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价格战”的企业如何建立商业壁垒?

“买模块虽然贵了几块钱,但是降低了研发成本,让设备可以快速上市赚钱,所以模块存在的前提是成本因素,模块行业本身就是为成本而生的。”

“做分销的业务为什么还要建立商业壁垒,那不就是比价格战吗?比谁的客户多吗?但是靠打价格战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也做不大。只有构筑了商业壁垒才可能有高毛利、高利润,你的团队才能扩大,才能更好地往前走。”

上海合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CEO 秦鹏

以上是上海合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CEO秦鹏在2020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研讨会系统集成分论坛上发表的观点。秦鹏是通信模块领域的老司机,在本次演讲中,他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模块是为成本而生”、“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便宜便构筑了商业壁垒”等。除此之外,秦鹏在获客、降本、赛道选择、模块生态构建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芯片超人整理了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

物联 通信模块在过去的20年,在物联 发展过程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万物互联的未来10年,物联 模块的发展走向值得关注。

通信模块是把一个通信的主芯片做成一个大芯片,即把小芯片做成大芯片,然后让物联 的设备能够很方便地用起来做成产品,这个大芯片就是通信模块。

为什么会有模块这个行业呢?因为通信产品涉及到的器件很多,包括射频、运算、放大器等。如果企业拿主芯片直接做产品的话,投入大、成本高,而用模块做产品会非常方便。

中国大概有3000万家企业,9000多万家商户,这些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会有设备互联的需求,互联互通的设备会产生联 需求,如果大家都拿通信的芯片做,调射频、开发软件,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成本太高了,而这些客户用模块来解决成本问题会很方便。

买模块虽然贵了几块钱,但是降低了研发成本,让设备可以快速上市赚钱,所以模块存在的前提是成本因素,模块行业本身就是为成本而生的。

为什么手机不用模块?

其实不然,早期手机也是用模块的。在2000年至2003年间,当时的手机品牌如TCL手机、熊猫手机、波导手机等都是用模块做的。在那个时间段内,国内企业并不具备通信设备研发能力,主要通过购买法国萨基姆模块、德国西门子模块,法国wavecom模块做手机,拿到模块后,做个底板、加个外壳、底板、电池、屏幕即可出货。

2003年以后,手机企业赚到钱之后,有时间买设备建团队做研发,从那时起才逐渐形成用芯片做手机的生态。2006年之后。联发科的“交钥匙”方案出现后,手机彻底进入主芯片研发时代,模块在整个通信的历史舞台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模块业务本质是什么呢?刚才已经说了它是因成本而诞生,其本质为什么是成本优先呢?

首先,通信模块企业本身是没有核心技术的,模块产品本身是把主芯片换了封装,集成了射频器件、软件等,让企业用得更方便。所以模块本质上是主芯片分销,我们做模块实质上是在做主芯片分销。

做分销的同时,我们也提供技术服务,不要小看技术服务,技术服务实则非常难做,因为我们要给上百万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仅仅我们上海合宙一家企业已经为两到三万家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

同时面对几万家企业的时候,做技术服务是很困难的,你要投多少人做服务,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命题,但是它的本质不能改变,它的本质还是主芯片分销,在主芯片分销的同时植入了技术服务。

这么多年,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做分销生意的,做分销的业务怎么还要建立业务壁垒,那不就是比价格战吗?比谁的客户多吗?

但是靠价格战的企业你没有出路的,也做不大,只有构筑了业务壁垒才可能有高毛利、高利润,你的团队才能扩大,才能更好地往前走。

如何在通信模块领域构筑壁垒?以下和大家分享下我的思考。

首先,构筑壁垒你不能什么都做,如果全都做的话积累会很慢,最后可能什么都做不好。当然全都做也能建立壁垒,例如做成一个齐全的“亚马逊”,但是这个壁垒投入很大,可能会把企业拖死,对于大多数企业都不适用。

那你必须选择一个比较牛的赛道,做到最精、最好,通过好价格、好品质、好服务来构筑壁垒。

在模块行业大致会有几个选择:5G、NB、Cat1、WiFi、蓝牙。以下主要结合上海合宙的实践经验,谈谈通信模块赛道的选择。

首先说下NB模块,NB这个行业在近几年被炒得很火,但我一直在唱衰NB模块,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做产品是有依赖性的,第一个我们要依赖主芯片,第二个要依赖运营商、 络,在NB的 络覆盖不太可能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做NB的技术服务,肯定会把客户给坑了。

如果客户用的时候有很多投诉,客户很不满意,那这个时候你无论再怎么努力,你的回 、你的满意度也不会很好。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也发现NB模块除了在水表和燃气表领域做的很好之外,在其他行业的运用都不是很广。

第二谈下5G,现在的媒体也在大力宣传5G,但是换个角度思考一下,5G跟NB的问题可能一样,可能还不如NB,为什么呢?

