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前身是2015年1月郑州市人民政府与郑州大学联合共建的郑州大学(郑州)超级计算中心,2017年2月,郑州大学(郑州)超级计算中心正式投入运营。2018年8月28日,经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同意,升级为河南省超级计算中心。2019年4月19日,科技部函复同意河南省筹建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截止目前,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主机房已经建设完成,主机系统加电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
据介绍,该中心配备3800个高性能计算节点,核心规模400万核;理论峰值计算能力100Pflops,存储容量100PB,存储吞吐量TB级, 络带宽200Gbps, 络延迟微秒级,采用绿色节能的浸没式相变液冷冷却技术,PUE值低于1.04。
除此之外,他还指出,根据河南省政府要求,郑州大学作为超算的建设和运行主体,要利用好郑州大学在学科和人才的优势,培养更多的高性能计算或者计算科学相关的高层次人才。
放在郑州大学有哪些优势呢?他介绍称, “超级计算机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平台与重大装置,其最高价值在于依托超算平台在计算科学领域的深度探索,在于与各个学科交叉融合所产生的应用价值,在于依托超算平台的学科、人才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拥有超级计算系统,意味着拥有了有效凝聚计算机基础研究、各计算科学应用拓展、人才团队与人才培养的一个大的系统平台。”
最后,商建东总结道:“未来,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将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立足河南、服务全国,为全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强大计算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重点围绕数字经济、 会管理、精准医学、生物育种、环境治理、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国土资源管理等方面开展重点特色应用,着力建设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基础设施和重大科研装置,打造高端信息人才培养和溢出的策源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