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范达殷,今年60岁了!1992年我从台湾来到大陆,我上半生在台湾,下半生在珠海!”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珠海贝索”)董事长、总经理范达殷看到台湾青年们下车,亲切地迎了上来,笑容满面地讲起了闽南话。
11月6日上午,第九届台湾青年岭南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体验营”来到台资企业珠海贝索进行参访。
珠海贝索董事长、总经理范达殷在厂区门口向营员们作自我介绍。
珠海贝索成立于1999年,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的研发、生产、销售,是中国大陆最早引进海外先进检验诊断技术与产品,并进行国产化的公司之一。
据珠海贝索的管理者代表刘义江介绍,2021年,公司生产的凝聚胺介质试剂、结核菌染色液、罗氏培养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90%左右、80%以上、60%以上。2022年,珠海贝索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名单。
“台湾的朋友问我为什么能成功,我会告诉他们两点,一是尊重,二是本土化。”范达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珠海贝索从成立到现在,都只有他一个台湾人,员工们均来自大陆。“我很幸运,我的员工都非常善良。我喜欢向员工分享,他们也没人出去‘自立门户’。”
稳定的技术人员结构是珠海贝索持续取得创新突破的关键因素。“打个比方,刚到大陆时,我可能只带来了20项技术,但我的员工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能会开发出130种技术。之后,我就能把这些技术反输到台湾。”目前,范达殷在台湾也开设一家工厂,但主要研发团队设立在珠海。
谈及当初在珠海投资设厂的原因,范达殷称,珠海与台北气候相似,地理位置优越,再加上大陆朋友的家人帮忙,就选择了这里。“刚来珠海时,这里医院的医学检测设备非常落后,而现在,可以说已经基本超越台湾医院的设备了。珠海的发展是跳跃式的。”他说。
“我在大陆30年,目睹这里从贫穷落后发展到繁荣富裕的过程。台湾年轻人未来的希望就在大陆,大家真的应该多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范达殷称。
座谈会结束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台湾青年教师林文晟找到刘义江,继续探讨两岸医疗器械发展话题。林文晟表示,自己很少有机会可以深入了解在大陆发展的台资企业,因此更珍惜此次的交流机会。“医疗健康产业关乎每个人的需求,又需要企业时刻关注行业前沿,不断创新突破。范达殷早早来到大陆,将企业发展壮大,很有远见卓识,我很敬佩他。”林文晟说。
11月6日,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体验营的最后一天。在当晚的闭营仪式上,多位台湾青年还上台发表了对此次活动的感受。
我研究的专业是国际企业。在珠海高新区,华为在视觉技术方面的创新应用、金山软件公司对未来生活的描绘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四维时代这家企业最令我惊艳。年轻的创业者们,运用三维数字重建技术,可以将我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完整地保存下来。我希望能将我的所见所闻融入到课程,分享给学生。
——高校教师、博士、台湾青年余亿盈
我想用16个字来形容此次珠海之行:知所不知、闻所未闻、眼界大开、大开眼界!我是一名“70后”,在金山创想馆里,看到金山从存储卡、光盘,到如今的云端存储设备等产品,我特别有亲切感。这需要企业持续拥有创新活力。在珠海博物馆,我了解到,我国第一批留美儿童中,有多人来自珠海,他们也成长为国家的杰出人才。而令我感触最深的,则是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AG600投入使用后,一定能大大减少人员伤亡,降低救灾危险性。我一定将此次的所见所闻,分享给身边的台湾朋友,让大家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和进步。
——湛江市台球教练、台湾青年邱翊祐
看到像AG600这样壮观的航空工程,了解到我国生产的飞机在销量和出口方面的成绩,让我深感中国在航空领域的突出水平。我们建立航空强国已经不只是一个梦想。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台湾青年刘育纶
摄影:辜江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