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深度 |铸造航空装备的“中国魂”——“天脉”操作系统科研攻关 道

“计算机操作系统等信息化核心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在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受制于人的问题必须及早解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20日中国工程院一份建议上的批示。这项重要指示凸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信息技术的核心设施——计算机操作系统自主可控的迫切心情,以及我国在上述领域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2014年7月1日,中航工业计算所研制的“天脉”机载操作系统产品通过国家组织的设计定型审查。消息一经发布便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也成为我国在操作系统研制和自主应用方面的重大突破。美国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在2014年7月17日《中国简 》头版头条,以“打破西方垄断,中国军事创新结出果实”为题的文章中特别提到“这两款(‘天脉’系列)实时操作系统的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目前已被中国军事国防系统采用……这对中国军工业的意义重大。”目前天脉操作系统已成为航空装备唯一的国产操作系统产品。

从2002年开始,面对航空装备大量使用国外操作系统的窘境,计算所作为主要承研单位,深知航空装备使用国外操作系统必然带来国防信息安全隐患,在技术上长期受制于人,不利于国内基础软件的发展,于是下定决心开展进行自主版权的机载操作系统研制。由于国内基础软件技术水平薄弱,研制团队克服了没有研制经验、没有技术借鉴、没有资料参考等困难,先后突破了自主化内核技术,时间、空间的分区化隔离和健康监控技术等关键技术,于2007年完成了天脉1、天脉2机载操作系统及开发环境的原型研制工作,并在型 中得到使用,为后续的操作系统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

项目团队直面挑战、顽强拼搏、集智攻关,坚定走独立研制之路

2008年,基于天脉操作系统原型的技术积淀及应用成果,天脉操作系统得到了国家重视,作为首个国家独立立项研制的软件装备得到了立项批复。作为首个软件装备,研制团队克服了研制经验缺乏、机载高安全软件流程缺乏等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国内最早独立实践了国际民用机载软件的适航规范DO-178B对最高安全级别A级软件要求,全自主开展需求、分析、设计、验证等工作,实现了团队、管理、产品等全方面的成功,为机载等领域的高安全软件研制树立了标杆。

项目团队迎难而上,研讨技术难点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上级机关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参研团队的共同努力,首款高安全、高可靠的“天脉”系列机载操作系统研制成功并批量装机应用,软件综合性能优于最新一代装备使用的国际同类软件水平。“天脉”操作系统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也第一次实现了我国在机载操作系统领域的自主可控与安全可靠,赋予了国产航空主战装备真正的“中国魂”。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全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4月7日
下一篇 2016年4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