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源动力。而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依赖于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李冠宇在3月29日举办的2019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软件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已逐步得到提升。公开数据显示,从产业规模来看,2018年实现产值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30%左右。2018年的前三个季度,我国软件产业税收收入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仍高达20.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7.6个百分点,软件百强企业的业务收入增长21.4%,利润同比增长30.8%。
李冠宇介绍,我国软件产业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18年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0.4%,研发投入增长20.4%,软件著作权登记量突破百万件量级,同比增长达48.2%,一批企业走向世界市场,规模以上软件企业3.78万家,从业人数超过600万,人均创收98.07万元。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融合发展呈现新格局。我国软件产业紧随全球产业发展脉动,步入加速创新、加速迭代、群体突破的新时期,产品形态不断丰富,应用领域快速扩展。一方面软件技术加速向 络化、平台化、智能化方向演进,推动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培育形成开放创新生态。另一方面,软件技术加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推生个性化定制、 络化协同、服务和服务型制造等制造业的新模式、新业态,给诸多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工业互联 平台和有工业企业的各个制造环节日益成为制造业的首要基础设施。”李冠宇表示。
李冠宇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这一关键节点,高度认识新时期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切实实现从“重硬轻软”到“软硬并重”的转变,推动“中国软件再出发”,对充分发挥软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 会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下一步如何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李冠宇表示,在坚持应用牵引、市场主导、价值驱动、生态优化、开放兼容的原则下,要重点做好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软件产业战略的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营造有利于软件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二是全面推动重大应用。充分发挥重要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带动牵引作用,引导产用联合攻关、协同创新。
三是重点突破关键软件。加快发展高端工业软件、关键基础软件,培育壮大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开源 区等新业态。
四是深入推动融合发展。围绕工业互联 的战略需求,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发展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新兴制造生态、新型制造体系。
五是完善产业发展的生态。着力提升软件工程化能力,完善软件价值评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应用,建设行业的质量品牌,引导产业可持续发展。
六是加强软件人才的培养。加强软件国民基础教育,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信息技术新融合建设,引导产业人才走向中高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