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多浇地、少浇苗”的园丁

当好“多浇地、少浇苗”的园丁

□ 邹伟

今年以来,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在工作中要“多浇地、少浇苗”。

日前,在新华日 上发表的《加快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一文中,市委主要领导指出,南京市委市政府“聚焦‘多浇地、少浇苗’的定位,打出了优化创新生态的‘组合拳’”。在2021南京国际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投资峰会开幕式上,市委主要领导再次表示,南京将“多浇地、少浇苗”,积极营造各种资源要素相互融合、精准匹配,大中小企业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

“多浇地、少浇苗”是一个关于工作思路的生动比喻。“浇地”主要是指培植优沃土壤、营造良好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比如南京近年来建设的城市硅巷、大学创新港、海智湾、高新园区等就属于硬件,出台的3个“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和《关于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若干举措》等则属于软件。“浇苗”,主要是指针对少数企业的重点扶持。“多浇地、少浇苗”,既是实事求是,也是尊重市场规律。

鲁迅先生在著名讲话《未有天才之前》中说,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多浇地、少浇苗”与鲁迅先生之言异曲同工。政府不是全能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大包大揽”。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当好“园丁”,松土治墒、浇水施肥,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比如改革体制机制、优化公共服务、建设重大平台,维护市场秩序、构建良好生态、弥补市场失灵等,让企业有一个适宜生长的“肥沃土壤”。

“多浇地”不等于“只浇地”,“少浇苗”不等于“不浇苗”。“多浇地”和“少浇苗”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在“多浇地”的同时,对于事关南京长远发展的重点企业、龙头企业等,必须坚持“一企一策”,针对性给予扶持,助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带动整个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使“独苗壮”变成“众苗壮”、“一花独放”变成“万紫千红春满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8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