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我是XX公安局的民警,你涉嫌藏毒、洗黑钱……不要泄密,按我说的去做。”
说起冒充公检法诈骗,估计很多朋友已经耳熟能详了,这听起来老旧的诈骗手法,旧瓶子不时换点新酒,但却总能骗到人。
案件情况
8月17日上午9时许,小陈(化名)在家中接到一个自称是珠海市公安局执法大队“民警”的电话,“民警”告诉小陈她的银行卡账 涉嫌洗黑钱,还能准确说出小陈的个人信息。
小陈一听就慌了,否认与案件无关。
民警告诉小陈,想洗脱嫌疑要加一个“北京市朝阳公安分局”的“李警官”QQ。
接着根据“李警官”的要求,小陈关掉定位和微信,下载一个“ 上案件中心”的APP。随后,在骗子一轮又一轮从第三方支付平台到某银行账 的复杂操作指引下,小陈已然迷糊,殊不知所谓的“ 上案件中心”APP其实是“木马”程序,获取了小陈的手机权限并截取了其相关账户的账 、密码及验证码,钱已流入骗子的账户。
操作结束后,“李警官”告诉小陈没什么问题,等待解除嫌疑的结果,小陈安了心。之后他与家人提起此事,家人发现不对劲,一查流水,11万存款已被转入陌生账 ,这才赶忙 了警。
公检法诈骗为何频频得手?
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急于证明自己清白,洗脱嫌疑的心理来进行诈骗。
一般诈骗分子都自称公安机关或其他政府机关,告知受害人卷入某起重大案件,后果很严重,造成受害人的恐慌心理,从而达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进而诈骗。
现在,此类诈骗的手法发生了很多变化。
在骗子取得受害者信任后,不仅仅用电话遥控指挥转账,还会通过 络聊天等方式,向受害人发送伪造的警官证、通缉令等信息,让受害者深信不疑。
怎么识别真警察?
冒充公检法诈骗里总有“警察”在某个环节出现,那么怎么识别呢?
1.真警察不会通过QQ办案,警方不会通过 络给当事人发布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
2.真警察绝不会要求你躲避家人、朋友通过电话或沟通。
3.警方从未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凡是通过电话、QQ、微信等 交软件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行为,请一概不要相信,不要回复,不要点击陌生链接。
如果还有疑惑,遇到类似情况,第一时间拨打110或者前去就近派出所,真警察会帮你避免被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