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力量

二十年,茫茫人海中,一起生长。我们与书籍一样顽强。

这个读书日,我们与读者们一起,来一场故宫博物院的再发现之旅,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笔一画中,感知文化的深邃与广阔;从重新讲述的中国绘画、绘本故事中,感受古老艺术的新生机;深入头脑中的幻想世界,让各种神奇动物治愈我们的焦灼,一只布熊陪伴我们安置自己的无所适从;悉数新与旧、东与西、传统与现代的接续,剖析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感知与继承他们的精神力量。

01 重新讲述中国绘画的故事

从岩石上的神秘图像,到陶器、建筑上的纹饰与壁画,绘画的二维平面如何产生?

从陶瓮上的鹳鱼石斧图,到彩绘漆盒上人物与时空交叠的空间性图画,器物表面的写实绘画如何引发了画像的独立?

楚汉墓葬礼仪艺术展现的第一个绘画高潮如何联系着后世佛教壁画和卷轴画的繁荣发展?

名家辈出的宫廷艺术与臻于极盛的公共宗教艺术在朝野间的争奇斗艳如何塑造了富有变化和新意的盛唐气象?

嘉宾

郑岩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时间

4月22日(周五) 19:30—21:00

活动平台

抖音搜索“阅读现场”,世纪文景直播间

02 石头,泥土,树木,人

——故宫再发现

从午门步入故宫,站在太和殿广场,总惊异于个体的渺小;景山万春亭在北面与你遥望,小脊兽们像是在窃窃私语,他们经年抵受着夏天猛烈的阳光、冬天的积雪,周而复始地守望着紫禁城悠长的文化和历史。穿行于这历史的动人与苍凉中,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故宫,就是中国文化的“终端机”,这文化的深邃与广阔,只有在中国的皇宫或紫禁城可以见到。历史中的人,现实中的人,无数的故事,只要我们愿意,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笔一画都值得继续发现,让我们走进去,慢慢看。

嘉宾

王亚民

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

张剑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

时间

4月23日(周六) 15:00—16:30

03 藏在绘本里的文化密码:

如何给今天的孩子讲传统文化?

在巨变的时代里,如何给今天的孩子讲述那些遥远的传统文化,帮助他们理解这些很大概率不会再发生的故事、传说,如何解开这些古老故事中的文化密码,帮助孩子们从情感上和传统文化建立起连结,从而内化成童年的精神养分,滋养未来的成长……这些藏在绘本中富有情感力量的文化密码,正是绘本独有的魅力,孩子们会在耳听眼看的阅读过程中收获单纯说教无法企及的精神滋养和心灵成长。

嘉宾

唐亚明

国际童书出版人 资深绘本作家 翻译家

向华

央美绘本创作工作室教学顾问 资深绘本作家

嘉宾主持

粲然

三五锄教育创始人 知名童书作家

时间

4月24日(周日) 13:30—15:30

活动平台

澎湃新闻APP 直播间

04 幻想文学的治愈力

时间熊、晕梦狐、火山兔子、玻璃猛犸、天气浴豹……“猫科动物之友”范晔在《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中创造出种种古怪可爱的小动物和它们的奇妙故事。

范晔幻想文学里的原材料是什么?幻想的文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时代需要幻想文学?幻想文学回应了这个时代什么样的困惑?幻想文学是如何治愈我们的?

快来和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嘉宾

范晔

北京大学西葡意语系教师

《百年孤独》《未知大学》译者

梁永安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赛

《少年新知》杂志执行主编

时间

4月24日(周日) 19:30—21:00

05 如何安身立命:

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知识分子

处在近代这样一个低沉与亢奋、忧患与通达、沮丧与自信错综交织的大时代里,知识分子对命运如何抉择?——安身立命,继而立国兴邦。

何以安身?以其精神为火焰,在历史的演变与脉络中照亮出一条道路。

为谁立命?以其气节与尊严,重燃日益幽暗之人性、维系民族之文化。

20世纪上半叶,当知识分子在面对大危局的时候,他们是如何来应对的,又用什么方式来度过自己的这些艰难岁月?

悉数新与旧、东与西、传统与现代的接续,剖析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感知与继承他们的精神力量——“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

嘉宾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唐小兵

4月25日(周一) 20:00—22:00

活动平台

微博@新京 书评周刊

资料:上海人民出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