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靠查重软件防论文抄袭?只是治标不治本)
论文查重率是近年来为防止学生毕业论文和期刊投稿论文发生抄袭现象的一种事前预防措施。
事实真是如此吗?非也!
浮躁的风气必然影响到高校每一个人。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硬性规定、硕士生毕业要求发表论文、博士生要求SCI(含因子)论文、导师晋职有论文数和因子的要求,这一切“论文”使得象牙塔里的人们不淡定了。
在高校考核以论文为重的指挥棒下,在当前学生毕业要论文,教师提职要论文,申请项目、评奖、头衔都要论文的大背景下,为了个人利益,论文抄袭成为必然!
自己做不出来、写不出来,于是乎就找人代写,就抄袭剽窃,就编造。
只要有论文,“英雄”不问出处,名利双收,造假之风由此泛滥成灾。
为遏制抄袭,查重率也就应运而生。
重复率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并非文字不同就没有抄袭,也不是重复率高就一定是抄袭。
抄袭严格说是个人诚信问题。
诚信不是从写论文开始的,而是从小到大过程中耳濡目染一点点熏陶出来的。
诚信的对立面即是不诚实、造假和欺骗。
如果一个人写文章时全凭自己的思路去写,而没有直接拷贝的话,不可能有抄袭发生,如同考场答卷一样。
即便观点相同,也只能是英雄所见略同的巧合而已。
若是把别人的思想“化为”自己的思路,即便没有相同文字,也是抄袭。
只不过前者是低级(显性),后者是高级(隐性)而已。
所以,查重只对低级重复(拷贝)有效,而不适用于高级(思想)抄袭。
查重率只是拷贝率的检测而已。
而高级抄袭的危害更大,因为靠抄袭成名者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主导权,当然这已不是查重率的问题了。
还有一个引用问题。
引用必须标明出处,但问题在于即便改写,仍然是引用(因为不是你的思想)。
但有时背景介绍时,又必须引用。
涉及敏感问题的引用必须是原文,否则有断章取义之嫌。
引用不当与抄袭还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
以前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似乎是学子文人们默认的写作潜规则。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小学起就背唐诗写作文,就反复“抄袭”古今中外名人的至理名言,甚至记在脑海中,张口就来,朗朗上口;抬笔就写,一气呵成,形成一种写作的固定模式,以为引述他人名句文章才能增色。
到了中学大学研究生已养成习惯了。加之 络的发达,各种信息都有,很容易剪切、粘贴,如快餐一样就造出一篇拼盘式论文。
习惯成自然,抄袭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想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抄袭问题,需要全 会的共同努力。
一是主管部门,学校不要把论文作为考核唯一标准;
二是让象牙塔回归本来学术氛围;
四是打假落到实处。
若这些做好了,抄袭才有可能杜绝,查重软件也不再有市场。
北大:学术把关不严 确认翟天临学术不端同意其退站
“不知知 ”翟天临为何会人设崩塌的如此迅速?
青年演员翟天临2019年1月10日赴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到后,又于2月16日退出,前后历时仅30多天。若未遭遇“学术打假”,他按计划将在此参加为期两年的课题研究“文化产业价值链的研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