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手机App进行适老化改造,却还是引发老年人吐槽

第48次《中国互联 络发展状况统计 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10.11亿 民中60岁及以上 民群体占比达到12.2%, 民的增长主体由青年群体向未成年和老年群体转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从2021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手机App适老化改造,购物、聊天、打车、新闻等涵盖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手机软件纷纷开发出“老年版”。但也有不少用户反映,部分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并不十分理想,并且普及率较低,具体情况究竟是怎样的?

多款App进行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但部分软件操作相对还是复杂

为了保障老龄用户的权益,2021年1月,工信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互联 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在使用互联 等技术时遇到的困难。

一位老人表示,现在手机要退出App,要往上滑往下滑,滑到哪里都不知道,“我孙女给我下了个短视频App,有时候退出后,声音还在,但是画面不知道去哪了。这对我们来说有些难。”

线下服务需要跟上 推广不深入与商业价值不高有关系

近年来,由于电信 络诈骗多发,部分老年人对 络有抵触心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发展部部长冯敏慧认为,弥合数字鸿沟仅仅靠科技改造还远远不够,线下的服务也需要跟得上。

“我们设置了很多环节,模拟各个支付场景,比如在医院里有电子医保卡的使用,还有电子支付如何在互联 上购物等,这些场景我们都会来教他们使用。希望通过蓝马甲志愿者的一对一的教学,能够让老年人适应数字生活。”

东南大学 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宋宇波指出,其实推出更方便使用的老年版 站或软件,从技术上并没有难度,之所以推广不普遍、不深入,与这些老年版软件商业价值不高有一定关系。

适老版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界面要简洁,现在很多App非常复杂繁琐,并不是为了方便操作,而是为了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更多地关注一些相应的广告或者推送。

第二,字体要大,现在为了塞入过多的信息,字体往往都是非常小的。

第三,操作的逻辑要简单,很多操作会诱使你进行多次跳转,老年人本身就不是现在App的主要客户群对象,所以做老年人版本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公益行为。

专家:不仅仅要依靠科技 更需要有人情味和同理心的服务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表示,根据此前的调研,尽管在适老化改造方面很多App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不少App的改造仍然流于表面。

“仅仅是把字体放大,而且更多的放大是一级页面,二级页面和三级页面都没有放大,就是为了应付政策或者应付 会的呼吁,因为老年人并不是他们核心服务的群体。真正的改造要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去做。”

刘兴亮指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需要两条腿一起跑,不仅仅要依靠科技,更重要的是有人情味和同理心的服务。

“因为老年人可能由于记忆有问题,有的使用会忘记等,所以我们一定要线下做服务,‘科技+服务’是解决适老化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所以我们的数字化体现了一个 会的发展高度,数字留白体现了一个 会发展的温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