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课替考族月入数千的背后

据了解,目前替课的行情是,每节课45分钟收50元到100元不等,这个价钱是三四年前的两三倍。有些替课的学生每周能替十几节课,每月收入数千元。替课价钱则与距离和时间相关,比如学校越远价格越贵,课程时间越早价格越贵等,而课上需要做笔记以及需要应对课堂提问等附加项,同样需要额外增加费用。

替课找的大多都是公共课和选修课,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英语等。由于公共课老师要给100多名学生上课,老师也不是认识每个学生,考勤仅仅是通过点名、提问的方式进行,所以有同学点到了,回答问题了,老师就认为是该生上课了,没有办法来判定是不是替课的。替课群体大部分都是在校生和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替课只为赚取外快,到期末,也会有人需要替考。

课程“无聊”、旅游与课程冲时间冲突等是学生们寻找替课的原因,“公共课太无聊了,去了也是听老师读课本、讲ppt,反正最后考试都得重新自学”“平时考勤、课上成绩能占到期末总成绩的30%”“公共课最多就是点个名,找人替课很方便,出去玩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为逃避学习把上课摆上交易平台以纯粹市场的方式去处理,为获得学分花钱请人冒名顶替参加考试,为参加自认为更重要的活动而放弃应该被视为天职的上课。专家认为,找人替课是学生缺乏责任感与担当力的表现。又想要学分拿文凭,但是又不肯脚踏实地上课学习,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同样也是在破坏 会的诚信体系。

为防止学生逃课,一些高校除课上点名外也采取了很多办法。像打卡上课、指纹签到等。甚至有学校老师每节课后,拍摄教室同学合影,作为“证据”。学生找替课当然是错误的做法,难辞其咎。但是,一些课堂和课程缺乏吸引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教师继续采取‘填鸭式教育’,这种情况只会愈演愈烈。一方面,学校要强化校纪,大力打击替课行为;另一方面,也要提升教学质量,对于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和教师进行整改,要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增加课程多样性,让学生爱上上课,‘替课热’自然而然就会受到遏制。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学校只是驿站,不是终点。面对替课替考的种种现象,已经是成年人的大学生们也要铭记:有些事可找人替,但人生的道路上,必须自己“签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6月19日
下一篇 2019年6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