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频遭电话骚扰?原来你的信息早已被明码标价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各种推销电话、骚扰电话接二连三

刚买了房,多家装修公司就找上门来……

房产公司、中介公司、装修公司……

究竟是谁泄露了你的个人信息?

近日,无锡惠山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非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挖出一条通过非法获取、交换、贩卖无锡本地各大小区业主信息的犯罪产业链条,涉案公民个人信息量达500多万条。

聊天群内倒卖小区住户信息,犯罪链条浮出水面

今年3月,无锡惠山警方在工作中获取线索,某装潢公司营销人员李某某在 络聊天群内买卖无锡多个小区业主个人信息,涉及交易信息量1万多条。

无锡市公安局惠山分局钱桥派出所民警周庭瑜介绍,警方随即对其进行了摸排侦查:“我当儿子,一个女民警当老婆,一个老民警当我爸,我们到现场假装要装潢房子,跟他谈生意。他们在那里谈,我在他的电脑上发现了大量的无锡市小区住户信息。”

专案组对李某某所在装潢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发现他电脑和手机内存放大量无锡各大小区业主信息,内容主要包括楼盘名称、业主姓名、身份证 、电话 码、楼栋 、房产面积等。据李某某供述,大量房屋业主信息来自于同样从事装潢行业的周某某。其长期热忠于收集、交换无锡各大小区业主信息,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量十分惊人。

随即,专案组又将周某某抓获归案。办案民警在嫌疑人周某某手机聊天软件收藏夹内发现了数百个以无锡各大小区命名保存的业主信息,涉及业主身份信息50多万条。据周某某交代,其通过购买、交换等方式收集无锡各大小区楼盘的业主信息,并将信息通过赠与、交换的方式转递给老乡、同行等用于拓展人脉。

至此,一条专门从事倒卖、交换无锡各大小区业主信息的灰色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

业主信息被明码标价,一手信息更值钱

随着侦查的一步步深入,专案组顺藤摸瓜,梳理出了具体贩卖公民信息的犯罪链条十余个,查清涉案人员之间勾连情况,很快摸清了一个涉及家装业、房产中介业、地产开发业等多个行业的信息贩卖 络。

警方发现,大量中介、装潢、房产销售公司的从业人员在 上非法大量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如果是新楼盘业主的一手资源,信息的打包价可能在5000元甚至数万元。若是已转手的二手信息或者老旧小区业务信息,则售价会在2000元左右或者更低。“一条公民信息,开发商楼盘里面人发出来是5-10块钱一条,到后面经中间商转到下面人就是一两块一条。”周庭瑜介绍说。

目前,警方已抓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嫌疑人15名,涉案人员来自家装业、房产中介业、地产开发业等多个行业,涉案公民个人信息量达500多万条,非法获利近百万元。

江苏广电总台无锡中心站 刘康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4月12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