因为5G的 络建设得更慢,其原因在于5G的应用场景也不完善,5G迄今为止只有在手机高速率方面的应用是靠谱的,在其他领域,你不能指望一个设备去用5G互联互通吧。

我们也可以从5G的三个技术特点:高速率(eMBB)、低延迟(URLLC )、海量连接(mMTC)来讲下为什么我当下不太看好5G模块。

  • 在高速率方面,落地很快,5G 在这方面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速的大幅提升。
  • 在低延迟方面,5G通信的低延时可以达到1毫秒,目前主要有三个应用场景:自动驾驶、远程医疗、虚拟现实;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这三个行业的瓶颈根本不是通信,而是本身的行业需求和技术进步都没到喷发的点,并不能把所有的锅都甩给通信。
  • 总的来说,5G在低时延方面并没有落地。

  • 在海量连接方面,主要面向物联 ,但是mMTC有个前提是低频段,高频段是做不到低成本的 络覆盖。然而到今天为止,低频段5G的标准还没冻结,从冻结标准到发放牌照、 络铺好、设备落地,我认为没有十年时间是达不到真正的商用效果。
  • 理性来看,5G的物联 还为时尚早,所以5G的模块行业还没有出现,也许永远不出现,也许十年后出现,所以我们不可能选择5G来做。

    第三个Cat1,Cat1是成本最低的终端解决方案,在国内4G起步的2012年,Cat1已经存在,经过八年时间的布 ,中国的4G基站占全球总基站总量的70%,这些基站全都包含Cat1。

    Cat1模组最便宜,而且 络非常成熟,这个时候,我们就选择了Cat1作为物联 通信模块的主要解决方案,因为它具备所有的前提,便宜、好用、 络覆盖又广。

    WiFi、蓝牙无处不在,蓝牙无处不在,为什么我们不想投入WiFi、蓝牙模组,因为WiFi、蓝牙这个行业已成血海。用户拿芯片来设计WiFi、蓝牙用的难度非常小,蓝牙模组在整个蓝牙设备的比例非常低,可能1%都不到。

    作为一家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我们又试图在物联 的这波大潮里构筑商业壁垒,我们在里面要做选择,看哪个赛道更容易出现大蛋糕,在大蛋糕里去做份额。通过什么做商业壁垒?通过便宜,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便宜,我们就获得了商业壁垒。

    但是做便宜大家都会,降价是很容易的事,在很容易的前提下你怎么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给大家分享一个思考的点:选择专精尖,不选择大而全

    便宜没错,但是光便宜没什么用,研发投入决定了你的成本,那我们通信模块便宜不便宜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主芯片给到的价格,但是主芯片给到的价格不取决我们,取决于上游,上游给的价格不可能是差异很大的,因为他不想让一家独大,所以硬件的产品成本在模块这个中间产品里没有价格主导权。

    怎么便宜?有很多办法,例如获客成本。

    我最近其实在写小说《我的物联 大学》,每周一在合宙Luat公 发1章,已经发了6章。为什么写小说?因为我们是一个做硬件产品,超级传统的企业,我们的客户是企业客户,写小说其实是为了降低获客成本,小说读的人多了,自然会知道我们上海合宙在做什么产品。

    在降低获客成本方面,我们也做过其他实践。比如我们在2018年年底的时候,当时4G模块都是高通的,大概卖130-150元,我们4G模块出来后在行业里完全没有名气。我们采取了低价宣传策略,别人卖150,我卖69,这条文案信息迅速在朋友圈引爆,之后仅用了半年时间,我们就成为了主流的4G模块供应商。

    除此之外,在降低成本上,还可以在资金成本、转化成本、团队管理成本上多管齐下。

    在转化成本上,我们也做了一些微创新,采用线上转化的方法。

    做2B业务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写文档,我们工程师不愿意写文档,现在我们逼着自己写文档,写特别特别详细的文档,一个产品型 写几千页文档、写上万页文档。这个文档特别详细,导致客户不用问问题,看了就会用,通过文档来降低客户的转化服务成本。

    除此之外,我们也组建了 区(QQ群),十几个QQ群,总共有两三万人的 区里天天聊技术、聊产品、怎么使用我们的模块,这个时候转化率又上升了一个数量级。

    未来如果把模块做得最便宜、很便宜、超便宜,比所有人都便宜还赚钱吗?

    这个时候互联 思维可以派上用场,模块产品作为我们的引流手段,作为我们的杠杆,通过模块获客转化建立信任,我们销售其他的服务。

    前提是什么呢?前提是经济发展进入到慢发展轨道之后,企业商户的生存空间会变得更加艰难,中国3千万家企业9000多万家商户,他们总会需要各种各样的服务减少成本。

    我们要帮他们,怎么帮他们呢?设计和销售工具给客户,现在卖模块、软件服务都是工具,明年还会卖MCU。我的所有产品都是工具,我只要能帮到企业都能赚钱,这种发展空间就是无限的。

    推荐阅读:

    卖不动了?手机砍单背后:跌不停的TDDI芯片

    突发!安森美中国全球配送中心被迫关闭

    超10亿!文晔拟“收编”新加坡世健

    买不到冷却剂,全球半导体工厂危机或将来临

    芯片 堵在香港

    内存衰退周期要来了吗?

    关注芯片超人,私信回复【1024】,可免费领取50G半导体行业干货资料。

    点击此链接:打“价格战”的企业如何建立商业壁垒?可阅读本篇原文内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