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也能尝出酸甜苦辣 浙江工商大学师生团队研发甜味检测仪

田师一老师在和学生讨论

在食品开发过程中测一个甜味的传统办法,最好的是通过感官来品评。但感官品评需要上百个人,这对企业来讲要求太高了。

近日,浙江工商大学的一支师生团队研发的甜味检测仪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作品还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获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通过机箱、传感器、电脑软件

就能读取食品的甜度

甜味检测仪是由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十多名学生创作,田师一是这支团队的指导老师。说起甜味检测仪,田师一满脸自豪地推荐身旁的大四学生赵柏盛。

赵柏盛是此次“味之极”团队队长,他说,甜味检测仪主要由含有芯片的主体机箱、传感器、电脑软件三个部分组成,只要将要测试的食物放进去,就可以读取食品的甜度。

听着有点神奇,那么这台检测仪是怎么做到的?

“传感器会与食品中糖的成分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然后再将传感器的信 跟人的感觉信 建立对应关系,最后得出人的甜味感觉。”田师一说,“传感器就像人体的舌头,机箱就像大脑,读取食品甜度,而且能以数值的方式显示。”

田师一的团队不但有本科生参与,还有研究生和博士生,他们一直致力于做电子舌的研究,通俗的说法就是用仪器来模拟人舌的功能。

“电子舌主要研究五味,酸、苦、鲜、甜、咸,这次我们研发的是甜味检测仪,接下来,我们将开始研究酸味检测仪。”田师一透露,目前项目团队已经在和多家食品企业接洽,计划将仪器运用到生产当中,市场预期良好。

项目研发用了多年时间

团结和坚持催生金奖

田师一说,开发检测仪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参加比赛,但能在国赛中拿金奖真是一个惊喜。

“不是冲着比赛而做实验,而是单纯地搞科研。后来正好有个机会可以参加校赛,我就带着他们去冲金奖。”田师一说,“这个项目做了这么多年,中间反反复复也经历过不少失败,靠着一股韧劲能坚持拿到国赛金牌真的不容易。”

这条路上,田师一带给团队的经验与技术上的指导是同等宝贵的。他说,希望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守在河的渡口,把求知者迎上渡船,又将他们送上了理想的彼岸。

“当初自己做项目时更关注内容怎么改和表达个人的想法,而在做指导老师时要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研究,关注的是参加队员在这个过程中能否有所收获,有所提升。”田师一说,科研精神需要传承,希望能让科研中专业、进取的精神在代代师生中延续。

能在全国大赛上获奖,田师一和团队成员都表示多亏了团结、坚持。为了研发这个项目,团队成员早早地进入实验室,基本没有休息。

“队员们基本都大四了,忙着上课,忙着考研,时间很紧张。但彼此都会相互协调,尽量凑在一起做实验和准备比赛,大家的凝聚力还是很强的。”队长赵柏盛说说。

对于喜爱研发的学生,田师一希望他们能够尽早走进实验室,动手做实验,把学到的应用到科研上来。“必须做好经历失败的心理准备,不断失败后再不断进行优化。”

田师一说,如果有机会参赛,他非常支持学生参加,“参赛过程本身就是给你提供经验和教训的最佳时刻,这样一个平台也能让你开阔视野,接触到你平常难以接触到的人和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11月11日
下一篇 2016年11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