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改变的源泉,改变是自我提升的过程,相信自己,改变从这一刻起……加油!
[核心提示]中小开发者如何实现应用内购买?应用内购买有哪些方式?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前几天,在 199IT 上看到一则消息,“Digi-Capital:预计2017年全球移动应用营收将达700亿美元”,而移动游戏是推动移动应用营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占49%。
谈到游戏收入,最大功臣当属“应用内购买”。在这里对“应用内购买”提提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分享给大家。
什么是应用内购买?
不少业内朋友经常会听到付费下载、虚拟货币、移动广告…… 等词汇,细细品味,其实都是移动应用创造收入的手段方式,而仅“虚拟货币”属应用内购买的一种形态之一。移动广告,这里就不多谈论。首先,百度一下“应用内购买”,发现互联 上暂时还未提供“应用内购买”的词条。这里就简单总结一下,仅供参考。
应用内购买,与付费下载、移动广告并行的三种主流移动应用创造收入的手段之一,是相对于应用市场而言,是在应用程序或游戏内购买。
比如你下个游戏,结果玩到一半说下一半要收费,这个时候就是在这个游戏内部或其他付费软件付款。
应用内购买都有哪些方式?
应用内购买即在应用程序或游戏内购买,一般有两种形态。
电子支付
指通过 银、支付宝等第三方付费软件进行付款。该种模式的支付手段,一般在电商、卖场类应用软件较常见。即用户相中某款产品后,在应用内直接通过手机银行的形式进行完成支付。如亚马逊在去年8月份推出“一键购买”服务,即亚马逊用户将通过 Kindle 应用程序向亚马逊购买实物商品。
应用内计费
指通过手机话费直接扣款实现小额支付的形式进行付款。应用内计费是运营商的专属支付方式,目前较为流行的计费方式有单点计费、多点计费、租赁计费三种,该三种计费方式可相互交叉使用,从而实现较为灵活的计费,支持虚拟货币购买、关卡道具购买、增值服务订购等丰富的计费场景。
中小开发者如何实现应用内购买?
看到这个标题,有人会问那些大开发者不用实现应用内购买?其实对于“大大们”而言包月免流量、包月/包年定制等服务,一般都是走运营商通道,而且是战略合作的形式,如沃豆瓣 FM、天翼搜狐卡等产品。
适合中小企业开发者的都是一些开放平台,这里就谈谈这些“功能”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本人比较热衷运营商的开放平台,下面主要以这些平台为例。
电子支付
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聚合类的电子支付接口相对而言比较实用。这里的“聚合类”是指聚合多家银行的支付接口,降低开发者进入门槛,提高应用投入效率,将开发者利益最大化。
目前,三大运营商中仅中国电信提供了“web侧应用支付通道”和“移动客户端支付”两种模式接口,支持传统的银行支付、基于电信支付体系的翼支付账户、天翼积分支付以及支付宝支付通道,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站式、多点选择的支付方式。
应用内计费
应用内计费,据了解三大运营商开放平台均有对外开放该接口,分成比例一般都在3:7(开发者占7成),开放情况如下:
在应用内购买机制设置时,需要注意哪些?
这方面了解不是很多,不过前期有听说谷歌因应用内购买问题在美国遭到集团诉讼,原因在于“谷歌在软件下载或应用购买时设定了密码输入环节,但当用户输入密码之后,其半小时内的任何下载或应用购买就无需任何的认证”。这是一个隐性的“购买”机制,尤其对一些还不具备足够判断能力的儿童用户更为严重。相信在国内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不过若发生类似情况,肯定不会像国外一样出现集体诉讼,并勒令开发商进行软件改造,唯一的好处是用户投诉运营商之后,会获得一定的费用返回。
原文地址:
http://www.geekpark.net/read/view/206647
关注极客公园,即时获得最新内容:Twitter|微信:极客公园|新浪微博|花瓣 |人人小站|Google+|点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