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软件Flomo:让我成为更不一样的自己

你好呀,我是虾糕。

我很少会在很短时间内连续多次推荐一个软件,Flomo做到了。

今天是2022年11月23日,我用Flomo的第65天。

在这期间,我记录了2000条memo,十一月仅23天就记录了约14万字

所以,我想和你分享一下“Flomo到底是什么”“Flomo让我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Flomo会让我有这些变化”以及“到底是谁让我变得不一样了?”

01/Flomo是什么?

Flomo是什么?

Flomo是一款“轻”笔记软件,我更喜欢称它为“没有广告的私人微博”

它能够:

  • 随时记录。让你能够抓住“一闪而过的念头”。
  • 支持云同步。无论手机、电脑、客户端、微信端,都实时同步。
  • 多端导入。无论是提供“优质内容”的微信读书、得到等app,还是“知识整理”的Notion,都支持导入。
  • 免费使用
  • 虾糕认为,Flomo的使用感非常丝滑,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记点什么东西,提高了对生活的敏感度,并且对自己诚实

    软件的核心是“给用户舞台,协同成长”

    用词很虚,但如果你有兴趣,且听我细细道来。

    下面我将结合Flomo的功能去阐述——Flomo到底让我发生了哪些变化

    02/Flomo让我发生了哪些变化?

    1、思考能力

    天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人类生活的核心是思考。”

    在用Flomo的两个月内,我的思考次数变多了,深度和广度也增加了。

    而,为什么能思考?

    因为我在随时记录

    Flomo最巧妙的一点是,它很“轻”,让“记录”这个动作的“摩擦力”小了很多。

    举个例子,假如用备忘录或者word,大片的“空白”会对“写东西”这件事造成负担——要把空白填满好难喔,所以不如不写!

    《卡片笔记写作法》里曾论述,“人没有办法在一张白纸上开始创作。”

    而记录“闪念”,就是Flomo的核心优势。它的对话框很小,打几个字也不会让人觉得“有负担”——毕竟嘛,发一条微博是件很难的事儿吗?

    这就是随时记录

    那么,

    随时记录是源于什么?源于观察生活。

    观察生活的核心在于什么?核心是思考。

    因此,Flomo提高了我的思考能力,源于它“降低了记录的门槛”。

    就如同那句话,“写作,是思考的过程。”

    2、表达能力

    表达,是一种“刻意练习”

    在使用Flomo的过程中,我的表达能力提高了。

    一方面,我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

    因为写东西总是“越写越有”的。记录得多,手感来了,自然能够提高我的书面表达能力。

    最开始,我只写一句话、两句话,但记录多了,我开始写一段话、两段话,乃至后面,我甚至可以写一千字、两千字

    我的“每一步”都是踏实、稳定的。

    我的“每一步”都在给我的“书面表达能力”打下更深厚的基础。

    另一方面,我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

    我“写”的过程,锻炼了思考能力、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同时也“反哺”了口头表达的能力。

    我在“说”的时候,会不由自主运用“写”的思路:总-分-总;先说结论,再说原因,最后给措施。

    思路清晰,所以表达清楚。

    最后,想引用法国作家莫里哀的话,“语言,是赐于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

    思考和表达,是同时进步的。

    3、自洽能力

    Flomo,让我变得自洽了。

    17天前,我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阐述了Flomo在“情绪宣泄”上的好处。

    今天我想讲讲,我为什么能够自洽。

    自洽是什么?我认为,自洽是接纳自己

    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都是内心欲望的结果,接纳自己,就能得到“自洽”。

    坦诚地接纳自己,诚实地面对自己,这就是自洽。

    而自洽的表现是什么?

    我认为,是情绪稳定。

    Flomo让我情绪稳定了。

    这是由它的功能决定的。

    它能够绑定微信,我直接在微信端发送内容。然后,会出现一个“已保存”,就像在进行对话。

    这个互动,恰巧就满足了我的“交流欲”

    我总是觉得,和自己对话是“很痛苦”的,因为“思想”是很缥缈的

    但是Flomo把这个过程“具象化”了,我“发送”了自己的想法,有“人”去肯定,虽然只是一句“已保存”,但无疑让我感到慰藉。

    因此,在这样的“重复”行为中,我情绪变得稳定。

    《金刚经》曾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曾经看到一个解读,大意是“起心动念,不要有名相的思索。”

    即不要依靠任何东西来控制自己的内心。

    但我还没有修炼到位,能够遇到这样的工具,着实幸运。

    03/为什么Flomo会让我有这些变化?

    Flomo提高了我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自洽能力,这都是表现。

    而我想要去“安利”,这就很有意思了。

    仅仅是因为这个东西“好”,仅仅是因为邀请码有七天会员,这都是非常表层的。

    我的时间是有价值的,我既然会花时间去做,证明里面有一些深层原因在。

    幸运的是,上周六我听了一场直播,里面的嘉宾就有Flomo创始人。

    主持人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Flomo的用户都成为了软件的超级传播者?

    创始人少楠说,“用户为工具而来,为内容而留。”

    他说,我们不能说自己有多好,而是应该让用户变得更好。

    “这是一个舞台,让用户讲他到底变得多好。”

    创始人light说,“我们是要去创造价值,拿回 的时候要克制。”

    他说,用户能够感知到你是在索取还是在创造。投放广告,用户能够理解你想要“赚钱”,但是任何行为都有代价,这是在索取。这个行为对用户的“信任感”会产生影响。

    用户为什么想去传播?因为你在利他。

    因此,我认可Flomo是“长期主义者”

    投资者王川说,

    “权力的获取,要从不断思考时间’如何做不同的事,占据独特的生态位’开始。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和别人的可替代性,本质都是一个长期积累耕耘的过程。”

    我在Flomo的身上,看到了他们在“占据独特的生态位”,看到了一种“克制”的“野心”,也看到了非常强烈的ip感——它一定会影响一大批人

    就如少数派创始人老麦所说,现在进入了“微雕时代”,很多小公司在用心打磨自己的小东西。在喜欢的领域坚持、沉淀,会有预期之外的回 。

    Flomo,在做一个“终身”品牌。

    是Flomo的长期主义和差异性,让我“想要去”安利。

    是Flomo的“克制而抽离”,让我产生兴趣。

    它在利我,而我,也想去“利他”。

    04/是谁让我发生了变化?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吧。

    是什么让我变了?

    让我改变的,是我自己

    是Flomo给了我舞台,让我尽情发挥

    所以,我想去推荐Flomo。

    另,这篇文章初稿花了四十分钟。很多素材都来自我在Flomo的卡片。换句话说,我只是“自己想法”的搬运工。

    Flomo让我的想法“野蛮生长”,它们自下而上生长着,进而变成一篇完整的文。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确实非常喜欢Flomo。

    虾糕还想说:

    永远不要为了“一个人”去干一件事,所有的“核心”都是自己。

    我希望,在看了这篇文章而想去用Flomo的小伙伴,是因为有创作、表达、记录的“需求”去用的。

    如果真的能这样,那我真是——十分开心

    #头条创作挑战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