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拟35亿美金收购日本国际电气株式会 (Kokusai Electric),因在最后期限没能得到我国监管部门许可,不得不宣布放弃收购,并赔偿1.54亿美元解约费。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在高科技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任何一家企业想通过收购同行取得行业垄断地位,很难了!
我们先回顾一下这起收购案。
应用材料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硅谷,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软件供应商之一。应用材料生产的设备,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显示屏、太阳能电池等制造过程的薄膜及晶体沉积设备。
上世纪80年代,应用材料公司的产品就进入中国。2001年,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设立中国地区总部。后在北京、天津、苏州和无锡等多处设立办事处和零配件仓库,并把上海作为其全球技术培训中心之一。
国内著名的半导体制造商如中芯国际、上海华虹、上海先进半导体、宏力半导体等等都是应用材料的客户。
日本国际电气株式会 ,原属于日本日立集团旗下,后由美国KKR集团控股。国际电气以生产用于硅晶圆上覆盖薄膜层的薄膜沉积设备著名。
2019年7月1日,应用材料公司宣布将以22亿美元现金从KKR手中收购国际电气。随后,提交相关国家监管部门审批,已经获得了美、日、以、韩等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因芯片行业估值普遍上涨,今年1月,应用材料将收购价增至35亿美元。看来,应用材料是志在必得!
然而,对于这起收购,行业客户及监管机构看得很清楚,收购完成后必将形成行业垄断,对我国相关企业构成很大的风险。因此,不放行,就很正常了。
那么,为什么思科收购Acacia及Marvell收购Inphi都放行了,偏偏应用材料收购国际电气没有放行?应用材料委屈吗?
我们认为,各个收购案有各自的不同情况,监管机构一定经过了充分调研,并征求了行业客户的意见。
其实,半导体行业的收购案未获批的,应用材料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几年前,高通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在其他相关国家都已批准的情况,也是我们没有放行,高通不得不放弃收购,并赔偿20亿美金违约金。高通是最大的无线通信芯片商,恩智浦是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商,如果两者合并,垄断影响力可想而知。
还有,在审批路上的,英伟达(NVIDIA)以400亿美元收购ARM案,据说已经不止一国强烈反对了……
其实,应用材料真不冤。还记得,多年前华为在他们那边的多起收购案都被否了。2008年华为收购3Com公司案,2010年华为竞购摩托罗拉案,2011年华为收购美国三叶案,无一例外都被他们阻止了,理由都是那个惯用的说辞。
综上,应用材料收购案未获批的风向标意义在于,任何一家企业想通过并购垄断一个行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除非在中国没有业务,跟我们无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