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不可欺,ofo请三思

王石川中国 特约时事评论员

你的ofo押金退到了么?据 道,很多ofo用户都遇到押金难退的问题,万般无奈,有人想出了假装外国人给ofo写信的方法:“给自己建立了一个新的人设:来自加州,在中国生活了两三年,中文不太好,做事喜欢上纲上线。然后以这个人设为基础,写了一封退款邮件,看看有没有作用。”结果呢?ofo不仅很快退还押金,其团队还回复了一封英文邮件来道歉……

此事真假?尚需求证。如果属实,不免让人感慨万千:就ofo小黄车这嘴脸,此时不黄更待何时?

ofo押金难退,地球人都知道,作为ofo的用户,笔者不胜其烦。据 道,浙江宁波一用户想退押金,打了100多个电话,无果。向APP的在线客服求助,系统显示,当日ofo咨询的在线用户量惊人,当时ofo单车咨询的人数有6000多个,该用户从早上七点半排了两三个小时仍然无果。这不是极端案例,押金难退,投诉量暴增绝非新闻。

有 友追问,ofo宣称押金可退,却将押金挪为它用,事前没有声明任何风险,这跟易租宝、泛亚诈骗有什么区别?是不是诈骗,当然需要法律认定。但ofo一系列动作让人出离愤怒,比如退还押金的界面已经灰暗,打不开,这不是赤裸裸地耍无赖吗?再比如,已经危机重重,遭遇千夫所指,ofo方面却表示:运营一切正常,因人手有限有时客服较繁忙……所谓的“一切正常”不是公然撒谎吗?

具体到此事,用户是外国人就屁颠屁颠退款,还附信道歉,更是节操碎了一地。试问,国内用户为何享受不到这一待遇?连退还押金也分三六九等,如此看人下菜碟,还有起码的企业伦理吗?

有 友认为这是崇洋媚外,并指出:“不退押金是一耻:重外轻内是二耻。为商存二耻,创业为哪般?”这种判断不是扣帽子,确有几分道理。ofo公司得讲究为商之道,得遵守法律法规,也得直面用户的正当诉求,得满足用户的正常情绪。

当然,对ofo不退押金一事不能停留于道德谴责,更应该启用法律究责。日前,针对难讨押金现象,业内人士建议,“如果押金没有退回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9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二)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是,相比一两百元的押金,诉讼成本较高,谁来帮帮广大用户?对此,监管部门是不是该过问?

日前,中消协公布《2018电商行业消费数据 告》称,随着共享经济部分企业频繁曝出挪用押金、企业倒闭、退款难等问题,共享经济的投诉量在2018年呈现上升趋势。在共享单车投诉中,问题最多的是“退押金难”,占比高达71.8%,其根本原因是共享单车企业倒闭,行业缺乏有效监管。问题摆在那里,谁来解决、如何解决?众所周知,去年年底,中消协曾向公安机关提交刑事举 书,举 酷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涉嫌刑事犯罪,申请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拿什么降服无良企业?法律!

恐怕没有谁希望看到ofo小黄车垮台。毕竟小黄车黄了,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用户——有消息称,押金多达数十亿元。创业不易,用户能体谅,但是谁来体谅用户?小黄车的创始人和高管们扪心自问,对得起用户信任吗?如果缺乏商业伦理,以后再创业谁人敢问津?如果不尊重用户,不怕被钉在耻辱柱上受到挞斥吗?

有 友恳切地说:ofo即使你真的不行了,请你有尊严地离去!但愿这话能够被ofo的负责人所知悉。有尊严地离开,胜过在耍花招、玩把戏中受到唾弃而绝命。用户不可欺,ofo请三思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1月15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