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幼儿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反正最近特别火。
上世纪50年代时,在丹麦发源出一种新型的、崇尚“解放天性、亲近自然”的教育模式,这就是森林幼儿园。这种幼儿园,后来在芬兰、德国等欧洲地区盛行开来,单就德国就有大约700家森林幼儿园。
孩子们进入这所幼儿园里,不用学文化课,也不用背唐诗儿歌,每天登山、爬树、捉鱼,过着贝爷一样野外求生的生活。
想要吃饭,得上树摘果子,想要做饭得钻木取火……
养猪、养羊,抓昆虫……每天跟动物们各种抱抱亲亲捉迷藏……
孩子们在跟大自然的接触中,敬畏生命,获得生存的能力和想象力。
他们的日常,大多是一行人徒步去深林中探险。
很可能一不留神就深陷泥潭,大家就变成了个泥巴人。
我猜,换做中国,可能立时就会有一大堆奶奶姥姥跳出来说:“啊啊啊啊!怎么能给孩子弄那么脏,这得多少细菌,孩子生病了你们付得起责任吗?”
野外探险要自己生火做饭……以天为被以地为庐,逮到什么就吃什么。这跟我们告诫小孩不能玩火、玩火尿炕的传统思想大相径庭。
自己采的食材炖一大锅黑暗料理,一人一碗,完全没有制定好的每周菜谱。
这要是在中国,肯定又会有一大堆妈妈奶奶跳出来说:“这东西能吃吗?符合卫生条件吗?营养均衡吗?”
体能和课程几乎都是纯天然的,森林里有啥就利用啥,废旧的木屋里躲猫猫、站着打秋千这些事,都应该是“不准去!危险!”黑名单里的实现。
不管是手推人肉车还是集体抓鱼逮虫子,在一般人眼里仿佛就是一拨孩子跟几个训练有素的大人一起穷开心。可在我看来,有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带领,孩子们一定能在大自然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见识很多只有在电视里或者梦里才能看到的事物。
别以为孩子们只会傻玩,练习攀爬能够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一次外出探险过后,老师也会带着孩子们记录所见所学,总结经验。
平时不出去探险时,老师会带着孩子们用采集来的树叶树皮坐漂亮的手工,还会让孩子们数数树干上的年轮,捡木棍教他们最基础的数学知识。
吃完的碗,自己洗干净,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干。
话说,中国的幼儿园,孩子的餐具都是老师洗完还要放消毒柜里消毒的,这种粗放式的洗碗恐怕会引起广大家长的不满吧……
森林式幼儿园崇尚自由和冒险,的确跟我国普通的幼儿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的教育模式新鲜,在鼓励孩子拥抱自然的时候,给他们以天然的智慧。从森林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大多充满创造力和同情心,喜欢照顾别人。
很多妈妈看了之后,怕是都会很动心,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大自然中得其精华成长成世间独一无二的精灵,我看完之后也是“哇”的一脸花痴。
但羡慕归羡慕,我却知道外国的天空,往往跟中国的不一样。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纯天然的环境下,恣意的成长?可是我们真能做到北欧人那样,把孩子扔到大森林里让他们撒丫子使劲儿整吗?
我的答案是,不能!看看热闹就好,别凑热闹,除非你移民去了欧洲,很多东西移植到了中国,就会完全变味。
正所谓,森林幼儿园,总得先有片森林吧,我们的城市里有吗?
这是坐落于北京的某幼儿园, 称纯正的森林幼儿园。
木头的楼梯,刷着绿色油漆的栏杆……我觉得园长应该已经很尽力了,虽然看上去还是很像我们小区里的滑滑梯……
绿色的人工草坪,配以类似迷宫的运动设施……感觉跟我们家丰庆公园里的游乐场没啥区别,我们这儿的草坪起码还是真草……
地面换成沙土,就是森林了吗?周围一大圈的小区大楼,你当我眼瞎吗?这叫森林幼儿园?大灰狼和采蘑菇的小姑娘的塑像应该再来一套,就更像了。
当然,不排除真的有广州之类的地区有自然生态环境来支撑一个幼儿园营造出真森林的感觉。可我想说,外国人的森林幼儿园,不仅仅是有片林子,或者人工栽几棵树的事儿,也不是把滑梯刷成绿的,地铺上沙子就行的。即便是环境能打造出来,但关键性的软件我们真的有吗?
