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打算做一个运动赛事类的App,主要功能是定制体育赛事,为了解市场上已有产品,笔者对运动健身行业和相应产品做了市场分析 告。
一、行业背景
大众体育,指普通民众资源参加且参与门槛低的,以健身、健体、娱乐、休闲、 交等为目的,一般不追达到高水平的体育运动,大众体育行业涉及运动健身APP、体育资讯APP等。
当下,人们的运动健身需求日益高涨,健康运动结合高新技术、线上化及大数据的应用趋势明显。根据《2020年第3季度中国运动健身市场研究 告》,在疫情的影响下,居民的健身与健康问题,成为全国性的 会话题。
运动健身行业受多方面宏观因素影响,接下来笔者就从PEST模型入手,分析运动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1. 政治环境
体育产业相关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群众体育发展 告(2018)》以及大数据相关的《促进大数据发展纲要》是运动体育行业发展的政策核心。
2. 经济环境
近年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地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年我国经济同比实际增长2.3%,完成的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人均GDP接近7.25万元。2020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22万元。
3. 会环境
中国大众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力与消费意愿逐年上升,生活方式快速转变升级,但诸多广泛的健康问题随之而来,这促使大众的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高,越来越多人愿意通过主动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根据WHO研究显示,中国仅有14.1%居民不经常运动。尤其是疫情期间,人们的心理健康受到巨大冲击,保持健康成为人们最基础的运动诉求。
4. 技术环境
在移动生活的时代下,科技的应用为行业的升级起到了助推作用,keep等互联 企业带动大众运动健身生活方式的转变升级,大众体育+互联 类产品服务快速被市场接受,用户量逐年上升,用户需求不断分化,推动互联 运动行业快速发展成型。并且随着5G浪潮的到来,未来的运动健康智能设备将进一步实现设计个性化、功能精细化,为用户带来更加精准的体验。
5. 小结
由于政策的支持引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人大众的健康素养提高,在未来短时间内,线上运动健身行业仍成上升趋势,且伴随着技术的成熟,线上运动健身将会迎来新的转折发展点。
二、市场分析
1. 市场规模
据艾瑞咨询2018年《中国运动健身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不仅健身用户规模可观,而且体育用品的消费的增速提高,体育场馆的规模持续扩大,健身教练的从业者数量也不容小觑。
2. 投融资及巨头布局
据商业化VIEW调查研究显示,中国运动健身行业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截止目前,互联 运动健身领域尚未出现IPO案例,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运动健身APP经过探索期、爆发期和成长期,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当前存在大量B轮及以上轮次的融资企业。
从运动健身App全行业来看,Keep、咕咚、悦动圈等成立时间更早且完成多轮次融资的头部产品,月活用户数基本都在千万级别,且产品形态逐步丰富,商业化模式较为成熟。
3. 小结
中国运动健身行业已进入到了成熟阶段,竞争激烈,头部企业已出现。融资已经历爆发式增长趋于平稳,市场趋于饱和,但外部环境仍给了很大的激励刺激作用,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当下,要想在运动健身行业分一杯羹,则需要进行新模式的探索,在增量市场寻找发展机会。
目前,市场上还未有发展成型的运动赛事类APP,我们在此赛道上布局,并且提供传统健身服务,或许会更受资本青睐。
三、用户分析
1. 目标用户基本画像
MobData研究院2019《运动健身人群画像 告》显示,性别以男性为主,占比60.4%,年龄25-34岁占比38.8%,其次为18-24岁,占比26.7%;从职业分布上看,企业白领占43.7%,月收入5-10k居多;从城市地区分布上看,运动健身人群集中分布在一线,新一线城市,其中占比最高为北京、上海、重庆、深圳。
1)目标用户细分
