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打车软件打车的乘客,又经历了一次“惊魂”事件。
乘客刘女士遭遇的这次打车“惊魂”事件,再次暴露出某些打车平台仍然存在司机信息混乱、紧急电话形同虚设等问题,从而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亟待引起有关方面重视。
近年来,乘客因使用打车软件乘车出现安全问题的新闻,屡有 道, 约车安全备受关注。按理讲,打车软件和相关平台发展到今天,已有不少时日,相关平台应该把安全应急作为保障乘客出行体验的首要事项来保障。然而,此次乘客刘女士的遭遇再次暴露,一些打车平台在此方面仍然疏于管理和防范。
据新闻 道,刘女士告诉媒体,事后飞猪官方客服联系上她,表示春运期间人多需求大,实在是特殊时期,才出现了这一状况。至于刘女士点击“安全专线”和“一键 警”没反应,是因为担心乘客还在车里,处于不安全状态,所以安全专线会先在后台形成一个单子,由专人评估后再致电。
这个解释,看似有些道理,却经不起推敲。打车平台不能因为是春运就管理混乱,出现接机司机信息与订单上提供的信息不符等问题,表明平台管理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乘客点击“安全专线”和“一键 警”没反应的严重问题更是不可推脱。
对于服务页面的紧急电话为何是空 ,客服表示是由于页面显示错误,导致 码无法通过页面一键拨打,之后会修正这一漏洞。这就说明该平台最不该忽视、最不应出错的环节出现了问题、存在短板。这样的漏洞,可能会使紧急求助的乘客失去获救的机会。对此,相关平台应该立即补漏,整改,相关管理部门对此也需引起重视,督促各平台查漏补缺。
当前,互联 平台发展迅速,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涉及人身安全的互联 出行等领域,规模高速扩展的平台在用户安全管理方面,并没有同步跟进,从而使得本来最应该重视的安全环节却成为短板,这需要引起互联 平台的重视。
虽然刘女士的遭遇因在 络平台发声维权,引起了平台等方面的跟进反馈。飞猪方面表示已联系客户本人并致歉,平台已对商家进行下架处罚,但从该事件中仍可看出,在此类服务中,面临司机信息不符、商家改派订单等局面,用户仍然处于被动境地,而用户一旦陷入困境,应急管理机制也是脆弱的。
从法律上看,刘女士这样的用户和平台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但实际上,用户个人和平台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权利不对称。这样的不对称,常会使得用户陷入消费误区和维权困境。
在 络时代,平台治理需要重视因这种不对称导致用户权利被侵犯的可能性。打车平台有责任堵住自己的安全漏洞,这是其份内之事。(柯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