森林幼儿园是让孩子们以大自然为学习空间,老师们因地制宜给孩子们设置攀爬墙、森林索道、传声筒、小木屋等游戏互动环节,重点是老师。
想让孩子去撒野,做开放式的教学,就需要老师有极高的教育智慧,他们要经过严格的户外教学培训,具备经验丰富的野外求生能力以及识别危险保护孩子安全的能力。
此外,老师根据孩子们的个性和特点,分组指导生存技能,如使用道具、基本生物知识、受伤后的包扎技巧和护理方法等。试问,我们前篇一律培养出来的幼师,能有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如果老师的能力达不到,孩子就真的只是3年活泥巴而已。
说句题外话,在欧洲,比如挪威,孩子意外发生的事故而非教师失职造成的是不会追究责任的,这一点在视孩子为眼珠子的中国,恐怕又是一项完全不能克服的困难。没有哪个老师敢冒险让孩子在泥巴里打滚,大荣幼儿园六一组织个泡泡大战,就差一点就因为气温没到30度取消……中国的老师,看的是一群小祖宗。
所以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中国都很难有欧洲原汁原味的森林式幼儿园模式。
接下来,让我们醒一醒,擦擦眼睛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中国式幼儿园孩子的生活吧。
卷子正反面,请大家仔细阅读题目,我感觉我都得理解一会儿。
我当时看到这个试卷的时候,其实是倍感压力的。虽然说,全国都在实行幼儿园去小学化,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的知识,还孩子们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但我想说,您也好歹管管小学吧……
这种等级的试卷,填空、连线、识图、排列组合、看图理解、排除法……甚至于题肢都有汉语拼字要求孩子自己读自己理解,我当时就不淡定,同情地看了一眼正在我旁边蹲着数奥特曼卡片上有几颗星星的傻儿子……
这完全就是一个一年级孩子期末考试的水平!可它却是幼儿园升小学的模拟题……如果不是精心训练复习过的话,孩子毫无准备的裸考一定是一脸懵逼的全程扣鼻屎状态……
记得荣妈上小学前的考试,老师只不过让我从1数到30,然后再从30倒着数到1而已……你可能会问,6岁的事儿你要不要记这么清楚?作为一个完美主义伪学霸,我当时倒数的时候没有数27,直接28到了26,还被老师提醒了,堪称整个亮相中的败笔……这个细节我一直记忆犹新,反观大荣这一代,他们的入学考试明显要不友好的多。
荣妈并不是个虎妈,我也希望孩子能够在爱和自由中快乐的成长,但我依旧得说,5岁以前请尽情让孩子好好的玩,5岁以后,请让孩子认真的学,他们必须提早进入备战状态,因为不教东西光靠老师带着孩子在森林里捡木棍肯定是没办法完成入学试卷的。
大荣五岁之后,无论是幼儿园的老师,还是我们自己,都在非常有默契的配合着孩子的幼小衔接任务。教育局查的很严,严到幼儿园压根不让孩子们背书包。
所以每天上学,就只有小班的妹妹有书包背,反倒是是哥哥落得轻松。因为小班没有幼小衔接的压力,背书包也不可能会有作业或者铅笔盒的东西出现,不怕教育局抽查。
幼儿园其实处境很尴尬,一点都不教,恐怕家长会直接转园,又不能违反政策,所以只能走曲线救国的路线。老师上课教点,练和写的部分就交给家长回家完成。作业不必上交,可以拍照片,也可以自己看着办。
这学期是中班下半学期,大荣现在开始幼小衔接的启蒙,我觉得不算晚。老师的教学进度不快,课业压力也不大,我认为循序渐进是好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弄懂弄对其实没那么重要,反倒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
大荣一周会有三天左右是有作业的,不过是三行拼音或数字,完成起来容易,孩子没有太大负担。目前,写作业这个概念对于大荣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正向的工作,通常回到家让他写作业都是很积极主动的完成,包括全程打酱油的妹妹,在哥哥的耳濡目染下,相信未来在作业问题上也会比较轻松。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西安的普遍现象,但却是我每天在经历的事情。关于如何辅导孩子作业的经验,篇幅原因,你们要是想听的话,荣我下篇详细说。
每一种幼儿教育模式都会有它的利与弊,但我们衡量它好或者不好的标准,是要符合国情。森林幼儿园也好,华德福也好,这些崇尚给孩子爱和自由、启迪孩子自己的创造力的教育理念是真的挺好,但却缺少了很多的 会属性。
外国的孩子,有外国的升学体系,中国的孩子,有中国式的升学体系,在教育的理念上,我们不能过度西化而致使与实际情况脱节。
趁现在,孩子还没有进入大班之前,好好带他去看世界,拥抱自然。见世面这种事,只要走出家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有一双洞见智慧的双眼。
捉昆虫、看星星、锻炼意志品质、学会做家务这些事,并不是只有森林幼儿园才能教会孩子,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
孩子是一张白纸,关键在于教他的人,而不是在哪教。
每个孩子的成长,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遗憾,遗憾当时没有让他干这个、没有告诉他那些,可在我看来,有什么要紧,其他的方式教会他不就够了吗?
幼儿园不能洗碗,回家教他洗不就得了~
自己的幼儿园的被子自己去晒咯~
没有丛林里的负重前行,超市一小时游也可以负重前行啊~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是一样的嘛~
昆虫又不是只有森林才有,有土的地方就有啊,爬树摘果子也不是很难办到,哪里的郊区没个樱桃园草莓园了还~
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即便是现阶段幼儿园体制并不完善,设施也千篇一律,但我总觉得教育孩子,重在人,生活在水泥墙里的孩子,也同样可以有爱这个世界、包容万物的能力。
森林幼儿园的确很美好,但我只想过好眼下的生活。如果有时间,就多带孩子出去玩吧,过了5岁这个节点,想要出去玩,你还得看孩子的日程允不允许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