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电商以令诸侯,前装车联 企业开始火拼后市场

远特科技是中国最早从事Telematics业务的企业之一,目前已为4家自主品牌和2家合资品牌的车厂共20余款车型提供车载终端产品,主要包括长安in Call、吉利G-netlink系统。虽然已攻进前装市场,但在与远特科技常务副总经理白新平的交流中,求存感、求变感尤为强烈。

来看车联 巨头扎堆的现状,苹果推出的Carplay和谷歌推出的OAA,以及最近百度CarNet,腾讯路宝,都在以自家名义搞汽车生态。一家技术型小企业怎样在竞争狭缝中突围?拥有产品落地的远特科技对车联 有哪些认知层面的拨乱反正?

破围点在哪儿?

阿里巴巴参谋长曾鸣在解释电商系统时,意识流地注解到:“生态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就像杭州昨天温度跟今天就差了十度,马上桃花开了,梨花开了,不太由你掌握的。”这般风云诡诘用在当下车联 的进阶上,同样可取。不同的是,多的是概念的先行先死,少的是落地的实打实。

远特虽有成熟的落地方案,却也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安全、导航等服务之后,要做哪些内容拓展?用户数、使用量迟迟封闭在品牌之间,走量慢如何破?长远角度的车联 发展又该有着怎样的先行意识?

1、前装攻坚,后装补给

白新平介绍道,远特在2014年的用户数计划拓展至百万级。除去前装车厂的10万用户总量,剩下的目标跑量主要依托后装。“这也是我们的定位,横跨两个行业,所以也比较累。”

后装介入本身也是资源问题,经销商、4S店等B端安装点的地推,捷径超车暂不现实。如何说服业已成型的安装模式易主,没有强大的引流资源、来钱渠道,长线返流等几无可能。这就引出了远特的第二点思考,核心定位为服务落地,如何变“硬”为“软”?

2、硬件和服务的分离

远特最早做硬件出于市场上产品线的缺失,“以前能够做出好的车联 终端的企业太少了,原来的DVD厂家都不愿意革自己的命,他们做的终端都是DVD导航。你让他做一个接近车联 的终端对他来说没有积极性也没有意义,因为投入研发、投入精力的成本太高。”

风云易帜,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硬件终端延展至软件服务带来的可观畅想。“硬件不是远特未来的核心战略,我们的定位是整个后台的开发和建设O2O资源整合。”随之而来的硬件(甚至包括终端的操作系统)开放式合作大可畅想。

如何执行?

目的地已经设定,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怎么走过去。白新平从车联 服务的多元化整合、服务内容的细节落地等一一注解。

1、常规服务的远景延展

导航、安全,这些初级功能早已不是竞争核心。在车内精准嗅到用户需求并能最便捷的帮助达成,这是涉足车联 企业所需要的。

那么,朝向落地功能有哪些可做?举个最生活化的应用场景,酒后代驾服务。一个小切面,原本只做北京地区,但现在支持全国41个城市的酒后代驾服务。另一个日常应用场景在于加油。加油灯亮了,车主不知道什么时候没油,远特要做的就是明确告知车主还能继续的里程数,并提示没油之前有几个加油站可以去。

远特对线上部分通通不会再整合,“谁便宜拿来用就行了。我们整合的概念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在原有的服务做提升和改善,包括聚合。”

2、借靠电商新贵做后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4年4月5日
下一篇 2014年4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