据。 有一家曾就职的医疗机构就是用的这种由医务人员做这种再次录入的工作。由于数据量大,尽管节省了成本,可是人工和时间成本又上来了,而且准确性不能确保。曾一度让医务人员对信息科的工作能力表示怀疑。
当然,这些都是以往传统的操作。现今,关于接口协调困难、或成本难以接受的医疗机构系統和系統之间的数据互通,我推荐一种新的方式 :用软件机器人处理这方面的在数据录入上的难点痛点。
软件机器人可以执行人工和多次重复的高规律性基本计算机操作,比如复制和粘贴,批量输入。7 * 24小时不间断工作可以大大提升效率,节省人工和时间成本。 因为代劳这种机械工作,软件机器人可以高效完成,而且在准确性上比人工可靠得多。
现在,市面上较为受欢迎的博为小帮软件机器人,在此领域做得很好。它已实现了软件机器人的真正零代码操作。 即便不具备IT背景,不懂得编写程序的一般医务人员,也比较容易专门针对自身工作场景DIY软件机器人分担简单和多次重复的计算机操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