QuestMobile2021《运动健康人群洞察 告》显示,运动兴趣人群可主要分为四类,分别为关注健身、减肥、球类体育和广场舞人群,其中关注健身人群以男性为主,多活跃在下沉市场;关注球类体育用户也以男性为主力人群,并且场地及设施条件更加优越的城市成为该人群首选,从活跃用户数和KOL数量分布来看,篮球目前是最受欢迎的球类体育。
同时需要注意,对于运动健身人群来说, 交越来越成为运动生活中的重要环节。运动健康 区类产品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能够互相交流的平台;其中,转发赞、互动聊天和浏览学习内容是用户最喜欢的线上 交方式。
2)小结
目标用户的基本画像为年龄在35岁以下、热爱球类运动(或其他健身运动)、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企业白领或学生,他们热爱生活、喜欢 交,也有一定的消费意识。
2. 目标用户运动场景
根据艾瑞咨询《中国运动健身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显示,中国运动健身人群在运动场景选择上有39.9%选择户外公共区域,18.3%选择体育场馆,其中,对于运动项目人群,39.9%选择体育场馆,可见,体育场馆仍然是运动项目人群的主要运动场景。
在运动场景选择考虑因素上,健身房的主要优点在于有专业指导,户外公共区域在于方便性高,体育场馆的优点主要集中在有健身同伴、自由度大、方便性高。在对运动场景的期待上,用户期待更加完善的场景设施,更加充足的运动空间以及更加便利的地理位置。
1)小结
目标用户在运动场景选择上多为户外公共区域和体育场馆,体育场馆需要有完善的设备、充足的运动空间,还需要增加其他优点,如提供专业的服务、有健身伙伴,同时需要考虑距离的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目标用户的运动场景也更加多元化,主要表现在小众运动场景的崛起,包括滑板、马术、拳击等,所以也可以提供此类运动场景。
四、市场竞争策略
1. 商业化策略
1)典型产品融资情况
运动健身App依靠积累的规模化用户及数据资源,加之App多样化用户产品形态,具备了多元化变现能力。其中,线上变现层通过深挖用户消费需求形成了一系列增值服务产品,包含了内容、硬件、电商、服务等多种变现产品。红框标识为我们产品可以发展的方向。
2)典型产品的2C变现业务现状
运动用品(2C电商)及广告产品(2B产品)是运动健身App覆盖度最广的变现产品;智能硬件是头部App的标配变现产品(软件+硬件)。
Keep推出了智能健身房产品KeepLand与线下体验店KeepStore,咕咚推出线下体验店CODOONIN;PGC课程(Keep、咕咚、悦动圈)通过直播变现,PUGC/UGC课程以短视频形式为 区增加粘性,同时为直播变现(糖豆的礼物打赏)场景导流;Keep、咕咚、悦动圈均推出会员服务进行权益整合售卖;赛事活动及衍生品(赛事旅游、赛事周边、装备销售等)成为重要变现产品。
3)典型产品的2B变现业务现状
广告产品是运动健身App在实现规模化用户后的通用变现产品,但受限于运动健身App用户规模、使用时长、使用频次等关键变现因素,该品类广告市场规模尚处低位,但由于掌握了用户运动大数据,可以提升广告精准度,一定程度弥补了流量资源不足。
咕咚有专门的企业服务产品“企业咕咚”,提供功能、数据、课程、活动等综合服务,悦动圈也与多企业达成战略合作,Keep在2020年2月份首次共享运动内容,为多家企业提供居家运动服务,共同抗疫;咕咚是首个将运动数据资源开放并商业化的头部产品。
4)小结
2. 运营策略
1)典型产品运营策略
根据对头部产品的对比分析,尤其是以O2O为主的悦动圈和咕咚进行研究,运营方式由以下的转变:
2)AARRR模型
接着、再按照AARRR模型,将运营的主要活动梳理如下:
A(拉新)
A(促活)
R(留存)
R(获取收入)
这点在商业化策略中已经分析过,再补充几点。
R(自传播)
3)小结
从上文分析可以知道,产品最重要是以丰富多样的运动活动来吸引并且留住用户,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种形式的盈利,并且要找准自己产品的定位,如我们的产品初期以赛事为主,后期以运动场馆预定为主,要在这个大的功能定位上扎牢,再去开展其他内容。功能上需要营造自己的运动 区,聚焦球类运动、或许还有棋牌、电子竞技,那么在 区的内容分布,表现形式上也要有区分。
五、总结
综上,运动健康类APP仍然受资本青睐,但要在市场已经饱和并且巨头已形成的情况下创造一款产品,需要有与其他产品不同且准确的定位,我们目前定位是一款O2O 的体育赛事服务产品,在此之前,还没有成型的成熟产品,说明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研发。
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的运动APP都已经跟高科技运动器械和大数据进行结合,这是大势所趋,我们的产品提供的服务能否与此结合也是需要考虑的地方。
内容、服务运营上,如何高效对接团体用户,提供哪些服务,用户对活动承接是否满足,是产品初期的关注重点,后期注重活动的组织,并且能将赛事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以同城、附近为划分。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